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黑塞,败也黑塞

2018-01-04 12:03项香女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无字黑塞共性

项香女

今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由于材料中“三书”没有明确的解释,因此考试中心专家统一意见,认为凡是考生对“三书”的概念有所阐释,尤其是对“心灵之书”进行多样化的解读,都算切题。因为没有和去年一样明确的文体限制,尽管有隐性的指向(思考、评说),引导考生写成论述类文体,但阅卷时按照考试中心的“考生写成其他文体,只要能表达自己的看法,根据作文分项分等的评分办法,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这一原则,凡是有所思考、有所评说的作文,都是合乎要求的。但遵循这一阅卷原则,并不等于对“三书”,尤其是对“心灵之书”的外延可以无限放宽,也并不等于文体和语体可以割裂。笔者在阅卷过程中就碰到了一篇这样的文章,尽管语言文字功夫堪称优秀,平时也很有积累,分析能力也不错,但因犯了这样的错误,最终只得了基准分,殊为可惜。下面笔者就重点分析这篇文章,原文如下:

把握共性与个性,砥砺前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谓“有字之书”,即别人的思想、别人的文字可以观,可以兴,可以映照自己的人生,帮我们在人生的“无字之书”上打上一点淡淡的底稿,甚至渲染一些云雾缭绕,而经我们自身经验之笔书写,一些思维的勾勒,就会流泻下森林的氤氲,风车的繁语,成了我们自身独一无二的“心灵之书”。

所以,与其说这是人生的三本大书,不妨将其看作人生这部有如斑斓锦缎的书中三个熠熠闪光的篇章,同时,这三个篇章并不相互独立,而是互相充实、提升,并凝聚成人生这斑斓锦缎中最夺目的一卷。

诚如赫尔曼·黑塞所言:“对任何一个思想家的任何一篇著作的阅读,都会使你感到充实与满足——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与理解。”他人的文字不是仅仅被囿在书本的字形,更是一种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过去,发现生活的意义,并以大无畏的心态迎接未来的鲜活意识——它有呼吸,有体温,它微微的喘息,翕动的鼻翼,如此清晰,只要我们带着书写自己这本无字之书的好奇与憧憬去与其他伟大的思想交流,就会领会到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与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一种息息相关的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整个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在人类的共性之中把握自己的个性,书写自己的“无字之书”,形成自己的心灵财富,当这种财富用文字来体现时,便又成了他人的“有字之书”,并借此贡献出人类的共性与自己的个性。

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假如活着不只为了满足赤裸裸的需求的话。

当我们书写人生这“无字之书”时,岂能不回到“有字之书”去汲取精神上的养分?又岂会不将自己人生的经验凝练成“心灵之书”以时时勖勉自己?这类经验的写作又时常会使以前读的“有字之书”得到新的理解,唤起新的共鸣,这种共鸣正是让我们的心灵着迷不已以及受益不止的东西;世界上各民族的成百上千种语言都在呼唤同一个神灵,怀着同一些梦想,忍受着相同的痛苦。在数千年不计其数的语言和文字组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彻悟的瞬间,我们会看到一个承载着矛盾与个性的统一的人类的容颜。

有字无字,归根到底,都会化成你心灵的养花泥,在满载着共性的博大与个性的奇妙中砥砺前行,开出一朵灿烂的人生之花!

这是一篇从初评的55分(一类卷)降到终评的43分(四类卷)的作文。文章可贵之处非常明显。

一是考生对“三书”内涵的阐释是明确的。“有字之书”为“别人的文字”,“无字之书”是“自身经验”,“心灵之书”是“自身独一无二的心灵财富”(见第一段)。

二是对“三书”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是正确的。别人的“有字之书”可以给自己的“无字之书”“打上一点底稿”,“自身的经验”(无字之书)一经“思维的勾勒”就成了“自身独一无二的‘心灵之书”,再加上第二段补充的“这三个篇章并不相互独立,而是互相充实、提升”。

三是阅读有一定的积累。如第一段引用了“可以观”“可以兴”,第三段开头引用了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中的语句(稍有出入),“斑斓锦缎”“人类容颜”的比喻也来自此文。

四是语言的驾驭能力较强。从全文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领起“别人的思想可以觀,可以兴”,“观”为的是映照自己的人生,为人生打些“底稿”,进而“渲染”,进而“流泻”,将三本大书比作“斑斓锦缎中”的“三个熠熠闪光的篇章”。语言是思维的外显,考生在使用这些语言时,有自己的思维路径,包括一些虚词的使用,如“甚至”“所以,与其说……不妨……”“并不……而是……”“诚如……”“不是……而是……”等。

按照这样的分析,考生临场独立思考完成一篇50分以上的作文应该是不难的,但不得不说,该考生得益于读过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也受困于此。

如果你读过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你就会发现这个考生的写作方式、写作主题、使用的语言均脱胎于此文:用文学性的语言来阐释自己的理解,用阅读的方式获得精神养分,用阅读此文背诵的语句比喻“三书”。或许考生写下这篇高考作文时,可能为自己庆幸过,甚至欣喜过。教师阅卷时,首先看到了作文中“三书”均已出现,那是扣题的;其次,形象的比喻,语言是优美的;再次,从“阅读‘有字之书”到“得到新的理解”再到“化成心灵的养花泥”,思维是清晰的,逻辑推理是有层次的。这些可以说是得益于考生自己阅读过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但这些都得为三个非常明显的缺陷买单,因为考生又受困于此文。

一是文体和语体的分离。从全文看,文章应该属于论述类文体,哪怕用比喻的语言写成,观点还是明确的,三本大书是整个人生的三个篇章,它们相互补充提升。论述类文章应该有与其相匹配的文体语言,除去带着重号的文句外,全文其他部分还是在阐释观点的,但这些加着重号的语句文学语体过于明显,而且并没有太多地用来分析和论证观点,尤其是第三段、第五段的文字,而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尽管也有许多语言是文学性的表达,但他是始终在用比喻说理,并且是阐释论证观点。

二是对“三书”的理解由切题到跑偏。不能否认,文章的前半部分是切题的,“有字之书”是别人的文字,“无字之书”是自身的经验,“心灵之书”是心灵的财富(阅卷时放宽了标准),三本大书是三个篇章,它们相互补充提升,并且这一思考持续到第三段的倒数第四行,之后便转入到“在人类的共性之中把握自己的个性”,开启了跑偏的路程。当然可能考生在写作时本来就是以此为主题写的(由标题可见),但也有可能考生是在完成文章之后再拟标题的(许多学生写作习惯于这样)。

三是对“三书”的理解和阐释,仅仅停留在解释上。全文除了主题跑偏外,并没有用思辨性的语言对观点加以论证,只是停留在“三书”是什么的解释上,更由于语言的文学性过强,即使稍有论证,但由于主题跑偏,开篇形成的对“三书”之间关系的思考,及对“三书”作用的理解也随之跑偏,至于对作家观点的评说更是不曾涉及。

笔者认为,拉低这篇考场作文分数最主要的原因,是标题的主题导向。其次,是行文下半部分越行越远、越来越虚的“三书”内涵(共性与个性)。再次,是过多的去掉都不影响表达的文学性语言。

综上所述,看得出考生受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影响极大,可以说这篇作文既得益于它又受困于它。所以平时作文训练时,针对实际的作文材料,教师要指导学生:一练审题,必符合材料题意;二练写作主题,必从一而终;三练文体,必适配语体。

往者往矣,来者可鉴。

猜你喜欢
无字黑塞共性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微言大义
车夫总在刹车
及时刹车
不可思议的旅程
夜间
读一部“无字”的“名著”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从创伤记忆看张洁的《无字》
《无字》与《青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