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读写互动教学的实践探微

2018-01-10 07:52汪三林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书教学

唐代大诗人杜甫明确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千古而弥香的经典诗句,客观地揭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合则共荣、分则互损,应是科学引领读写教学并实行良性互动的一个信条式教育命题。

一、善于在课堂教学中促进读写结合

基础教材是从事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课程教学是启智益能的“前沿阵地”。凡是入编语文教材中的语篇作品,无论从内涵情感还是写作方法来说,始终具有文质兼美的显著特点,确是开展读写互动教学的良好素材和优质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借助这些典型“例子”,并在或深或浅地开发与利用中,努力使得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而在厚积薄发中练就阅读与写作良性互动的有效方法和熟练技能。以《窦娥冤》教学为例。笔者设计并安排如下活动流程:首先,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和分角色读等形式读熟课文;接着,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补充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元杂剧特点;然后,让大家以书面表达形式来简要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悲剧的典型意义。稍后让几位学生代表展示答案;最后,在集体范围内师生共同讨论与梳理、总结与提炼。在整整两节课读写互动中,学生由此理解了窦娥这一角色形象的性格特点及其悲剧意义,同时加深了对元杂剧文体的感性认知。

二、善于在课外活动中促进读写结合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课外活动同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拓展和有效延伸。“课外语文,大有作为。”就高中语文读写教学来说,除了一些“必修课程”还有许多“选修课程”,且后者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佳作。教师善于把课内教学和拓展补充相结合,非常有利于从“内外联动”“内学外用”中赢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益和最大化效应。笔者除有计划地教学必修课程外,还在每周时间内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课外阅读,并要求学生每读一文都要进行批注、点评和写读书体会,以逐步培养他们“读、思、写”互动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以《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为例。要求并引导学生一方面针对文中的人物形象和做法等,如主人公的衣饰、言行、人际等“怪异”,再如“我”和其他同事对别里科夫之死的“幸灾乐祸”,结合现实生活和实际认知进行思考与讨论、体会与写作。经过一学期的要求与引领,学生基本能够做到了“读写结合”,而且许多人的文笔和见解令人相当地满意。

三、善于在写作训练中促进读写结合

苏轼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读书深思子自知。”它重在强调“读与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与“文章不厌百回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坚持专项写作训练这一“制高点”,积极开展读写互动的实践指导活动。一方面善于引导“写前读”,让学生读有所取,读有所悟。每当写作训练之时,激励学生多翻阅手中的资料信息,或与本作相关的精美文章,或相类似的优秀作文,或可选取入文的典型材料等,以此让“写”促“读”,不断积累和积淀自己的才思,有效促发自己的良好写作灵感;另一方面,善于引导学生“写后读”,让他们读出亮点,读出不足。每当写作完成后,让学生之间开展“自己读”和“相互读”等活动,通过“类似写作”和“不同写作”互读形式,在对比阅读中分析亮点并相互发现不足,再對照原作进行修改、优化与提高,从而在资源共享活动中有效促进各自的读写互动。这是一种实实在在且切实有效的读写训练形式,遗憾的是做得很不够。

四、善于在生活积累中促进读写结合

众所周知,无论是阅读能力还是写作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既不是短期速成之事,也没有其它捷径可走,只有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与潜移默化的积累中,才能逐步走向厚积薄发的良性循环之路。一是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课堂类读写与课后类读写相结合,把书本类读写与网络类读写相结合,把书报刊类读写与经典类读写相结合,把纸质读写与生活读写相结合,从中赢得“千里跬步、江海细流”的渐进渐强效益。二是要引导学生善于养成“阅读与思考、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良好习惯。俗话说得好,“最淡的墨水也胜于最强的记忆。”如此而为,不仅非常有利于强化“阅读与积累”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且有利于深化“手、口、脑”之间的互动能力,从而为实现读写互动教学目标逐步打下坚实性基础。

“在阅读中求知与积累,在写作中享乐与提升”——是一项“强学益能、增智养心”的艺术性实践课题。我们应本着教学相长的战略战术思想,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汪三林,湖北崇阳县第一中学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读书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我爱读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我们一起读书吧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读书为了什么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