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糖尿病足坏疽中的应用

2018-01-14 07:04冯立钢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坏疽肉芽糖尿病足

冯立钢

糖尿病足坏疽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见于下肢,尤其是足部。易出现坏死、溃疡、红肿疼痛,或溃疡长期不愈合,严重者导致截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于1992年首创,并形成理论雏形,用于伤口创面的引流。1994年裘华德首次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普外科[1],目前已广泛适用于创伤科、骨科、普外科、烧伤科等领域。2010年4月至2016年10月作者采用VSD治疗糖尿病足坏疽患者26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45~76岁,平均65岁。糖尿病病史均>8年,湿性坏疽21例,混合型坏疽5例。26例均有组织坏死及分泌物,其中7例有未坏死的骨质或肌腱外露。按Wagner分级:3级9例、4级17例。

1.2 方法 (1)材料:①医用泡沫:是直接置入被引流区的部分,是一种泡沫型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PVA泡沫),色白,海绵样,质地柔软富有弹性,抗张力强,其内密布大量彼此相通的直径0.2~1.0mm的空隙,有极好的可塑性和透水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3种规格:10cm×15cm×0.9cm、5cm×15cm×0.9cm、5cm×10cm×0.9cm,使用时酌情修剪。②引流管:多侧孔硬质硅胶引流管,直径为8mm,包埋在多聚乙烯醇海绵中。③透性粘贴薄膜:美国3M公司生产的透明敷料,其成分为聚安脂,是一种具有分子阀门作用的透性粘贴薄膜,成品装在无菌塑料袋内,供一次性使用。用于封闭被引流区域使与外界隔绝;④负压源:病房中心负压或便携式负压瓶,提供引流动力,保证被引流区内应被引出物的引出。(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局部彻底清创,同时清洁溃疡周围的皮肤。把医用泡沫敷料剪成溃疡大小,把泡沫敷料放置在溃疡内。所有创面均放置敷料,勿留死腔、尤其是瘘管和窦道。对于瘘管的内口要封闭后治疗,敷料引流管应伸至窦道末端。在敷料表面覆盖生物贴膜。并保证不漏气,然后将引流管、连接管、引流瓶、过滤器接至负压泵。设定负压参数,确保无漏气,然后开机。负压的设定在低于气压80~100mmHg。24h持续负压吸引。术后5~7d拆除VSD敷料,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若创面未被肉芽组织填充丰满,再予以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直至创面或创腔全部由新鲜的肉芽组织覆盖,再常规换药至上皮组织覆盖创面或予以植皮,创面愈合。

2 结果

经VSD治疗后,26例患者治疗1~3个疗程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新鲜、丰满,无感染,暴露的骨骼、肌腱被肉芽组织覆盖,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6.4±4.7)d。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继发缺血性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轻度脚部微痛、皮肤表面溃疡;中度可以出现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合并软组织炎;重度在溃疡同时合并软组织脓肿、骨组织病变,足趾、足跟或前足背局限性坏疽,甚者可以出现全足坏疽。

VSD技术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其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动力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治疗方法。其作用机制 :(1)封闭使作为引流动力的高负压得以维持,同时也使被引流区与外界隔绝,有效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2)高负压封闭可以持续引流创面的渗出液、坏死组织和细菌等,使被引流区内达到“零积聚”,创面能获得清洁的环境。(3)增加创面血供,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4)调节慢性创面中明胶酶的活性,改善创基内微循环,抑制胶原和明胶的降解,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2]。(5)减轻创周水肿、降低血管通透性。(6)增加周围神经末稍在创面中分泌的神经肽类sP和P物质等。VSD通过增强周围神经末梢分泌的P物质及降钙素相关基因肽表达,影响内源性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具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3]。(7)增强感染创面的炎症反应。可使创面淋巴细胞浸润消退较快,增生期胶原合成出现较早,修复期可见收缩性纤维合成增多[4]。(8)促进创面愈合,抑制感染创面继发性坏死[5-6]。

VSD的使用注意事项:(1)彻底清除创面内的坏死组织和异物。(2)在无菌条件下按创面大小和形状修剪高分子泡沫材料,泡沫材料填满整个创面。(3)引流管的所有侧孔和顶端应全部包埋在泡沫内以免扎破薄膜,引起漏气。(4)创面封闭应严密。(5)配合全身降血糖抗感染治疗。VSD使创面处于负压、相对隔离状态,抗厌氧菌治疗不应忽视。(6)高负压下的引流可能导致出血,因此清创时止血应彻底,避开血管,术后观察出血情况,必要时对症处理。

总之,应用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具有 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治疗周期短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及推广。

[1] 裘华德.宋九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王春喜,卢怡,王晓勇.负压封闭引流促进创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创伤外科杂志,2009,11 (2) :184-186.

[3] 汤苏阳,李春伶,董继红,等.负压封闭引流对创伤愈合中周围神经末梢分泌的P物质及表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4,8 (32) :7171-7173.

[4] 沈权,陈荣华,周光伟,等.糖尿病足坏疽的手术治疗.浙江临床医学, 2005,(7)10:1045.

[5] 林源.糖尿病足部溃疡的研究.医学文献, 2002.

[6] 王璐宁,吴石白.糖尿病足混合性坏疽Wagner4级的综合治疗.空军总医院学报,2010,26 (1) :26-28.

猜你喜欢
坏疽肉芽糖尿病足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新型吸切器切除吻合口肉芽组织的疗效*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股动脉加压灌注治疗溃疡期糖尿病足及护理探析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路艺主任医师糖尿病足治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品读快乐
美容点痣扫斑笔
美容点痣扫斑笔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在糖尿病足中的作用机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