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老凤凰”

2018-01-04 12:08一考生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串门电瓶车变迁

一考生

老李盼了这么些年,终于盼来了儿子娶媳妇,硬是请了大半个村的人喝喜酒,黝黑的脸上仿佛都能看出酒醉的酡红。村西口热闹了一整天,一辆接一辆的婚车开进来,停满了老李自家修的水泥场。小李挽着新娘从车里下来,围了一圈的村里人都起哄似的拍手,奶奶挤在人群里,像是羡慕。

奶奶18岁结的婚,和如今的我一般大。结婚前连爷爷长什么样也不知道,是高是矮,是胖是瘦,都是自己脑子里胡思乱想的。爷爷家五个兄弟,他是老幺,轮到他时,家里已经置办不出什么像样的彩礼了,别说老三件了,连那个时候结婚必备的凤凰牌自行车也没添置上一辆。奶奶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嫁了,看着以前的小姐妹踩着自行车,横杠上坐着孩子来串门,委屈得不得了。但哪来什么抱怨,只能忍下声起早摸黑地下地干活,做姑娘养的娇嫩皮肤,纹路里嵌进了洗不掉的黑色。

爷爷也一直都知道,奶奶好强,不爱落在人后头,心心念念想要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家里本就条件不好,大伯和父亲出生后更是捉襟见肘,直到父亲5岁时才省吃俭用买了一辆“老凤凰”。爷爷说他一直都记得奶奶那时的样子,结婚这么多年,从没这么开心过,像是得了什么了不起的宝贝,明明是新车子,还硬是擦了好几遍。第二天一大早就换了节日串门的衣服,骑上车去买菜,那是真高兴。

其实奶奶这一辈子,都没怎么顺着心意活过。丈夫是父母之命,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结婚的时候就那么嫁了,没一场风风光光的婚礼,就那么与少女时代告了别。结了婚后也没过上想要的生活,风里来雨里去,把大好的时光献给了这脚下的土地。奶奶羡慕的怕不是那婚车,而是新人脸上掩不住的满足。

我一年级时,父亲买了车,有时接奶奶来城里住,她总说晕车不习惯,好些次车行到半路,就忍不住恶心,后来便能不坐就不坐了。那辆“老凤凰”几十年后仍是奶奶的宝贝,买菜走亲戚都是骑的它,几十年的陪伴像是生了感情。哪怕时代变迁,差不多年纪的人也都换了电瓶车,既快又方便,奶奶仍若“老古董”一般守着这辆油漆斑驳的自行车,仿佛守着回不去的曾经。

前些年大伯家生了弟弟,节假日带着一起回乡下,奶奶最愿意做的,就是把他放在自行车的横杠上,走过乡间大片大片的田野,走过一户户熟悉的人家,打声招呼,唠几句家常,度过一个个琐碎的不起眼的日子,这便已是奶奶生命里少有的顺心了。

点评

作者的寫作功力闪现于两个方面。一是牢牢地抓住了材料。作者以材料中的“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这两句话张本,来谋篇布局,剪辑故事,故而全文脉络清晰,简洁洗练。二是机智地处理材料。作者以“车”为主线,讲述奶奶的故事,以此来传递世间的真情。她攒钱买车,突出一个“苦”字;拒换老车,突出一个“惜”字;骑车载孙,突出一个“乐”字。生活气息浓郁,蕴含深刻哲理。同时,又以“车”为道具,进行(社会)环境的描写,以此来见证时代的发展。从自行车、电瓶车到汽车,时代在飞速发展,但变的是车,不变的是奶奶对“老凤凰”的那份特有的感情,而这恰恰是奶奶骨子里“好强”性格的写照——她要流自己的血汗,改变不如意的命运;过自己的生活,“守着回不去的曾经”。既在时代的变迁中讲述奶奶的“车”故事,又在奶奶的“车”故事中折射出时代的变迁,深得以小见大的技法之妙。

得分:66

猜你喜欢
串门电瓶车变迁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数字宝宝在串门
绿色出行须有章
挡风玻璃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丢车丢脸
变迁
机关:有些事儿不要多问
别让串门成了“奢侈品”
一定抓到那个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