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微课教学的独特优势

2018-01-10 00:20秦潇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12期
关键词:重难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写作微课教学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能够形象创设负载文本信息的写作片段、写作氛围与写作情境,其设计、组织和实施策略与传统教学方式有特别显明的不同之处。

一、一点一突破

初中语文写作微课教学的设计、组织和实施需要有明确的突破目的。写作微课教学和传统课堂不同,它聚焦写作重难点,学习目标相当明确。其目标可以是通过学习閱读文本来集中学习写法的写作重难点,也可以是写作练习中发现的新问题,不面面俱到,不按部就班,用6到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一点一突破,给学生讲透彻、讲清楚。在目标的选择与设置上,学生自主、合作能够解决的问题,不选择,不设计,专门选择那些学生解决不了,而且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写作问题来设计写作课堂,制作写作指导视频,供学生用很短的时间集中注意力透彻学习。所以,有了一点一突破的明确目的,“直挂云帆济沧海”就蓄势足,效果佳。

二、激趣手段多

也就是说,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从浅层次的激趣手段入手,挖掘兴趣点,就可以有效吸引学生,增强作文兴趣。在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应用多媒体手段挖掘写作微课中的兴趣点,就可以大大提高写作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弥补传统写作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写作微课教学所特有的音频效果,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热情,增强写作兴趣。

三、创新天地宽

写作微课教学主要以写作指导视频为主要载体,可以记录教师在课堂写作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精彩过程,可以为学生难以解决的写作问题专门制作突破重难点的小视频,还可以拓展某个写作兴趣点,激发学生探索写作天地中的奥秘,等等。与此相对应,写作微课教学的组成内容可以是课堂写作教学视频,可以是课外写作辅导与难点突破视频,还可以是写作教学拓展性视频,等等,形式多样,所蕴含的教学方式灵活。它为教师的写作创新性教学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或余地。例如与写作教学主题相关的设计,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写作测试以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都可以制作成微课教学视频,以灵活的组织方式和呈现独特的写作方式,或者“营造”一个个冰糖葫芦式的彼此关联、前后呼应、层层提升的写作系列微课教学视频。所以说,写作微课教学是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方式或模式,又是在写作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课例、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写作微课相对于其他的多媒体而言,教学时间更短,教学内容更少,资源针对性更强,资源更加多样化,教学方式灵活,教师进行写作教学的创新余地更大。

四、认知差距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微课理解课文写作方法,能够以它独特的科学性和形象性,丰富学生阅历,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由于时代距离、年龄差距、阅历不同,导致学生对语文教材中课文写作特点或方法等的理解难度较大。针对这一疑难。利用写作微课教学,就能通过其优势消除彼此间在认知上的差距。例如设计《苏州园林》的写作微课教学时,就可以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出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角落门窗的设计等,与视频图画相搭配,同步插入教师解说词,解说词运用文中的语句,溶画文于一体,让学生从中学习写作的方法。

五、教学模式新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媒体课的积极开通,既优化了教学手段,又提升了教学效率。微课教学这一方式或模式手段先进,内容有趣,效果显明。利用微课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作文教学,不仅优化了教学内容,拓宽学习渠道,丰富了写作题材;而且活化了写作教学。声、像、图、文、情、境与看、思、说、写、读、评等诸多手段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把学习内容生动、形象、具体、直观地呈现了出来,从而打破了过去被动、沉闷的写作教学局面,创新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模式,有效促成了学生多方面的变化。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强了,眼界广了,获取的信息多了,写作的内容丰富了,写作思路清晰了,写作的技能提高了。而且,学生展示自己特长的意识在微课教学这一平台的搭建中越来越强。

微课教学能够通过文字、声音、图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教学过程呈现出趣味化、形象化、情境化、愉悦化的特点,从而让学生轻松解决写作重难点问题,有效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秦潇晔,甘肃永昌县第五中学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重难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