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与硫化氢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18-01-05 01:08白执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通心络氯吡格雷

白执

通心络胶囊与硫化氢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白执

目的 探讨通心络与硫化氢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03—2017-03在某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硫化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予以通心络胶囊与硫化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2个疗程(6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为(2.54±0.35)/(次·周),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为(3.69±1.14)min,对照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分别为(4.24±0.59)/(次·周)和(6.73±1.38)min,表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3.04±0.38)mPa·s、全血黏度低切:(7.11±0.64)mPa·s、全血还原黏度:(6.09±0.41)mPa·s、血细胞比容:(41.05±3.39)%和纤维蛋白原:(2.68±0.67)g/L]明显低于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5.02±0.32)mPa·s、全血黏度低切:(8.03±0.42)mPa·s、全血还原黏度:(8.25±0.61)mPa·s、血细胞比容:(50.53±3.54)%和纤维蛋白原:(3.73±0.38)g/L],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与硫化氢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加快临床症状的消退。

通心络胶囊;硫化氢氯吡格雷;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

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原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血液流量明显低于心肌代谢所需要的血流量,进而导致心肌暂时性或急剧缺血缺氧以及心肌负荷增加等临床综合征,发作较为频繁[1]。在急性发作期应及时给予快速扩张冠状动脉药治疗,在缓解期给予抗氧化、降脂以及抗血小板凝聚药物治疗,其中最主要的药物为降脂药以及抗血小板药,因为这两种药物与脂质代谢异常有关。患者发病后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对其身体造成极大的损害,病情不断恶化,严重时甚至会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导致患者猝死[2]。本次研究主要对通心络胶囊与硫化氢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03—2017-03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3.5±8.5)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5±4.5)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49~80岁,平均年龄(64.5±8.5)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7.5±4.5)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上述研究资料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研究资料一致性较好。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年龄均在40岁以上;所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的诊断标准[3];所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排除标准:排除心律失常患者;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除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排除重症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排除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排除凝血系统异常患者;排除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予以单纯硫化氢氯吡格雷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时应该立即停止活动,给予吸氧,并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国药准字H11021022;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症状得以缓解后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20133127;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J20080078;Bayer S.p.A.生产),以3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并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给予降压、调脂以及降糖类药物治疗。同时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国药准字H20120035;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75 mg×7片/盒),75 mg/次,1次/d[3]。

1.2.2 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予以通心络胶囊与硫化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国药准字H20120035;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75 mg×7片/盒),75 mg/次,1次/d。同时服用通心络胶囊(国药准字Z19980015;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26 g×10粒×3板/盒)2~4粒/次,3次/d[4]。以3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并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给予降压、调脂以及降糖类药物治疗。

1.3 疗效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临床疗效包括,显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硝酸甘油停用;有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心电图明显改善,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无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以及心绞痛发作情况均无改善,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为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临床疗效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判定标准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个疗程(6周)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指标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间 心绞痛发作频率/(次·周-1) 发作持续时间/min 硝酸甘油用量/(mg·d-1)观察组 30 治疗前 7.41±1.79 12.83±1.48 4.94±1.36治疗后 2.54±0.35 3.69±1.14 1.72±0.57对照组 30 治疗前 7.22±1.68 13.36±1.82 4.56±1.43治疗后 4.24±0.59 6.73±1.38 2.83±0.62 t值 21.830 6.583 16.097 P值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指标恢复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指标恢复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间 全血黏度高切/(mPa·s)全血黏度低切/(mPa·s)全血还原黏度/(mPa·s)血细胞比容/% 纤维蛋白原/(g·L-1)观察组 30 治疗前 5.41±0.48 9.42±0.61 9.59±0.54 59.28±3.85 4.39±0.66治疗后 3.04±0.38 7.11±0.64 6.09±0.41 41.05±3.39 2.68±0.67对照组 30 治疗前 5.39±0.32 9.66±0.53 9.62±0.62 59.35±2.38 4.57±0.63治疗后 5.02±0.32 8.03±0.42 8.25±0.61 50.53±3.54 3.73±0.38 t值 21.830 6.583 16.097 15.075 7.466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与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冠状动脉壁发生脂质沉着以及脂质代谢紊乱有关,临床对该病的治疗应该以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以及尽快恢复冠状动脉供血为主[4]。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心痛”范畴,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会出现心前区疼痛等症状,治疗应该以行气止痛、扶正益气以及活血化瘀为主[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为:①降脂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阻断其发病的基础,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增加血液的流动性,有助于降低血液黏附能力以及聚集能力,进而有效阻断冠状动脉内血脂的沉积[6]。早期的抗血小板药物为阿司匹林,该药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作用以及较强的抗炎作用,但长期应用会增加出血风险以及消化道反应风险。硫酸氢氯吡格雷属于新一代抗血小板药物,可有效阻断ADP受体,从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活化以及黏附等生物效应,达到减少血脂沉积以及增加血液流动性的目的[7]。在治疗的过程中,阿司匹林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合酶来阻断血栓素A2的生成,进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而硫酸氢氯吡格雷则是通过对ADP受体产生拮抗来阻断ADP诱导血小板聚集,达到抗血小板的作用[8]。②通心络胶囊属于中药制剂,药物成分主要有人参、全蝎、蝉蜕、冰片以及土鳖虫,具有益气活血以及通络止痛的功效,临床将其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可有效降低心肌细胞缺血症状,增加血流量的同时还可减轻心肌梗死的面积,并改善供氧机制[9]。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不但具有较好的抑制血小板作用,还可有效预防心肌重构以及改善冠状动脉灌注,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消退,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10]。

综上所述,通心络胶囊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显著,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加快临床症状的消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马维军,王海燕.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5):1197-1199.

[2]陈志勇,刘汉,刘长利,等.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4):38-39.

[3]郭海鹏.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观察[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4):328.

[4]郑莉,柳得元,芦海,等.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4,31(6):90-92.

[5] 闫红娟.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11):139-140.

[6]张均海.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3,10(11):33.

[7]魏亚.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3834-3835.

[8]石林.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2):36-37.

[9]周芸羽,吴敏,叶张章,等.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7):705-707,711.

[10]洪卓周,黄乐荣.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3):297-298.

1005-619X(2017)12-1296-03

10.13517/j.cnki.ccm.2017.12.028

110034 沈阳七三九医院内三科

2017-08-03)

猜你喜欢
通心络氯吡格雷
通心络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系统评价及序贯分析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通心络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远近期的临床效果体会
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分析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2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