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主生殖与他脏的相关性探讨❋

2018-01-23 17:09贾雪雷吴承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精血精气肾精

贾雪雷,吴承玉,杨 涛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京 210023)

“肾主生殖”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对生殖根源的高度概括,肾中精气是其主生殖的重要物质基础。《素问·上古天真论》载:“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清·程杏轩《医述》谓:“是精藏于肾而非生于肾也。[1]”可见精主要来源于五脏,脏腑功能协调是肾中精气充足的保障。生殖虽由肾所主,亦常与他脏关系密切。

1 肾主生殖的内涵

1.1 肾精与生殖

生殖功能由肾中精气所主导,肾精具有促进机体生殖繁衍的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源。《灵枢·决气》载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肾精充盈,肾气旺盛,生殖有道。《女科正宗·广嗣总论》曰:“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也。[2]”清·肖赓在《女科经纶》中言:“妇人不孕……有肾虚精弱,不能融育成胎……有嗜欲无度,阴精衰惫。[3]”又“妇人受妊,本于肾气之旺也,肾旺是以摄精”(《傅青主女科》[4])。凡此说明,肾精是其主生殖的重要物质基础,精气旺盛乃孕育之本。诚如清·叶天士所云:“精少则无以化气,气不生精,精气不固,则肾气不通,所以无子。[5]”

1.2 肾精与天癸

肾精化气,为“天癸”之源。《素问·上古天真论》详述了肾气由生长、发育、逐渐充盛以主生殖,继而耗竭的过程:“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又“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机体随脏腑精气的充盈逐渐发育成长。“天癸”作为生殖之精是发育成熟的标志,是五脏之精溢泻于肾中,经一定时期的积累沉淀而形成。明·陶本学十分强调肾精充盈、天癸有时、月经正常对女子孕育的重要性。在《孕育玄机》中云:“种子之法在于调经”“气血和,生意盛,未有交而不孕,孕而不育者矣”[6]。陶本学又探讨男子肾精亏虚而不育的诸多病证:“男子有肾虚精滑,有精冷精清……有虚寒者,诸如此类。[6]”这些都对生殖类疾病的临床辨治确有指导意义。

进而言之,肾精对生殖起着关键作用,为生殖繁衍之本,五脏功能正常为肾精化生之源。无论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只要导致脏腑功能协调障碍,精生不足、藏精亏乏,都会引起肾主生殖类疾患。

2 生殖与五脏的相关性

中医学强调“五脏系统”[7-8]的整体观。《素问·五脏别论》载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又“五脏者,所以藏精血气魂魄者也”(《灵枢·本脏》)。“五脏之虚,穷必及肾”,他脏皆与生殖相关,亦能导致生殖类疾病。

2.1 心与生殖的相关性

心主神志,主血脉,为“君主之官”“精神之所舍”。心藏神,肾藏精。明·马培之云:“精者神之依也,如鱼得水。[9]”中医素有“神全可以益精,积精可以全神”之说。明·张景岳谓:“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故曰:“无子者,其病在肾,而实在于心。[10]”《临证指南医案》载有:“精之藏制在肾,而精之主宰在心;[11]”心存杂念,五志过极化火,移热于精室,固摄失司,精遗不止。“动于心者,神摇于上,精遗于下也”(《金匮翼》[12])。可见精之秘藏,赖于心神之静谧,肾藏精主生殖功能的发挥受心主神志所调控。

《素问·评热病论》曰:“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胞脉通于心,精血的充盛促使女子胞发育成熟,同时精气又赖于心血之不断充养。正如《慎斋遗书》所言:“欲补心者, 须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乃交济心肾之法。[13]”又“心肾两脏,虽相克实而相须……心必得肾气以滋养,肾必得心火而温暖”(《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14])。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创立“心(脑)-肾-子宫轴学说”理论,提出“以心肾平衡阴阳为主轴、肝脾气血为轴纽的气血调节理论,构成女性生殖生理的完整调控系统,演绎生殖节律变化”[15]。以上充分表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通过主神志来影响肾藏精主生殖;君火下注以资相火,确保肾阳旺盛,肾精充足,生殖有道。

2.2 肺与生殖的相关性

肺居上焦为“脏之长”,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有“华盖”之称。肾居下焦,中医学认为居上者易下,居下者易上,肺肾遥首相望,上下焦病变常相互累及。《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载曰:“阳强不倒,此虚火炎上而肺气不能下行故耳。[14]”清·尤在泾将《金匮要略译注》“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16]”注解为“妇人之病变在上者肺胃受之。[12]”此即为肺脏久虚,气结于上,延及于肾,胞宫失养所致。

肺主气,朝会百脉,“精乃气之子……积气可以成精”(《脾胃论》[17]),精、气、血互相滋生。《类经》亦云:“人生之本,精与气耳。[18]”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以五脏配五行,肺肾两脏金水相生,属母子关系。《红炉点雪》谓:“人身生生之本,根于金水二脏。[19]”不难看出,肺主气功能失常可传之于肾,导致肾气不足、精失封藏、精乏不育的生殖类疾患。

2.3 脾与生殖的相关性

脾主运化,主藏血,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景岳全书》云:“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之为主,而精血之海,又赖后天之为资。[10]”五脏之中,脾为后天之要,脾气健旺则脏腑功能强盛。明·万全曰:“肾之精不足,取给于脏腑。[20]”清·陈修园亦谓:“人之既生,以后天养先天,全赖于中宫输精及肾而后肾得以补益……如脾胃化源不足,则肾精火亦随之而亏。[21]”脾为后天之本,在五脏中的显著地位;亦足见秉承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依靠后天水谷精血的滋养,方能转化为脏腑之精,以备机体所需和生殖繁衍所用。

起于胞中之冲脉,素有“血海”之称,女子月事及孕育皆与冲脉密切相关。脾胃气血旺盛,下注冲脉以养胞宫。张介宾在《妇人规》中载曰:“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益肾气以安血之室。[22]”男性生殖病变与脾胃的相关性亦不胜枚举。如《临证指南医案》载有“盖胃为水谷之海,纳食不旺,精气必虚。[11]”明·岳甫嘉又言:“脾虚不能制水,以致肾虚不能蓄精。[23]”凡此脾气健运、精血充源,肾有所藏以主生殖。

2.4 肝与生殖的相关性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喜调达而恶抑郁,与女子月事和男子排精密切相关,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傅青主女科·种子·嫉妒不孕》载曰:“妇人怀抱素恶,不能生子者……是肝气郁结乎![4]”吴承玉认为:“临床上女子不孕,男子不育,多与精神情志不畅,疏泄失常,气血失和,冲任不能相资,女子胞宫血海不宁,月事不调,男子精室受扰,溢泻紊乱有密切关系。[24]”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曰:“肝木不能疏达,亦致阳痿不起。[25]”国医大师王琦认为阳痿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并表现出情志失调、肝郁不畅以及肝经循行部位的症状[26]。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化,木水“乙癸同源”。《诸病源候论》载有:“精者血之所成也。[27]”朱丹溪《格致余论》曰:“精成其子,血成其胞,胎孕乃成。[28]”吾师有关肝对天癸的调控作用认为:“天癸虽受肾气盛衰的支配,但与肝关系密切;天癸虽藏于肾,但其按时泄溢则有赖于肝气疏泄调达,肾气之摄藏。肝肾疏泄摄藏协调,使天癸的周期变化正常,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作用。[24]”

综上所述,肾主生殖与五脏密切相关,精血的生成与秘藏是多脏腑、多环节、动态调控的过程。“五脏之虚,穷必及肾”,生殖疾患虽多与肾失封藏关系密切,但其病证未必在肾,常与五脏相关。临诊辨证当从整体考虑,辨病因、治病本以治其要,不可偏执于肾脏。凡此,他脏皆与生殖相关,都能导致生殖类疾病,但又必须各自通过肾脏来主生殖。

3 结语

人体以五脏系统为核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五脏藏精,肾衰独早,“肾虚必及全身”。临证灵活运用“中医藏象辨证体系”[7-8],知常达变,审证求因,方能辨证准确,如此也是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

猜你喜欢
精血精气肾精
穆志明:“产品+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蔡连香从“精血”理论辨治妇科疾病的特色
扎纸马
春天哪来这么多怪病?
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
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
古人养形有三法
铸造师
立脑为脏的可行性分析
中医补肾与养生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