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与意义

2018-01-10 07:55张吉刚璩存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课标课题学科

张吉刚+璩存峰

“大阅读”是指大学科、大时空、大目标。大学科即各类学科、跨学科,大时空即学生时时、处处都可以阅读,大目标即分类分层的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开展“大阅读”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转变教学观念,改进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需求,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育人质量,最后师生共赢的高度。如何实施新课标下的大阅读教学呢?

一、精研课标

每个团队,每个学科、个人,都要精研课标,发现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往课标不同的地方。这些不同之处,就是我们行动的方向,致力于破解的重难点。另外,还要研究全国卷与一些省卷的不同特点,明确全国卷的命题特点和规律,然后才能够对症下药。

当然,要力避那种为备考而重复训练的备考模式。高考或者做高考题,只是结果;为保证结果的丰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关注教材,重组教材,用教材来教,而不是只教教材。准备丰富的阅读材料,将材料拓展开去。

二、率先行动

先行动起来,开始哪怕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等不靠。没有先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着学。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我们每个学科、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敢于嘗试,敢为天下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鼓励先进,允许落后。先行动起来的,就成了改革的先锋,就成了别人学习的样板。像语文可以开展主题阅读学习,政治可以开展时政阅读活动,历史可以阅读史料,英语可以开展词汇和海量阅读教学,物理可以通过知识树将碎片化的概念、公式等贯穿起来。

三、课题引领

课题来自哪里?在改革的过程当中,肯定会产生一些困惑。这些困惑,就是我们研究的课题。它来源于实践,解决之后,也必将服务于实践。在大阅读教学推进过程中,困惑在所难免。这些困惑作为课题,研究解决了之后,必将大大推动大阅读教学的进程。也会成就参与大阅读教学实验的各位老师。因为,他们较之其他的老师,已经走出了很远很远。一提课题,大家千万不要把它虚化,把课题和课堂教学理解成两张皮。很长一段时间,大家把课题的作用仅仅理解为晋升职称的一个加分指标。于是,为课题而课题。这也是课题为人所诟病的一个原因。

四、课型打磨

我们不提倡模式,因为它阻碍了师生思维的发展,限制了师生的思维活动半径,将灵动的课堂变得呆板、凝滞。但是在实验之初,则有必要给参与实验的老师一个相对稳定的模型。按图索骥也好,有章可循也好,能够保证这项实验的顺利进行。既然是打磨,就会不厌其烦,就会头脑风暴,就会精益求精,就会追求完美。具体到语文,可以有活动课,如演讲、辩论、诗文诵读、读书报告会。可以有专题研究性学习,如在阅读了整本书之后,可以开展专题性学习。可以某一课文为母本,选取手法或者情感相近的一组文章,进行主题学习。

五、团队保障

每一位实验老师之后,都有同学科的团队支撑,还有跨学科的专家团队做保障。我们是一个整体,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专注于做一件事情。我们还可以“请进来,走出去”:邀请课改专家进校园指导,还可以到课改先进校学习观摩。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课改实验取得阶段性成功之后,我们还可以及时跟踪报道,向联盟校或者有关报刊推荐发表,通过有关媒体做宣传。

实施大阅读教学的意义有:

1.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的课改旨在减负增效,实施有效教学。我们的课改旨在帮助学生较为轻松、心灵较为轻盈的完成学业,从而博取一个美好灿烂的前程。除此之外,我们与其他课改不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顺应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形式、方式、方法,在学业繁重的高中学段,指导学生读了大量的文学、艺术、历史、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书籍。让他们的心灵、内在变得美丽而又充实。

2.能提升教育教学品质。除了学业、高考,除了分类、分层,我们还关注到了学生个体,实施了有意义的教育。我们提高了我们的办学品位,我们实践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我们规范化办学,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作为现代社会的高中生,现代社会要求他们思维敏捷,反应快速。多读名著,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将为未来的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在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中,才能增强我们的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就是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我们做这项课改实验的初衷。

张吉刚,璩存峰,山东潍坊七中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标课题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超学科”来啦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