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就医:医改深化的支点

2018-01-14 23:02
中国卫生 2018年10期
关键词:跨省住院费用异地

跨省异地就医是医保制度和政策不可回避的刚性政策需求,其本质是患者合理合法流动的医保服务需求,其内涵应包括所有涉及医保管理与服务的内容,在人口众多、地域广袤,而又快速发展的中国,更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

为了在国家层面解决异地就医问题,在全国许多地区还没有实现市级统筹、省级统筹的背景下,201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医保司提出了实施跨省异地就医的解决方案:即针对4类人群的异地就医问题按照“就医地目录、就医地管理与参保地待遇”的解决办法。特别是随后人社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对定点医疗机构、备案手续和流程、退费管理等方面做出规定,并明确异地就医跨年度费用结算办法。通过推动定点医院联网结算,就医备案、就医管理设计等具体的落地措施,实现了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线上直接结算,逐步解决异地就医人员“垫资”和“跑腿”问题。

从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平台的资料分析表明:异地就医人员的就医流动数量和流动方向有区域聚集现象。呈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都—重庆聚集现象,北京、上海和广州是流入明显的城市。一个抽样数据表明,在人群的类别排序上,异地转诊人员最多(47.9%),其次是异地退休人员(39.2%),异地长期居住人员(10.9%)和异地工作人员(2.1%)。从异地就医不同制度险种来看,目前主要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占八成左右。

在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政策实践中,一些问题值得关注:由于各地医保政策差异,异地就医人员在参保地和就医地的保障目录范围和保障水平的不同,导致待遇保障存在差异,在参保人员报销方式选择上呈现趋利性,降低了在国家平台上的报销比例;在各地异地就医预付金政策的设计上,对医保基金的管理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优化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目前的按项目支付方式对基金使用效率的评估带来了挑战,其他有效的支付方式有待评估和选择,另外医疗品质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就政策内涵而言,异地就医不仅包括跨省,也包括非同一统筹地区间人员流动的就医,不仅包括住院服务,也包括门诊服务、药品服务在内的与健康需求相关的其他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全国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是医保制度建设和医改深化的一个重要支点,对深化医改,推动医改制度和政策协同体系的建设具有“抓手”和“突破点”作用。

因此,进一步优化异地就医备案管理,完善部、省两级经办和省级财政拨付的预付金机制,关注异地就医人员流动的方向,以及建立和强化结算与清算机制的创新等仍是重点;其次,通过借助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来推动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管理与决策精细化和专业化是基础性工作;鼓励在国家平台统一管理下的区域协作,尽可能规范和统一医保政策,打破区域间医保政策的障碍,实现病人合理和规范的流动,这将是医保制度和政策发展与调整的方向。

猜你喜欢
跨省住院费用异地
国家医保局: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稳步增长
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运行范围扩大了
新生儿肺炎患者(日龄<1 天)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图解跨省异地就医
北京市医保局:部分住院费用 4月1日起“无纸化”报销
异地恋——闭上眼睛,你就在我身边
黑皮精灵异地
跨省医保山东实现跨省医保直接结算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