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理念下数学生命在职高课堂生成的有效策略

2018-01-05 11:29章志龙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生命意识有效策略数学

章志龙

【摘要】 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的动态、互动,强调课堂进程的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的有机整合.本文认为在职高数学教学中,预设动态生命课堂,彰显整合的有效性;创设愉悦开放课堂,注重引导的有效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化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善用课堂语言艺术,提高教学实效性,是实施数学生命课堂生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课改理念;数学;职高课堂;生命意识;有效策略

一、前 言

新课改理念认为,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也是有效课堂生成的决策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有效课堂生成的反馈者.在职高数学课堂中,浸润生命意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理应成为职高数学教师实施课改的重中之重.

二、具体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彰显课堂活力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科基础、思维方式、学习需求,掌握学生心理、智力、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对于出现在课堂上的种种意外,教师不应一概视为不和谐的音符,而应巧加转化,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1.创设情境,优化课堂

数学情境的创设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发展思想品质的重要源泉,能够让学生富有激情地学习数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

(1)挖掘生活资源,创设生活情境

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我以学校附近交通路口过往的各种动态车辆为素材,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数学方法,统计出5分钟内过往的各种车辆(包括通过车辆数量、通过车辆颜色等),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具体的现实生活背景.

这样的情境创设由于贴近现实生活,让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活味,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惊奇地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一定要学好数学,为将来融入社会的生产、生活服务.学生增强了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

(2)巧借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如,讲解“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采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是双曲线,以及图像的位置和增减性的动态展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巧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生成动态课堂,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这样能使学生视、听、触觉同时并用,吸收率高,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从而真正地激发课堂活力.

2.激发兴趣,彰显活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学生只有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课堂活力才会彰显.

(1)叩开数学生活之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原本就比较抽象,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叩开数学生活之门,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不等式这一课中,“若a,b,c都是正数,且a<b,则 a+c b+c > a b ”这个不等式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把a克糖放入水中配成b克糖水,这时,再在糖水中加入c克糖,那么糖水的味道会如何变化呢?学生肯定会马上就回答“变甜”,而有的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糖水怎么会同数学不等式联系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这时教师再把式子 a b 和 a+c b+c 与糖水的浓度联系起来解释,那么学生对不等式的结论就能够容易理解了.

(2)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求知欲是对知识的一种渴求.有了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对未知事物的了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切入点.

如,讲授“球中圆的周长计算”时,教师带着系着线的乒乓球进入教室,向学生提问:系住乒乓球的线都可以量出来,要使系住乒乓球的线距球一米远,此线需多长?进而又问:假设我们用绳子绕地球一圈,现在把这条绳子都距地球1米远,绳子增加多少?

学生纷纷估计,有的说是一百米,有的说是一千米,有的说是一万米,答案形形色色.这时教师说:大家说得都不对,增加的长度比10米还短呢!这时在学生们惊异的眼光中,教师开始传授圆的周长知识,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凸出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1.自主探究,主动参与

自主探究学习的核心是任务驱动,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問题情境.职业高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可以设置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索方 案→活动实践→互动交流→解决问题→拓展创新→小结反思.

以互动交流为例,我们可以稍加分析.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互动交流是指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充满 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的转换, 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通过互动交流,学生学会分工合作分享,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问题,教学任务逐一得到落实.

2.自我评价,提升素质

评价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放权给学生,留给学生一些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从知识和心理方面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使教学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情感态度与学习水平并举,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三)准确规范,形象生动,提升课堂魅力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数学课堂教学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准确规范、形象生动的语言,有助于提升课堂魅力,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1.准确规范、严谨意合

准确规范、严谨意合是教学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语言就没有生命.因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要抓住关键词,不应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如,“数位”与“位数”“整除”与“除尽”“切线”与“切线长”“垂线”与“垂直向下的线”“最简分数”与“最简单的分数”等要抓住重点,简洁概括,有的放矢.

2.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一般来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易懂,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喜闻乐见.教师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抽象概念,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知识明朗化.如果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数学课堂效果定会不同凡响.

三、结束语

生成有效的生命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精华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要提高生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非一日之功.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坚持不懈,这样数学课堂才会充满生命活力,我们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和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徐映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动态生成与教师机智[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0(10):7-8.

[2]崔国莲.浅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J].华夏教育,2009(8):16.

[3]徐程.点击新课程理念下有效课堂的要素[J].吉林教育,2011(2):57.

[4]白雪丽.浅谈新课堂理念下数学教学“有效课堂”的构建[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8):38.

[5]孙瑞欣.打造精彩课堂有妙招[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生命意识有效策略数学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