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地区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2018-01-18 10:52吴志强陈晨陈正兴马建社
水产养殖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邮鳜鱼病毒感染

吴志强,陈晨,陈正兴,马建社

(高邮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 高邮 225600)

江苏省高邮地区鳜鱼精养面积近9 000×667 m2,且有加速增长趋势。近年来,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在高邮地区暴发流行,给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成为了制约该市鳜鱼发展的主要瓶颈,该文就高邮地区该病的流行环境、病症表现、致病死亡原因及综合防治方法进行概述,仅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1 流行环境

鳜是ISKNV(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自然宿主和敏感宿主,ISKNV还可以感染50多种海、淡水养殖鱼类,在鳜体内可长期潜伏,流行高峰期鳜在10 d内病死率高达90%左右。在水温25~34℃时发生,最适流行温度为28~30℃,水温低于20℃不会发病,气候突变和气温升高、水环境恶化,是诱发该病大规模流行的重要因素。

该病主要通过水平传播,感染途径有2种,一种是通过水体(经体表感染),一种是通过带病毒的饵料鱼(经口感染);可在亲鱼的精巢和卵巢中检测到ISKNV,提示可能存在垂直传播途径。

2 病症表现

病鱼嘴张大,呼吸加快,食欲下降,鱼体变黑,有时有抽筋样颤动;头部充血,口四周和眼出血;脾脏肿大、糜烂和充血,呈紫黑色;肾脏肿大、充血和溃烂;肝脏肿大,有缺血状、土黄色或有淤血点等症状;常见有腹水,肠内有时充满黄色黏稠物,胆囊肿大;鳃贫血,发白,伴有寄生虫或细菌感染,出现出血、腐烂等现象。脾脏和肾脏病变特征明显,均一性较好,可作为临床检测指标。

3 致病死亡的原因

病毒对于机体的损伤,一是直接作用于宿主细胞,二是通过引发免疫应答异常而使宿主细胞损伤。

3.1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

病毒感染宿主后,能够在宿主细胞内编码产生一些酶类物质,抑制宿主细胞的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细胞因正常代谢受阻而死亡。病毒还能使细胞溶酶体膜破坏,溶酶体的酶外溢,从而使细胞自溶。随着病毒大量复制,导致细胞裂解,释放大量病毒粒子,又去感染更多细胞。最终导致机体的功能衰竭,引起死亡。

有些病毒感染了细胞后,并不立即导致细胞死亡,而是使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将相邻的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或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在细胞浆或细胞核内产生圆形或椭圆形的斑块状包涵体。

3.2 免疫应答对细胞的损伤

机体产生的抗病毒抗体与细胞膜上的病毒抗原结合后,能够引发机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或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病毒感染能够改变宿主细胞表面成分形成自身抗原,导致自身免疫应答而造成组织细胞损伤。

4 综合防控措施

目前在高邮地区只要确诊为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后,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根据实践,建议应停止用药,减少大幅度换水,适当施用生物制剂和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如病死率仍然较高,可考虑干塘出售并在做好清塘工作后转养其他品种,减少养殖损失,因此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4.1 严格做好清塘工作

养殖鳜鱼的池塘要求沙质底,淤泥少,面积8×667 m2~15×667 m2,水深 1.5~2.0 m,排灌方便,新开池要视土质而定,酸性池及池水易混浊的池不适宜饲养鳜鱼。在放苗前充分做好清塘、消毒工作(以生石灰为主),视水源的肥瘦程度决定是否使用生物肥来培育好水质。

4.2 认真选购优质苗种

养殖者在购苗时应到持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场选购苗种,尽量选购经选育后的优良品种,避免选用近亲繁殖的苗种;不要从疫区购买苗种;主动索要《动物检疫合格证》;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活动力强的鳜鱼苗种;尽量在该地或就近购买优质苗种,有利于适应当地的养殖环境,也可避免长途运输损苗的风险。

4.3 合理控制放养密度

密度适中是防病和稳产的关键,养殖者应根据池塘的负载力和预计出池规格并参考历年来的养殖结果来综合确定养殖密度。一般,高邮地区放5 cm的鳜鱼夏花1 200~1 500尾/667 m2。

4.4 强化水质调节与管理

鳜鱼性喜清新水质,耐低氧能力较差,对其生活的水体溶氧要求较高,水体溶氧量要求大于4 mg/L,池水呈微碱性(pH 值 7.0~8.5),透明度 20~30 cm为宜。5—8月,视天气情况每隔15 d左右泼洒生石灰1次,一般浓度为10 g/667 m2,以达到调节水质、预防疾病的目的。高温季节视天气情况每5~10加水1次,注入清新水质时先排水后注水,每次注水20 m左右。根据天气变化灵活掌握增氧机开机时间和开机次数,平时应备好“颗粒氧”等化学增氧剂,随时应对缺氧等突发情况。

4.5 科学防控有关疾病

鳜鱼的病害防控工作应坚决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饵料鱼要严格把关,患病的饵料鱼不得投喂,杜绝病原体入池。饵料鱼投喂前要用盐水或药物浸浴,养殖过程中要加强养殖管理,定期消毒、杀虫、调水。主养池塘应种植部分水花生、水葫芦等水草供鳜鱼栖息,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

4.6 大力推广反季节养殖模式

目前,高邮地区养殖鳜鱼采取的模式通常是5月中下旬放养规格为5 m以上的当年鳜鱼鱼种(苗种主要来自于广东地区),放养密度为1 200~1 500尾/667 m2,养殖至当年年底上市(规格正常在600~700 g/尾),而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的流行季节为7—9月,生长最快的季节与病害流行季节重合,发病概率很大,危害较重。反季节养殖主要模式为当年9月前放养5 cm以上鳜鱼鱼种(苗种主要来自于该地良种繁育场),放养密度为1 200~1 500尾/667 m2,投喂充足的赤眼鳟作为饵料鱼来满足越冬的需要,第2年7—8月适时捕捞上市。病害流行季节正是反季节养殖的苗种培育阶段,苗种的规格在10 cm以下,发病的概率很低。

猜你喜欢
高邮鳜鱼病毒感染
“人间草木”故乡情
——汪曾祺与高邮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鳜鱼行情又遭暴击!4天内至少下跌2元/斤,新鱼上市几经波折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鳜鱼26元/斤,中大难求!是继续等还是卖?就地过年,鳜鱼能否“贵”起来?
江苏高邮凹陷油气资源评价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好歌好酒好高邮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看千帆竞渡,数高邮风流
——高邮博物馆精华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