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治疗大肠癌经验总结

2018-01-20 12:46通信作者张爱萍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7期
关键词:清肠张爱萍肠癌

张 权,通信作者:张爱萍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大肠癌是结肠癌与直肠癌的总称,为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与食道癌。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本病发病年龄以40~60岁居多,约占40%,男女比例为2∶1。本病以排便习惯改变、腹部肿块、腹胀、腹痛、脓血便为特征。

张爱萍,主任中医师,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专业协作委员会会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焦作市中医药学会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其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肿瘤疾病。张爱萍主任采用中药治疗大肠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将其经验及用药规律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学习。

1 病因病机

大肠癌属于中医“积聚”“脏毒”“锁肠痔”等范畴。发病原因多由饮食不节、忧思抑郁、久泻久痢、劳倦体虚、感受外邪、湿热蕴结等因素引起,导致脾不健运,湿热蕴毒下迫大肠,热伤肠络,毒邪成痈而发为大肠癌。脾气亏虚、肾阳亏损是其发病之根本,由虚而致实。病理为脾胃虚弱,湿热瘀毒互结,使大肠络脉瘀阻,久而成积。

2 辨证论治

张爱萍主任针对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将其分为以下类型。

(1)湿热型 症见腹中阵痛,大便带血,或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或有发热、恶心、胸闷等症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肠泄热,祛湿止痢。方用槐角地黄汤或清肠饮加减。常用苦参、生薏苡仁、槐花、地榆、败酱草、金银花、白花蛇舌草、茵陈、川厚朴、川黄连等药物。

(2)瘀毒型 症见烦热口渴,腹痛剧烈,痛有定处,泻下脓血,色紫暗量多,或可触及肿物,大便滞下等。舌苔黄,舌质晦暗或有瘀点,脉涩滞或弦数。治宜清肠解毒,化瘀消瘤。方用血府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苦参、槐花、地榆、败酱草、蒲公英、金银花、连翘、大蓟、赤芍、莪术等药物。

(3)脾肾亏虚型 症见面色苍白,少气乏力,畏寒怕冷,腹痛下坠,下腹肿物渐增,大便频数,便下脓血腥臭。口淡乏味,纳呆短气,腰膝酸软,形神俱疲。舌淡苔白,或见舌质晦暗,脉沉细。治宜健脾益气,补血固肾。方用附子理中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减。常用党参、茯苓、黄芪、薏苡仁、砂仁、白术、何首乌、白芍等药物。

大肠癌的病理分型:湿热型多为早期患者,癌瘤未见明显转移;瘀毒型多见于中、晚期患者;脾肾亏虚型皆为晚期患者,多有肿瘤腹腔转移,或见于肠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的患者[2]。因此,对于大肠癌的辨证治疗,张爱萍主任认为早期应以解毒化湿,清肠导滞为主;晚期以健脾固肾,补气益血为主。

肠道肿瘤由于生长部位的不同,以及肿瘤生长过程中向周围组织浸润,使肿瘤表面可能出现破损出血或感染,导致临床上出现各种兼症。如腹痛严重、大便滞下者,张爱萍主任常加木香、槟榔、白芍等理气导滞,柔肝止痛;腹泻频繁、下痢赤白者,常加罂粟壳、禹余粮等涩肠止泻;便血不止者,常加仙鹤草、白茅根、田七、山栀炭等凉血止血。在口服汤剂的同时,张爱萍主任常使用保留灌肠法,使药物直接与病灶接触,提高疗效。保留灌肠方:黄柏、黄芩片、紫草、苦参各60 g,虎杖120 g,藤梨根150 g,乌梅15 g。煎煮浓煎为500 mL,每次用30~50 mL保留灌肠,主要用于直肠癌。

3 大肠癌放化疗期间的中药调理

大肠癌早期可行根治手术,中晚期则以放疗、化疗为主,但副作用较多,效果不甚理想。放化疗期间结合中药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复发有明显的效果。张爱萍主任在患者化疗期间常用扶正健脾汤:黄芪30 g,党参片15 g,女贞子20 g,熟地黄15 g,芡实15 g,白术10 g,茯苓12 g,枸杞子15 g,制何首乌15 g,山药12 g,甘草片3 g,黄精10 g,沙参10 g,麦冬10 g,鸡血藤20 g;恶心呕吐加旋覆花15 g(包煎),代赭石20 g(先煎),姜半夏10 g,姜竹茹10 g;白细胞下降加黄精、生地黄各15 g,女贞子10 g,赤小豆30 g。在放疗期间常用扶正养阴汤:生黄芪30 g,党参片15 g,太子参15 g,白花蛇舌草20 g,茯苓12 g,白术15 g,甘草片3 g,麦冬15 g,沙参15 g,玉竹20 g,丹参15 g,随症加减[3]。

4 大肠癌的中医食疗

张爱萍主任在治疗大肠癌的同时还注意饮食调理。治肠癌常用马齿苋50 g,鸡蛋50 g,包饺子常服;或猕猴桃,每日50 g常服。治疗肠癌便血常用黄花菜30 g,木耳15 g,血余炭6 g,先将黄花菜和木耳煎煮为1碗水,将血余炭冲入合服;或鲜无花果,每日适量服用。因化疗或放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可以予以薏苡仁粥、菱粥、芡实粥、莲子粥做平时佐餐;或经常食用香菇、平菇、黑木耳、银耳,可以起到增强机体的抗病作用。肠癌贫血患者予以黑木耳30 g,红枣30枚,水煎温服[4]。

5 小结

大肠癌属于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病位在肠,累及脾、胃、肾。基本病机在于脾肾亏虚,湿热瘀毒下注,以健脾补肾、清热利湿、解毒化瘀为治疗大法。治疗中应强调中西医结合,早期以手术为主,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以化疗配合中药治疗。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效果较满意,无毒副作用,与放化疗相互配合能达到解毒增效的目的。

猜你喜欢
清肠张爱萍肠癌
含糖饮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抗生素清肠对丁酸梭菌保护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初步机制研究
“自我罚站”的将军
张爱萍的三句名言
男性长期看电视更易患肠癌
养生一字诀
张爱萍:一身正气堪称楷模
生吃黄瓜有助排毒清肠
肠癌筛查的效果被高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