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房内注射头孢呋辛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效果分析

2018-01-20 19:44刘文龙刘邦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7期
关键词:头孢白内障视力

刘文龙 刘邦

白内障是中老年人眼部常见疾病,其发生是由于多种因素(如老化、外伤、遗传、营养障碍及代谢异常等)引起的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混浊,混浊的晶状体阻碍光线投射,因此患者感觉视物模糊,严重者可致盲,对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在白内障治疗中可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早期白内障患者,可控制病情进展,对于成熟期患者则应进行手术治疗,可尽快恢复患者视力,但术后常导致眼内炎的发生[1]。头孢呋辛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可预防眼内感染的发生,本院将其用于白内障术后患者中,探讨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2016年本院收治的82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1例,女20例;年龄47~65 岁 ,平均年龄 (53.7±5.1)岁 ;术前视力 0.15~0.31,平均术前视力(0.22±0.17)。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 45~66 岁 ,平均年龄 (54.6±5.7)岁;术前视力 0.13~0.35,平均术前视力(0.26±0.1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视力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存在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排除手术禁忌证者,排除接受过玻璃体切割等眼部手术者。术前均对两组患者及家属说明治疗方案,并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白内障手术。术前准备:术前均常规检查患者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压以及视力、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眼内压等,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手术禁忌证。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术前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4次/d,连续用药 3 d。手术进行前 1 d 对患者泪道进行冲洗 ,术前 1 h散瞳,使用美多丽滴眼液,连续滴注8次,随后使用0.9%氯化钠冲洗结膜囊。手术方法:手术时常规铺巾,使用碘伏消毒周围皮肤并冲洗结膜囊,手术使用表面麻醉或局部麻醉(局麻)。超声乳化手术时做角膜缘切口,将疏水性丙烯酸折叠晶体进行植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是做巩膜反眉状切口,随后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硬晶体进行植入,切口不缝合。术后处理:观察组给予前房内注射1%头孢呋辛1 ml进行治疗,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药物注射。两组均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以及显微镜下检查。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术后眼内炎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包括球结膜水肿、睫状充血、视力下降、玻璃体浑浊及前房积脓。术后疼痛情况采用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进行判定,该方法采用6种面部表情从微笑至悲伤和哭泣进行评分 ,依次评分 0~5 分 ,0 分为无痛 ,5 分为剧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41例患者中,疼痛评分0分37例、1分2例、2分1例、3分1例、4分0例、5分0例;对照组41例患者中,疼痛评分0分24例、1分6例、2分4例、3分4例、4分2例、5分1例;观察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41例患者中出现球结膜水肿1例、睫状充血2例、玻璃体浑浊1例,无视力下降、前房积脓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76%(4/41);对照组41例患者中出现球结膜水肿5例、睫状充血4例、玻璃体浑浊3例、视力下降及前房积脓各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02%(16/4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眼内炎发生情况比较 随访3个月,观察组术后发生1例(2.44%)眼内炎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例(14.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白内障一旦发生会较快进展,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则会致盲,预后较差。该病也是首位致盲眼部疾病,中老年人多发,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是治愈白内障的重要手段,常用手术方法包括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虽然术中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但术后感染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导致患者出现眼内炎[2]。尤其对于本身患有睑缘炎、结膜炎和糖尿病以及泪道阻塞的患者,其免疫力较差,使得感染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术后眼内炎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康复造成阻碍,也给患者带来了新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因此,术后预防眼内炎的发生对患者预后和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眼内炎一般是指多种严重的眼内炎症,可因感染、眼内异物、晶状体皮质过敏等引发,患者多伴随一定程度的疼痛,严重者可累及眼部多个结构发生病变。眼内炎在眼部手术后多发,尤其是白内障手术,主要由术后细菌感染引起[3-7],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头孢呋辛是二代头孢菌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用于呼吸道、耳鼻喉、骨关节等多部位和组织中,起到预防感染发生的效果。头孢呋辛在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中,可有效作用于革兰阳性球菌、阴性菌及厌氧菌[8-10]。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白内障术后接受前房内注射头孢呋辛治疗,其术后疼痛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眼内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前房内注射头孢呋辛是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的有效方法,能够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因此,可作为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主要治疗方案,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1] 钮心瑜,邱海燕,周虹,等.头孢呋辛钠对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感染的预防控制效果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6):1349-1351.

[2] 马波,吴新华,罗敏.前房注射头孢呋辛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效果 .眼科新进展 ,2016,36(7):637-639,643.

[3] 禤中宁 ,唐寅 ,陈洁 ,等 . 前房内注射头孢呋辛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观察研究 . 微创医学 ,2015,10(6):761-763.

[4] 吴晓玉. 前房内注入头孢呋辛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meta分析 . 广西医科大学 ,2014.

[5] 黄薇. 白内障术中应用头孢呋辛注射液预防感染性眼内炎的效果观察 . 当代护士 (下旬刊 ),2016(9):79-80.

[6] 王适宜. 前房注入头孢呋辛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效果观察 .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30(20):3048-3050.

[7] 吴晓玉,蒋林志.前房内注入头孢呋辛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 Meta 分析 .国际眼科杂志 ,2015,15(10):1753-1756.

[8] 许晓,张焕,任春慧. 聚维酮碘结膜囊浸泡结合头孢呋辛钠前房注射控制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16(38):97,100.

[9] 魏莉莉.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前房注入头孢呋辛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8(12):263-264.

[10] 王春霞,于紫燕.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3,42(4):301-303.

猜你喜欢
头孢白内障视力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头孢那么多,到底怎么选?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视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