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高产栽培新技术试验

2018-01-19 17:43卢军波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乙草胺鲜薯徒长

卢军波

(无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河北 无极 052460)

无极县地处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山前平原,境内地势平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是一个自然条件、生产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传统农业大县。南流乡江仁村张英全注册的益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流转土地1 000余亩,其中2018年甘薯种植就有300余亩。为进一步探讨甘薯高产新途径,2018年在南流乡江仁村益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甘薯高产栽培新技术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起垄栽种 合理密植

秋季收获玉米后及时粉粹秸秆,深翻掩埋,早春开沟并于沟内施入氮、磷、钾肥,然后做成高35 cm、底宽90~100 cm、垄面宽20 cm左右的高胖垄。在栽种密度上,一般高产途径有两条:一是依靠密植发挥群体增产作用,密植田每亩可栽种5 000株以上;二是依靠大堆稀植,充分挖掘个体增产潜力,稀植田每亩只栽种500株左右。从今年试验结果来看,稀植没有密植夺取高产来得容易。试验证明:每亩栽种3 500~4 500株,采用33~36 cm的高垄,无论单行或双行,产量最高。较亩栽5 500株增产500 kg,增幅达20%;较亩栽2 000株增产750 kg,增幅高达33.3%。单行栽种更有利于薯块膨大,但与双行栽种相比没有明显差异,需要今后继续观察和试验。在栽插方法上,可采用水平浅栽或船形栽的方法,入土部均在3 cm左右,这样昼夜温差变幅大,有利于薯块形成,结薯多而整齐。

2 合理施肥 控制茎叶徒长与早衰

甘薯虽具有耐瘠的特性,但其生长期长,吸肥力强,消耗土壤中的养分多。因此,必须施足基肥。整地前,采取5点取样法,在基地内共取耕层土样3个进行了化验,结果显示为中等肥力水平,平均有机质含量1.05%、速效氮0.06%、速效磷0.023 mg/kg、速效钾0.106 mg/kg。根据甘薯需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的原则,建议施用45%硫酸钾复合肥40 kg/亩作底肥。由于甘薯的根系多集中在25~30 cm的土层内,所以基肥要施在25~30 cm深的土层中,这样才能有利于根的吸收。为加深耕层,采取了冲沟起垄栽植的方法,沟内施肥,肥上起垄。6月上旬,天气干燥,结合浇水亩追施复合肥10 kg。7~8月进入雨季,甘薯生长加速,应改促为控,叶面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 g/亩,防止茎蔓徒长;同时加入磷酸二氢钾100 g/亩预防早衰,连喷2~3次。叶面喷施多效唑+二氢钾1次,增产12.7%;喷施2次,可增产28.5%;喷施3次,可增产31.3%。在甘薯生长期,注意提蔓防止不定根发生,控制茎蔓徒长,但严禁翻蔓,防止损伤茎叶,方法是:降雨过后要及时将淤土中的薯秧提起,然后放回原处,不要打乱叶片的合理布局,不要损伤茎叶,但要拉断蔓上的细根,抠断甘薯靠表层土壤中的纤维根,减少植株对水分的吸收。

3 化学除草 减轻劳动力投入

杂草不仅与甘薯争光争肥,而且还增加了病害传播几率。在甘薯生产中,每年因杂草减产5%~15%,严重的减产达50%以上,给甘薯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过去防除甘薯田杂草,一直依靠人工拔除,费工费力,且对甘薯秧子有一定损伤。为探讨甘薯杂草化学防除新途径,我们选择90%乙草胺乳油、45%二甲戊乐灵乳油、96%金都尔和10%精喹禾灵乳油4种除草剂进行了一组甘薯田防除杂草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化学除草剂的各小区鲜薯产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说明这4种药剂对杂草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同时,试验中没有发现除草剂对甘薯产生药害的现象,试验结果可用于指导农户进行甘薯大田生产与杂草防治。其中90%乙草胺乳油200ml/亩的效果最好,其杂草的总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80%以上,鲜薯增产42.04%;90%乙草胺乳油100 ml/亩的总株防效和96%金都尔90 ml/亩的鲜重防效次之,鲜薯分别增产39.02%和25.52%。

猜你喜欢
乙草胺鲜薯徒长
乙草胺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豆角徒长原因及解决措施
蔬菜不好管 这几招专治徒长、黄叶、卷叶
除草剂乙草胺对棉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巫溪洋芋”鲜薯质量控制技术现状及对策探讨
不同类型有机肥降解土壤乙草胺残留初步研究
内生真菌印度梨形孢对乙草胺残留动态的影响
贵州鲜薯走向大江南北
贵州:马铃薯大省地位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