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免疫病毒性疾病的八大误区

2018-01-17 16:19
农业知识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冻干病毒性鸡群

目前饲养蛋鸡都避免不了有病毒性疾病产生,所以养殖户需提前做好免疫工作,但需注意如下几个误区的出现。

误区一 有人认为疫苗免疫后就“万事大吉”了,基本不做抗体检测,不评价鸡群抗体是否能有效抵抗野毒攻击。

误区二 检测抗体后仅看平均数,无视抗体均匀度;其实鸡群发病恰恰是抗体不均匀导致的,抗病水平低的鸡容易感染发病,部分鸡发病后,病情逐步蔓延,最终导致全群发病。

误区三 过度在意疫苗价格,只顾控制免疫成本;其实商品蛋鸡养殖,疫苗成本仅占总成本的1%左右,即便是使用低价位产品,又能节省多少钱呢?选择有效产品、结合抗体检测、科学免疫才是控制成本之道,能解决问题的产品才是最便宜的产品,能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是成本最低的方案。

误区四 首免、二免和再次免疫使用不同毒株的疫苗,总认为多使用几个毒株保护率会好些,其实反之,抗体需要重复免疫才能显着提高;比如我们的孩子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然后在一个月和半年后使用同样的疫苗重复免疫才能产生有效的抗体。

误区五 大部分人认为温度回升后病毒性疾病不再发生,所以很多人放松了夏天的疫苗免疫,通过大量实验室数据分析发现,夏天病毒性疾病依然流行,只不过是比冬春季节轻而已;假如夏季不重视补免,鸡群抗体水平低,加强热应激影响,鸡群长时间采食量不足,营养匮乏,等秋天来临后,昼夜温差加大,病毒性疾病随之流行,这既是秋冬季疾病高发原因,因此夏季免疫不可放松。

误区六 不了解冻干苗和油苗的作用,免疫程序设置不合理。冻干苗免疫后主要产生局部黏膜抗体,嗜呼吸道的病毒(新城疫、传支等)疫苗接触到上呼吸道黏膜,刺激哈德氏腺和呼吸道黏膜产生细胞免疫,生成局部黏膜抗体,能阻止该类病毒感染,因此冻干苗喷雾免疫效果最好,点眼免疫其次,饮水免疫最差。油苗通过注射,抗原缓慢释放,主要产生体液抗体,即我们经常检测的抗体,是抗疾病感染的主力;考虑到油苗注射造成的应激反应和疫苗吸收问题,油苗最好的免疫方法是颈部皮下注射,应激反应小且吸收快,胸肌注射应激反应大,且不容易吸收,腿肌注射效果最差,应激反应最大,不利于鸡群健康;另外,油苗注射前要用温水预温,使疫苗温度升至35~38℃最适宜。综上所述,冻干苗和油苗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需要联合免疫。

误区七 很多人认为抗体检测的目的就是了解鸡群抗体水平高低的,高了开心、安心,低了补免,其实抗体检测真正的意义是鸡场健康评价体系的一种有效的判断方法,比如这次检测结果突然升高,有可能是野毒感染造成的,需要采取措施,把风险降至最低,因此对产蛋鸡需要定期监测抗体才有意义。

误区八 认为免疫完疫苗后就会产生抗体,其实不然;拿新城疫为例, 7日龄免疫完抗体根本没有提升,反而还在下降,只是减缓了母源抗体的下降,21日龄抗体下降至4左右(发病临界值),此时免疫为最佳时机,此后抗体缓缓上升;不过上升幅度不大,一般在5~6,一直延续到45日龄左右,因此35~45日龄的鸡需要精心照顾,否则会出现问题,此时一旦发病既是典型病例,45日龄后抗体才会大幅度上升,这即是抗体的生成规律。

(常莹 山东省畜牧协会2 5 0 0 2 2)

猜你喜欢
冻干病毒性鸡群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冻干益生菌微胶囊保护剂及抗性研究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冻干鸡肉优势突出,2021-2025年市场需求在不断释放
·广告目次·
SPF鸡如何定期监测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嗜酸乳杆菌NX2-6冻干发酵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