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松阳 过云山居 云深不知处

2018-01-17 10:46潘瓶子
全国新书目 2018年3期
关键词:松阳云山云台

潘瓶子

“过云”绝非虚名。

在过云山居开业的两年时间内,近万“云客”在临崖当风的谷口目睹过云婆的舞姿。因为谷口特别的V字形结构和高差,云气总是很有规律地在谷底生成聚集,随后便前仆后继,如涨潮般向西坑村席卷而来,直至整个民宿和村落被罩在匡庐一般的浓雾里。当客人们还沉浸在云雾里不知所踪时,云潮又倏然退去,山脊尽头的天空露出“雨过天青云破处”的颜色。三春时节云事最盛时,谷里的云潮往往一天之内便冲锋四五次,云潮不晓得疲倦,沐着云海的“云客”自然也乐得不知疲倦。

贾岛所言“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情景不仅存在于诗里,也存在于松阳的山乡里。

2014年夏天,我第一次在山穷水复的环路上看到四都乡的西坑村,那是一个盘踞在山腰上的朴素小村,被竹林、梯田和巨大的南方红豆杉围拢,夯土黄泥房相连,形成奇特的心形村落,脱俗且雅致。入村则是逼仄的巷道迷宫,直至寻到村落尽头,视线才豁然开朗——一条落差近500米的深切峡谷,左右两翼则是海拔1000到1100米的山墙环伺。这条峡谷原本无名,在过云山居开业之后,便成了“过云谷”。

过云山居只有八间房,应了民宿“看云海”的主题,客房的名字索性也心无旁骛,就叫“一朵、二朵……八朵”,住过此间的客人唤作“云客”,民宿也有了“八朵云”的别称。刚断奶的比熊犬,肉嘟嘟地跑在清水混凝土的地面上,它看起来像一团白云,便取名“九朵”。新来的“九朵”成了“云客”们可以抱在怀里的一朵云——热乎乎会舔人的一朵云。

但凡有云海的日子,我爱待在过云轩里,和“云客”一起沏一壶松阳银猴白茶,看着壶嘴缥缈的水汽与幕墙外的云气相互渲染。过云轩的设计很简约,只留一尊富态的白瓷仕女守在门口,云娇雨怯,10米长的玻璃幕墙负责将“云客”的视线引导到户外,裁剪出一幅平整无澜的宽幕云海画卷。

云是最富想象力的世间景观。我特别欣赏张潮在《幽梦影》里对云的解读:“云之为物,或崔巍如山,或潋滟如水,或如人,或如兽,或如鸟毳,或如鱼鳞,故天下万物皆可画,唯云不能画,世所画云亦强名耳。”过云山居把“云”定为民宿风物的花魁,先天拜受了天地恩惠——云本无踪,比起具象的风物,芸芸众生面对同一云海,内心会有不同的解读。

沐云台是个10平方米左右的露台。它直面峡谷,眼前除了云海便是林海,无半点人间烟火气,一个生灵面对如此纯粹的大自然,会呓语,会凝望,会沉思,会出神,心事付诸云海。过云谷里从不缺少具有“魔性”的云,这两年来,我在临崖的沐云台上目睹了瀑布云、鱼鳞云、火烧云、雨幡洞云和七彩云;有的云甚至会玩“快闪”,从丛林里闪烁腾挪而出,天外飞仙而去,整个过程只有短短几秒。

这个“本来无一物”的沐云台,亦是一个百搭的“容器”,各种雅俗美事——瑜伽、太极、古琴、尺八、旗袍、无人机、一吻定情——都曾在这里上演。

西坑村仍然保持着江南少有的乡俗。叶姓与丁姓族人自明代便迁居至此,在海拔650米的谷口繁衍生息,每年七夕前后,每家每户垫资邀请专业婺剧团进村巡演。浙江境内两大传统戏剧南北分立,北有越剧绍兴戏,南有婺剧金华戏,婺剧进村是西坑村每年的大事,非得演上三天三夜方肯謝幕。台上也绝非糊弄事的草台班子,从描妆穿袍到亮相开嗓都属上乘。台下扛着锄头的老爷爷、裹着碎花头巾的老奶奶,也是听了一辈子戏的老戏骨。每逢此时,过云山居的云客便有机会挤进祠堂,和村里人一道在长条凳上排排坐,看台上一出出咿咿呀呀的《打黄袍》《青蛇传》。那几夜,和着穿越百年的戏曲声入眠,恍若隔世。

猜你喜欢
松阳云山云台
云山梅咏
何处是松阳
Help me buy a…Tripod head帮我买云台
咏松阳大木山茶园
楼上楼下
大疆创新:灵眸Osmo口袋云台相机
爱别离
松阳是一张一千八百多年的存折
爱别离
精准水平快速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