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还看潜阳丹及临证举隅

2018-01-20 12:46杨海燕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7期
关键词:扶阳内经阴阳

杨海燕,王 博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扶阳思想是名医郑钦安终其毕生所学,结合70多年临床经验所独创的临床学术思想,为广大医家推崇、应用。潜阳丹为扶阳的代表方,其方短小精悍,药专而力宏,临床辨证准确,屡获奇效。今浅说其要,以此共勉。

1 扶阳思想的形成及主要内容

扶阳思想系清末医家郑钦安博采众医家之所长,融汇《周易》《内经》《伤寒论》之精华,不断探索创新,最终形成一套独特的医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坎中一阳为人立命之根,阳气旺盛,百病不作,阳气衰,群阴四起,百病丛生”[1]。在阴阳关系中,阴是物质基础,阳是动力,在阴阳平衡中阳起主导作用,尤以肾中真阳为主。郑钦安以阴阳理论作为自身立论的根本,在《医理真传》序中就提及“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识于证,亦不难识证,而难于识阴阳”。《内经》中也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郑钦安亦用自然现象来比喻二者的关系:“一年夏季阳旺,雨水也充沛,冬季阳衰,雨水亦少。又用一杯沸水做比喻:沸,热气也,气何常离乎水?水何常离乎气?水离乎气便是纯阴,人离乎气即是死鬼。二物合而为一,无一脏不行,无一腑不到,附和相依,周流不已。”[1]

2 扶阳的可行性

郑钦安的时代虽与当今不同,但却殊途同归。当今社会,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相应而来的却是过度疲劳、焦躁不安,人们的生活压力剧增;过食寒凉、生冷,以及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社会人口普遍老龄化耗损人体阳气;频繁使用抗生素、激素攻伐人体阳气等,致使阳虚体质的人越来越多。小儿纯阳之体就是很好的例证。小儿生机蓬勃如旭日东升,发育迅速,发病容易,却也易趋康复,充分体现了“以阳为用”的特点,即阳气在生理状态下是全身的动力,在病理状态下又是抗病的主力[2]。故而《内经》有云:“阳气者,若天与地,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3 潜阳丹方义

潜阳丹首见于《医理真传》,在郑钦安著作《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中提及数遍[3],同时书中也给出了其方解:主治头面忽然浮肿,面色青白,身重欲寐,一闭目觉身飘扬无依者。药物组成:砂仁一两,附子八钱,龟板二钱,甘草五钱。此方乃纳气归肾之法,砂仁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五脏之真气归肾;附子辛热,为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及壮君火也;龟板坚硬,得水中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功,与砂仁一潜一纳,上下交通;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1]。《医理真传》提到:“乾为天,属金,纯阳也。称为老父、老阳、老子,又名曰龙。”又曰“一阳本先天乾金所化,故有龙之名”[3]。依此类推,乾为阳,阳为龙,龙即是阳的别称,所谓潜阳,其实就是潜龙。潜龙一词出自于《易经》:“乾乾为天,乾上乾下。初九潜龙勿用。”[4]《易经》中的“潜龙勿用”是说阳气初生,尚且微弱,不当有所作为,当继续潜藏涵养,韬光养晦。亦如郑钦安先生所说“一阳落于二阴之中,化而为水,立水之极,水性下流,此后天坎卦定位,不易之理也。须知此际之龙,乃初生之龙,不能飞腾而兴云布雨,惟潜于渊中,以水为家,以水为性,遂安其在下之位,而俯首于下也”[1]。张存悌先生根据阳气亏虚的久暂、轻重的不同将扶阳分为3个层次,即纯阴之象、阴盛格阳、阳虚欲脱。只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排除一切不可能的因素,就不难抓住要领,然后分别采用温阳、潜阳、回阳之法[5]。顾名思义,潜阳丹其功用为潜阳,治疗阳气不潜。阴阳相互对立,此消彼长,阳气弱一分,阴自盛一分。而人体为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真气也,天之体也,气虽在下,实无时而不发于上也。阳气过衰,则不能制阴,阴气过盛,则势必上干。此为阴盛阳衰,虚阳上越。在上有一派“火热”证之假象,而郑钦安运用此方之目的就是要使真阳内潜,下归于肾,使龙水安位。

4 临证举隅

患者,男,74岁。主诉:间断性头晕。刻下症:间断性头晕,耳鸣,纳可,多寐,眠差,大便干,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细。既往史:高血压病,冠心病,神经性耳聋。辨病为眩晕,结合舌脉辨证为气血亏虚证。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故发为眩晕[6]。故选用补益气血之法,以归脾汤治之。服用3剂后,无明显改善,仔细思考患者症状,白天饮水较多,但仍觉不解渴,夜间尤甚为主,反复推敲,恐初诊辨证不精。中医治病,定要“临证查机,使药要和,似迂反捷”[7]。人之寤寐,全在阳气能否入阴,患者耳鸣、口干舌燥,尤以夜间为甚,说明虚阳上浮。《内经》云:“肾虚则脑转耳鸣也。”辨证为肾阳亏虚证。阳虚则津液不化,无法蒸腾,故饮不解渴,方用潜阳丹,大甘大温以复阳,阳回则津液自生。3剂后,患者诉夜间口干,明显好转,多寐也有所改善。正如郑钦安所说:“邪火始能伤阴,而人体真阳始能化生阴液。”对于潜阳丹,郑钦安认为:“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1]

猜你喜欢
扶阳内经阴阳
扶阳罐疗法临床研究进展*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览百年《内经》 集研究大成
——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扶阳针灸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从“扶阳”论治强直性脊柱炎
基于扶阳思想对胃脘痛中医各证型分布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