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真正的欣赏

2018-01-10 08:06赵舒雨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12期
关键词:艺术表演旅游景点读书会

音乐会等禁止拍录的艺术表演中,观众与管理人员的“明争暗斗”似乎已成常态。我们很多国人似乎有根深蒂固的“到此一游”的执念,面对工作人员的强制管制也是不为所动;舞台上的乐团表演者面对台下的些许喧闹与灯光闪烁,也同样只能是“不为所动”。

这样的一场音乐会中的两种“不为所动”引起了我关于何为欣赏、如何欣赏的思考。

为何那么多国人观众热衷于拍照摄影?原因不难理解:渴望以照片或录像形式将短暂的精彩表演转化成为永恒,用以回忆留念、想要将照片展示至朋友圈来证明自己“听了一场音乐会”,简单来说也就是变相的“到此一游”。

从旅游景点随处可见的“到此一游”,再到艺术表演时的拍照摄影,我们很多国人似乎始终在追求精神享受的道路上背道而驰:渴望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因而唱出了“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文艺高歌、养成了泡咖啡馆的习惯、掀起了逛读书会的热潮,各大音乐会门票总在上市之际便一抢而空。然而最后呈现的事实却是:世界著名旅游景点总会出现“到此一游”的汉字刻划、星巴克漫咖啡成为了咖啡主题的自拍馆、读书会成为了经过“读书”粉饰的相亲交友平台、音乐会只是为了在朋友圈里证明高雅生活情趣的凭据。

而这些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精神文化享受呢?或许这些虚浮的“中国式文化艺术欣赏方式”正是时下中国物质与精神不协调表现。

正因不懂得何為欣赏,才会不顾阻挠地去千方百计拍下照片,想要将片刻成为永恒,去回忆与眷恋。

或许在如何欣赏这一问题上,我们更应该去学习那些外国人的态度。记得去澳大利亚大堡礁体验潜水时,看见了许多残缺的珊瑚,澳洲本地的潜水教练员在沙滩休息时告诉我,会有许多亚洲游客喜欢偷折一小块珊瑚带走作纪念,可殊不知剩下的一整丛珊瑚便因此死亡了。印象最深的是他用手指在沙滩上写下“我来了”的英文,又看着它被海浪抹平,他说:“我知道我来过,不就够了么?”再想想台上乐团的“不为所动”,是否在宽容的背后也藏着对我们部分国人观众行为的不解与些许不满呢?

我想真正的欣赏或者真正的精神享受应该是毫无功利心,学会欣赏当下,并全身心投入去享受,这才是真正的欣赏。

赵舒雨,湖北武昌实验高中学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表演旅游景点读书会
Jiao Ayi| 《娇阿依》
演出监督在艺术表演中的作用分析
街场黄梅戏的艺术表演风格
战火纷飞中的读书会
昆虫读书会
神奇的统计表
旅游景点介绍的文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