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仲景“通腑安脏”思想

2018-01-19 13:58张越美李金田郭宏明
中医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杂病论仲景通腑

张越美,张 毅,李金田,李 娟,郭宏明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素问·五藏别论篇》曰:“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写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简洁地概括了五脏的生理特点,“藏而不泻”“满而不实”是强调五脏的精气宜保持充满,但必须流通布散而不应停滞。五脏藏精气,故满而不实;六腑则不藏精气,但受水谷,故实而不满。若感受外感六淫,五脏阴阳失调,则会出现气机阻滞、血脉不通、水气不化等症状;六腑泻而不藏,如出现排泻障碍,代谢受阻,必会影响五脏功能发生病变。对于某些疾病,因其脏腑关系,仲景选择用“通腑安脏”的方法治疗。

1 何谓“通腑安脏”

《说文解字》中,“通”即为“达”[1]。中医学中,机体脏腑功能协调、气血津液畅通等则为生理状态;而外感内伤所致的郁、结、滞、壅等“不通”则为病理状态[2]。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通腑安脏即是针对某些五脏的病变,用通腑的方法以使五脏元真通畅的一种治疗法则。 纵观汉代以前的医学理论,因已蕴含通腑安脏的思想,所以“中满”“小大不利”无论为本、为标皆归首治之列。《素问·汤液醪醴论篇》亦提出对“五藏阳以竭”之水肿,用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之法以“疏涤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又云:“中满者,写之于内。”意指病邪留滞于内使中满腑实者,宜用攻逐通泻法治疗,这是对通腑安脏法的最初认识。汉代张仲景在其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通腑安脏的治疗思想,并丰富其内涵。

2 “通腑安脏”法的理论基础

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均起源于内脏的功能,内而消化、循环,外而视听、言行,无一不是内脏功能活动的表现,而内脏的活动实质是机体整个生命的活动[3]。《素问·五脏别论篇》已对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特征有了较完整的概括。《灵枢·本输》云:“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从脏腑生理上看,五脏功能主藏精气,故属阴;六腑功能主消化和排泄,故属阳。阴主里,阳主表,形成阴阳表里相合关系。此外,从经络循行路径来看,每条经所属一脏(腑)即络一腑(脏),因此,通过经络的作用,脏腑之间亦形成了相合关系。因此,机体不仅是一个有机整体,而组成机体的各脏腑形体官窍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相互为用。通过这些联系,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关系更加密切。同时也遵循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原则。

《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指出:“五藏不平,六府闭塞之所生也。”通腑安脏,重在通腑。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一方面,可以通表里相合之腑,经脉的相互络属关系构成了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等脏腑的表里关系;生理上相互促进,病理上相互影响。另一方面,可以通气化相通之腑,根据各经络之间的生理活动,脏腑之间的气化相通主要有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肾与三焦相通等[4]。如胆郁痰热内扰心神所致的惊悸、烦躁、失眠等症状可通利胆腑以宁心安神;邪毒壅滞大肠可扰及肝,使之疏泄功能失常,故可通下大肠,使肝火从大便而解。《素问·咳论篇》云:“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即说明病理上脏病不愈,则影响所合之腑发病。反之,腑病亦足以影响所合之脏发病。由此可见,六腑失于通降,可涉及五脏,所谓“腑气不通则脏气不安”。反之,五脏邪实内盛,亦常涉及六腑,腑气通畅,给邪以出路,则脏气可安。这种脏腑间病理上相互影响的整体观,正是“通腑安脏”法确立的重要依据。

3 《伤寒杂病论》“通腑安脏”法辨析

3.1 通肠泻热,安神定志

《伤寒杂病论》第106条,因太阳病不解,随病情发展,在表之邪化热入里,深入下焦与体内瘀血相互搏结,于是便形成血热互结于下的蓄血证。其临床表现除有太阳病不解的症状外,最主要的是血热互结下焦,致少腹拘急、胀痛;还因心主血脉,主神明,亦上扰于心神,导致神志异常,有如狂之状。仲景给予桃核承气汤,方中桃仁活血化瘀;桂枝温通血脉,以助桃仁;配合调胃承气汤苦寒泻下,导瘀热下行,下热散血,邪热随瘀血而去,心神则安。第237条中阳明蓄血影响心神出现健忘给予抵当汤治疗亦是此理。第207条曰:“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阳明病,未经吐下,则实热留驻,燥结为患,故心烦。胃脉通于心,胃中燥实热邪循经上扰,则神明不安而心烦。故予调胃承气汤上承火热之气调胃中之实邪,芒硝承君火之热以解心烦,甘草片调中,大黄引热从肠胃而出,心烦自除,神明自安。以上均是仲景通过通肠腑除瘀热,以安心神,体现了其“通腑安脏”的思想。

3.2 分消二便,健脾除湿

阳明郁热在里发黄,湿热壅滞中焦,致土壅木郁,肝胆疏泄失常,湿热与郁热郁蒸于肌肤导致的黄疸,对此,仲景给予茵陈蒿汤,利小便、退黄、逐热。条文后注曰:“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黄,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由此可见,使用茵陈蒿汤的目的是利尿退黄而祛脾经湿热。又有第159条曰:“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脾主湿,脾困湿阻则易发生泄泻,仲景治疗此类泄泻采用通利小便法。因脾被湿困,用健脾温中的理中汤无效,其主症是下利,故采用清泻脾湿法无效,只能给予渗利小肠、分消二便的方法,使体内湿邪从小便而出,脾湿得解,泻利自止。

3.3 急泻胃火,肾阴得救

《伤寒杂病论》第320,321,322条统称少阴三急下证。所谓少阴病,已提示有肾阴枯竭之证,其总病机皆为阳明燥实灼烁真阴,肠腑不通,土燥水竭,患者因转属阳明,致胃热亢盛、胃火上炎、津液愈亏,故有自利清水、腹胀、不大便、口燥咽干等症状。仲景投以大承气汤,当急下阳明之实,以救少阴欲竭之阴。《医宗金鉴》有云:“邪至少阴二三日,即口燥咽干者,必其人胃火素盛,肾水素亏,当以大承气汤,急泻胃火以救肾水,若复迁延时日,肾水告竭,其阴必亡,虽下无及矣。”[5]即用通泻阳明燥热以救将竭之肾液。同时,必须明确急下之意,刻不容缓。若有拖延,则后果堪忧。

3.4 通肠利水,理肺健脾

太阳中风而水饮积于胸胁,出现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疼痛等病症。若饮邪上迫于肺,肺气不利则呼吸短促;影响及胃,则胃气上逆而发生干呕。第152条中,仲景采用十枣汤通过峻下逐水的药物,使体内水邪不能阻碍肺络,从而使肺气得以宣发。柯韵伯亦注曰:“……此则外走皮毛而汗出,上走咽喉而呕逆,下走肠胃而下利,浩浩莫御,非得利水之峻剂以直折之,中气不支矣。此十枣之剂,与五苓、青龙、泻心等法悬殊矣。”此外,亦可见于第71,72,74条五苓散证,因水气停蓄、脾失转输、膀胱气化不利所致,以通阳化气利小便法,使蓄水去,则肺可化气,脾可升精,膀胱可气化,诸症得解。正如《素问·经脉别论篇症》所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金匮要略·咳嗽痰饮病篇》第26条曰:“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因水饮停于心下,凌心射肺,后水结气滞,郁而化热,饮热交结心肺,致肺失宣降,故有胸中胀满、咳逆倚息不得卧、腹满、大便秘结等症状。仲景对饮热交结于胸的支饮实证,治宜荡热逐饮、行气开郁。通过泻肠以开肺,使肠腑通利,因势利导给邪以出路,郁热从大便而除,病症自然解除。以上仲景将脏腑关系运用到疾病的辨证论治过程中,就是“通腑安脏”思想的典型表现。

4 小 结

综上所述,《伤寒杂病论》中“通腑安脏”法的运用已相对成熟,特别是蓄水、蓄血、下利、阳明热实证等均用此法治疗。对此,首先要认识到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任何情况下,通腑安脏的前提是正确的辨证论治,也是脏腑辨证的具体体现,其病理性质应属本虚标实,实证且病势较急,有腑气不通的表现,脏邪需从腑出,脏腑升降相因,腑气通降则脏气安和,体现了脏腑之间的动态平衡,且不应局限于单纯的脏腑表里关系以及脏腑气化关系。其次,通腑时可根据病邪性质、病势变化,审时度势,因势制宜,导邪外出,关键在于祛邪勿伤正气,使邪去正安。另外,注意中病即止,以防生变。值得注意的是,《伤寒杂病论》中还有诸不可下的论述,主要阐述五脏虚时不可用下法。还体现了张仲景邪气实则诸腑宜通,正气虚则诸脏宜固的辨证思想。宜通腑或是补脏,应当视机体正气强弱而定,不可诸证均用通腑之法。总之,通腑安脏这一思想的提出是《黄帝内经》理论与历代各医家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思想内涵和价值就在于告诉临床它并非只是一种治疗手段,而是一种中医理念和思维模式,值得继承、探讨并发扬。

猜你喜欢
杂病论仲景通腑
《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定量思想初探*
“老干爹” 难追老干妈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仲景食品首发过会面临经销商流失等多重风险
An Analysis of Medication Rules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Restless Legs Syndrome Based on Data Mining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影印本首发式
探讨《伤寒杂病论》中“伤寒”之义
培养“仲景学子”的几点思考
仲景辛味药配伍规律探微
通腑逐瘀汤治疗创伤后腹胀1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