配电网“一二三四五”检修管理法

2018-01-03 19:02
电力设备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管理法测温闭环

配电网“一二三四五”检修管理法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吕永杰 向珉江 邱志鹏

国网济南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结合生产实际,制定了一套“一二三四五”配网检修管理法,包含了检修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所有这些环节和流程都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制度监管,保证了检修工作完全闭环,实践证明该管理法能推动配网检修和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配电网;检修管理;检修评估;工作闭环;红外测温

0 引言

与输变电检修相比,配网检修有显著特点:(1)点多面广,检修地点分散,且设备数量和设备种类多;(2)因处于电力系统供电的最末端,直接关系居民用电,且通常无备用,因此检修窗口时间较短;(3)配网遍布城乡,检修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4)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安排配网停电检修的阻力越来越大[1,2]。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提升配网标准化建设和检修水平,建立全过程标准化管控体系,完善技术标准,健全管理制度,加强配网安全生产,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配网运维检修和管理水平,创建集约化、专业化、精益化的配网检修全过程管理模式[3]。

1 现状与不足

目前,配网检修工作常表现出以下缺点和不足:

(1)配网检修工作常不闭环。配电设备数量大、种类多,运维人员相对不足是供电企业的基本现状,导致“巡视(测试)—检修—试验”的闭环工作模式不通畅,常出现对巡视缺陷检修不及时、检修设备有遗漏、检修后无测试无评估等问题。

(2)配网检修计划性不强,存在重复停电的情况。常出现10 kV与0.4 kV、检修与迁改、一次与二次等工作不能同步进行,导致短期内反复停电的情况。

(3)缺少有效的检修评估方法,检修质量无法把握。配网检修目前已基本实现外委,外委施工单位的检修施工质量差次不齐,缺少有效评估手段。

(4)配网设备缺陷及检修记录不全。

(5)配网检修易受环境干扰,需加强风险管控。

(6)配网自动化设备运维检修水平仍有待提高。近年来,配网自动化投入较大,显著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但自动化设备误动、拒动、失误、失效的情况也常有发生,运维和检修水平仍有待提高,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7)配网带电作业率不高,需进一步提高停电检修效率。

2 检修管理法介绍

“一二三四五”检修管理法,具体来讲,就是“一套检修档案、两个电压等级、三种检修评估手段、四类检修依据、五个主要步骤”,检修管理法金字塔如图1所示。

2.1 一套检修档案

为每条配电线路建立一个检修档案,档案包含该线路上的导线、配电室、柱上开关、柱上变压器、环网柜、电缆分支箱、箱式变压器、低压配电箱等所有局属设备。

2.2 两个电压等级

在一个检修时间窗口内,同时完成10 kV、0.4 kV两个电压等级线路和设备的检修任务。

2.3 三种检修评估手段

指检修现场的督察、红外测温评估、重过载及低电压改善评估。其中第一项为检修过程的评估,后两者是检修工作结束后的评估。

(1)检修现场的督察。工作负责人、运维人员在工作现场随时检查检修施工工艺、方法和效果,督察检修人员遵守安全规程和标准化施工流程,通过直观或其他间接方法评估检修质量。

图1 检修管理法金字塔

图2 配网检修法工作流程

(2)红外测温评估。检修工作结束送电后,利用红外成像仪对导线连接点、电缆接头、变压器等进行红外成像测温,对比停电前的测温图,评估检修效果[4-6]。

(3)重过载及低电压改善评估。检修工作结束送电后,通过现场测量或遥测等手段,查看检修前后线路或设备的重过载变化情况、低压居民用电电压,评估检修效果。

2.4 四类检修依据

指发起检修计划的依据,包括:一次缺陷、二次缺陷、城网及大修项目、线路或设备迁改。

(1)一次缺陷。配网一次设备缺陷,来源于日常巡视、检修前勘察、遥测遥信数据等。

(2)二次缺陷。配网二次设备缺陷,单列配网二次设备缺陷,是因为二次工作与一次工作的性质、方式有较大区别,同时通过近几年配网自动化的建设,配网中二次设备的数量较多,运维检修工作量也较大。

(3)城网及大修技改项目。指城市配网建设、中大型修试工程、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等。

(4)线路或设备迁改。因配电线路或设备深入负荷中心,遍布城市角落,因此经常因为地方重大工程建设、市政工程、单位或个人房屋建设等原因,需对原有线路或设备进行迁改,异地再建。

2.5 五个主要步骤

为切实有效保证“巡视(测试)—检修—试验”的工作模式闭环运行,以建立检修档案为提升抓手,设计了5个主要步骤,即:检修档案上记录检修依据、编制和下发检修通知书、检修进行、检修后评估、回填检修档案。

(1)检修档案上记录检修依据。如前所述,共有四类检修依据,将其记录在检修档案中,检修专工依据检修档案内的当前记录和历史记录,决定发起检修计划。

(2)编制和下发检修通知书。根据检修档案内的四类检修依据,自动生成检修工作通知书,通知书内包含了所有需要消缺、改造、迁移、提高运行状态的线路和设备名称、工作内容。该检修工作通知书同时下发到运维班组和施工单位。

(3)检修进行。在检修进行、送电前,需要执行一种评估手段,即检修现场的督察。

(4)检修后评估。检修工作结束送电后,进行红外测温、重过载及低电压改善两种评估。

(5)回填检修档案。将评估结果写入检修档案中,并进行工作总结,不足之处将自动滚动到下次检修内容中。

3 检修工作流程

3.1 检修档案上记录检修依据

节点1:首先确定检修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依据,就是前面介绍的四种检修依据,其中一、二次缺陷是日常巡视、发现和记录的(填入检修档案内容一)。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停电前的勘察中,除了现场勘察以外,还会进行一次全线、全覆盖的红外测温,发现诸如压接不牢、设备老化、设备重载等肉眼无法观察的情况。

3.2 编制和下发检修通知书

节点2: 根据这四类检修内容,编制检修任务单(填入检修档案内容二)。

节点3 :将检修任务单发送给检修专工和计划专工进行审核,检修专工的任务是:审核工作的必要性;确定工作量,合理安排施工力量;作为施工单位提料的依据。计划专工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工作的时间段、停电范围是否与停电计划相符;下发检修通知书。

节点4:形成检修通知书。

节点5:班组和施工单位同时接收到检修通知书。班组此时的任务是:合理安排停电当天的人员安排;完成调度计划提报、图纸变更手续、工作票审核等内容。施工单位的任务是:备料;安排施工人员和车辆。

3.3 检修进行

节点6: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进行具体施工工作。班组成员会在现场监督、督促施工内容和质量填入检修档案内容二。对一些未按计划完成的填入检修档案内容三。

3.4 检修后评估

节点7:施工结束送电后,还会开展检修后的评估,包括红外测温评估、重过载及低电压改善评估。这两项评价方法,因为前后有对比,有实际材料的支持,所以对施工单位工作量的评价,是有依据且易执行的。

节点8:将评价结果填入检修档案中。

3.5 回填检修档案

节点9:工作总结后,相关专工、班组和施工单位都会进行相关的总结。相关专工和班组完成检修档案第六部分内容。

节点10:施工单位由于受到工作量的考核,因此也会督促其不断总结,提高检修效率和质量。

4 检修效果

至2015年12月以来,国网济南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对检修工作推行了新的“一二三四五”检修管理法,目前已完成了58条配电线路的检修,初步验证了该套管理法的可行性、易操作性和可闭环性,取得阶段性成果。红外测温发现各类缺陷23处,缺陷消除率100%。检修后检测合格率100%。配网自动化覆盖率100%、正确动作率98%以上。线路和台区重过载率分别降低5%和7%。无检修后延迟送电、无短时间内台区重复停电等情况的发生。

4.1 实现了以检修档案为核心的闭环工作模式

闭环检修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都以检修档案为核心,如图3所示。发起检修的依据(一二次缺陷、城网、迁改等)均随时记录在档案中。需要执行检修时,由检修档案自动生成检修通知书。运维人员在检修中、检修后两个时间段内通过三种评估手段评价检修效果。同时,检修不完善的地方将会滚动到下一轮检修工作中,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以检修档案为核心的检修管理办法可以有效的确保检修工作实现“巡视(测试)—检修—试验”闭环。

4.2 完善了检修效果评估办法

以往,配网检修后评估常因方法不明确、评价无细则、工作无追责,造成工作不闭环。本管理方法明确了三类检修评估法,即:检修现场的督察、红外测温评估、重过载及低电压改善评估。覆盖了送电前和送电后的全过程。红外测温、重过载及低电压改善两种方法都可形成明确的前后对比。评价方法易于掌握、方便定性定量,结果可以令人信服。

4.3 避免了短时间内反复停电

通过建立检修档案,可以涵盖该线路所有设备的缺陷和工程项目,10 kV和0.4 kV两个电压等级通盘考虑,在一个检修窗口时间内完成所有检修工作,避免出现工作遗漏,保证“只停一次电、停电必修好”。

4.4 实行了完善的责任负责制

检修档案内所有缺陷记录、施工和评估都实行责任负责制,由相关负责人签名确认,便于工作绩效评价。

4.5 开发了配网检修管理的Web系统

图3 以检修档案为核心的示意图

基于“一二三四五”检修管理法的内核和工作流程,开发了检修管理Web系统。该系统覆盖检修工作的各个环节,可以方便的在不同角色间进行流转。大部分内容可以自动生成,如:检修通知书、检修档案等,省去了手动输入的烦恼,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提高了工作效率。

5 结论

实行“一二三四五”检修管理法,能有效促进巡视检测标准化、检修施工标准化、设备验收标准化、物料材料标准化,实现检修工作闭环式运行和精益化管理。目前该检修管理法的标准化建设还处于提升完善阶段,在检修效果评价方法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进和应用先进装备与检测技术,完善配网设备状态评价工作;在管理制度、运维制度、状态检修等方面也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与完善。

[1]文忠进,肖宁,蒲星明,等.贵州电网配网检修作业时间标准化研究[J].南方电网技术,2013,7(4):108-110.

[2]黄江倩,赵舫,程伟华,等.基于风险管理方法的配网检修计划优化[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18):94-100.

[3]李刚,朱革兰.配网开关柜状态检测与评价实施方式的探讨[J].高压电器,2013,49(8):133-137.

[4]许小勇.红外测温技术在配网设备运行维护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08,181:58-60.

[5]马英龙, 李新龙, 樊利军.红外测温技术在配电线路状态检修中的应用[J].宁夏电力,2010 3:9-10.

[6]刘仁祥.配电线路运行中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J].中国城市经济,2011,30:233-235.

猜你喜欢
管理法测温闭环
硬线测温探头在离心式压缩机组的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变压器光纤测温探头的安装固定
单周期控制下双输入Buck变换器闭环系统设计
双闭环模糊控制在石化废水处理中的研究
基于DS18B20的单片机测温系统
家电回收的闭环物流网络选址模型
最优价格与回收努力激励的闭环供应链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