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式思维应对声乐学习过程中换老师事件

2018-01-23 22:00于贵祥
歌唱艺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理性声乐师生

于贵祥

声乐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持续的开放式纠错的过程。歌唱本身的技术和艺术层面如此,歌者的个体层面如此,歌唱教学的客观(教师)层面也必须如此。否则,不但不能让声乐学习者获得技术和艺术上的进步,更无法承担起传承文化、传播真善美的历史重任。这些并不难理解——没有知识的更迭和升级,就不会推动歌唱者技艺的不断提升,也就无法更好地开展艺术的二度创作。什么是开放式纠错?开放式纠错是指针对人的“过程理性的理性自负”的问题意识的解决方案。声乐学习的过程就是基于歌者的信任与托付,赋予教师以客观的视角,不断地修正歌者嗓音中那些不合乎生理或者说物理运动规律及艺术审美规范的习惯。之所以学习中会出现学生要求更换老师的事件,就是因为我们的“过程理性”发展到了“理性自负”的程度,导致无法调和,更换老师就成为了事物发展的必然。

基本上,依照人强烈的主观中心意识属性和声乐学科的意象化教学特点,声乐学习过程中“理性自负”是一定会出现的。谦卑只是在仰视权威及初期交往阶段,一旦进入常态,“理性自负”即会随时产生。显而易见,声乐学习过程中的“理性自负”不是单向度的,它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发酵”形成的。

首先,当歌者个体需要更高平台来搭建和支撑其能力发展的意愿,也就是说,基于学生的“理性自负”,在歌唱训练进行到相当程度的时候,若想继续提高其嗓音能力和艺术境界,必须寻找更有才华和水平的教师来调度和调配其嗓音机能和艺术心智,以便获得进一步提升。当然,时常是教师也带着这样的判断和期许。试想,有哪位教师不期盼学生优秀,不愿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境况给学生更有利的成长平台呢!这样就形成了两个“理性自负”的理性交融。国内遍地开花且层出不穷的声乐大师班,从不乏学生、教师们带着渴望和期盼趋之若鹜地追逐,充分体现了这一心理动因。更普遍的是,有太多的学生在建立了基本的技术和表演状态之后,转而求助更高水平或说更合适的教师进行长期的、成建制的学习,这在业内已成为共识,其中都有教师的着力推动。当一个声乐学生从“白纸”起步到具备一定的水平,少有从始至终只跟一位声乐教师学习的范例,总会或多或少受教于这一教师之外的专家或大师。从相对宏观的视野来审视,即便是那些名声显赫的大歌唱家也会时不时地找专业人士帮自己听听,帮其去掉各种不应有的瑕疵,以确保良好的嗓音技能和卓然的艺术品位。更重要的观念是,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地推进其嗓音技术能力和艺术水准的升华。现在,特别多亚洲国家学习“美声”的学生,为了追寻艺术梦想不远万里奔赴意大利,显然都是在建立了相当的演唱能力和文化积累之后的举措。当然,除了意大利外,整个欧洲和美国都成为求学的目的地。而且,通过学习,他们能够赢得比赛奖项或成为那些国家某个歌剧院中的一员甚或是主角,才真正完成了其对“美声”艺术追求的阶段性目标,而这个追求过程始终伴随着更换老师的举措,这些都是普遍被接受的声乐教、学历程的行为模式。

除此之外,对于广大的艺术院校的声乐学生和声乐爱好者来说,相对简单又熟悉的学习环境,以及便于沟通和交流的师生关系,是他们追求事业更便捷的平台。比如,学生读完本科进入另一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或者毕业后来到另一座城市,与那里的声乐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或者在同一个地方,转而向其他教师求教,都是可行和正常的。这也是换老师的基本形态,这是两个“理性自负”的个体基于常识及个人谅解达成的,是常态化的、良性的行业运作方式。

当然,很多事情并非如小葱拌豆腐那样一清二白,往往会掺杂很多复杂的内容,这正是需要人们建立开放式纠错思维习惯的原因。当师生们不能全面评估所处的地位、程度、思考力、执行力的时候,就促成了声乐学习“理性自负”的产生,换老师事件的出现就不足为怪了。

正如前文所述,之所以会发生换老师事件,盖因在不合理的时间、不合理的境况下做了错误思考和判断造成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学习时期,本应形成相对稳固、良性的师生关系,这是声乐学科教学规律中最重要的一环。虽偶有追逐名师等现象,但多半是师生的共同愿望,就像大师班现象的出现一样。那不过是插曲,是为了检验和证明这对组合的教学成效,顺便见见世面,完全是“蜜月期的出差”,不应成为影响相互间紧密配合与接受的关系。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在学术上,绝大多数不该发生的换老师现象都源于缺乏教与学的常识,违背学科认知规律,进而导致师生关系架构崩塌造成的。而思想根源是,师生间基于学识、修养相容性的破坏,引发出矛盾冲突并激化,不得不寻找的终极解决方案、最后的途径和出口。这是音乐学院里时常上演的“戏码”,且绝大多数会闹得鸡飞狗跳、人仰马翻,鲜有平静处理的。

学生认定教师的能力不够、教不了自己,从而产生不信任感,进而生出更换老师的心理动议,交流中势必显露出疏离的心态和行为,直至提出想法。这种端倪,对敏感于此事的教师,如何能不体察入微呢?如果教师采取针锋相对的举措,更会使事物滑向相左的方向,紧张的对立关系就此生成。作为教师,审视该事件,此事的发生正是与教师的不当教学方式和不当行为模式有密切的关联。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尊重,常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时常对学生显露出不屑,常采用讽刺、挖苦、诋毁的言语等,就是把学生推向换老师境地的极重要推手,是将问题复杂化的给定条件。可以认定,换老师是师生双方不良博弈的结果。

还有一种换老师的情况是比较特殊的,当然非常罕见。或许是某声乐教师太喜欢某个本不是自己的学生,或看重该学生的嗓音条件、音乐能力,就用各种办法和手段把学生“挖”到自己门下,这中间自然免不了会有很多不愉快的出现,直至发生“战争”。类似现象在不同的群体都偶有可见,有些原本喜欢“多吃多占”的主儿,无人敢夺其私利于分毫,他们还常常“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并时不时“到锅里搅一搅”,再捞些额外的好处。而很多默默做事,不争抢、能妥协的人都成了软弱和无能之辈,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让“会叫唤的孩子有奶吃”一语成谶。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学生被挖走往往是师生的间隙被利用的结果。当换老师事件出现以后,当事教师深感“情何以堪”,怎么能不“鸡飞狗跳、人仰马翻”,牵扯出一大堆缠累之事就在所难免了。

不按套路出牌,必然触碰底线。不论是换老师事件的缘起、中间过程,还是结果,都是如此。因为其中包含着师道尊严,也就是说,它所触碰的是“面子”和“里子”的大事。因此它显得重大,常常不可触碰。正像行内人常说的那样,“换老师?那可要慎重!”它不只导致师生合作关系的撕裂,而且常常导致师生之间情感关系的激烈冲突。如果此时有其他教师愿意冒大不韪接收当事学生,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就很可能行将爆发。即便不发生轰轰烈烈可视的正面战争,也会在地下进行长期卓绝的、全方位的暗战。许多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一辈子,经常碰面却老死不相往来的同事矛盾绝大部分源于此,形成由学术到生活中全方位的不可调和的对立。虽说“与天、地、人斗其乐无穷”,毕竟耗费了太多的心血,分出去太多的精力,如何能不影响做学问的心绪和效果。在这一事件中能保持平静对待,和平解决相当不容易。这涉及声乐教师和学生的为师、为学之道,其实质是考验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学养和人性本质。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不断扩大,现在的状况已出现巨大改观,很多师生都能够以学术的理性态度对待教学中的各种事项,并以平和、友好的方式加以解决,毕竟这只是一个学术事件,依学术的态度和方式解决是最稳妥和恰当的。更重要的是,这才落到了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结点的根基上,才会形成对学生有益、对学术的良性发展和打破学术非门户观念的铺陈有益,才符合开放式纠错的学术精神,是真正的为师之道、为学之道。

总体来看,换老师现象的内容大致就是这些。正常的更换老师无可厚非,也早已达成了广泛的共识,而一些极端特殊的情况毕竟是偶然事件。但是,在换老师现象之下,还是有着非常多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正像前面说的,价值观、世界观、学养和人性本质,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基础,“信与不信不可同负一轭”。以下,笔者把一些由换老师引发的常见冲突之根源进行简单罗列,希望能呈现其来龙去脉,引起同行师生的思考和批判,避免、甚至杜绝不应有的人际关系和学术关系的出现,为营造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校园风气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实为幸事。

不得不说,很多学生换老师是盲目的、非理性的,是基于其“初生牛犊不怕虎”式的思维和学养能力进行的。前文的“学生认定”大多应属此类,还有学生不考虑自身能力和程度地一味追逐名师、名人现象,或为自己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找借口、发泄口等,都是典型的“过程理性的理性自负”案例,让以“开放式纠错”的思维模式解决“理性自负”这样的命题在声乐教、学中变得不可或缺。

一般来说,初学的学生还是好管理、好引导的,所以人们常说“一张白纸好画,画过以后就难修正了,总会有涂抹、遮盖不了的痕迹”,这里面就包含着观念的形成伴随难以更改的内涵。确实,学生在进入学校前大多会有一年半载的学习经历,有的爱好者甚至儿童时期就开始进行声乐学习了,有三五年感性累积很平常,势必形成一些声音概念和心理感受、行为习惯,甚至不经意间培养出心高气傲的脾性来也未可知,需要在新的教学框架下进行磨合、交融。正常情况下,一般经过一学期的时间,师生之间就会逐渐相互适应、接受,形成新的教学共同体。依教学经验和教学规律看,越是学习经历多、个性强、心性高傲的学生,越不容易和新教师融洽、调和。他们总是更多地带着自己的见解与教师“周旋”,时常摆出不信任和自以为是的姿态,好的成果算成自己的,坏的就归咎于教师,甚至认为教师无能,而教师如何看不出学生的这种心理呢?如果教师耐心不够,学养欠佳,势必形成针锋相对的局面,况且我们的体制还支撑着教师存在“卖方市场”的心态。结果是师生关系越来越糟,沟通自然陷入僵局,撕裂是在所难免的。师生矛盾的产生、换老师现象的出现,就在教学过程问题的累积中形成了。而声乐教学恰恰是需要良性交流的,教学过程如果没有相互的信任及融洽和谐的情感互动,根本就无法顺畅地达成共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就是一纸空谈。因为歌唱的技术仅仅是“感觉”而已,具象不了,不管多了不起的大师,也不可能给学生最具体和直观的物质标的。即便某一招管用,恐怕也只会在某一时段起作用,不会贯穿甚至统领全局、全时段,总体还是于事无补的;现实中,弄巧成拙的事例不在少数。而“感觉”只能是意会的,没有良好的交流回路,怎么可能达成好效果呢?找大师就是对其观念的臣服,之所以大师教学效果好,除了学问高之外,一个眼神就会让崇敬他(她)的学子如获至宝、顶礼膜拜,如何发愁学生不践行其理念呢!

还有,原本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到相当深的程度后会发生变异,短则一两年内,长则三四年之中,也就是业内所说的歌唱训练由“自然阶段”进行到“不自然阶段”后,不能顺利走出来,急躁、偏激和抱怨等思想情绪就会涌现。也就是“过程理性”出现了“自负”,“自负”后就听不进去对方的意见、接受不了对方的行为了。而触发矛盾的导火索,可能源于一个技术问题解决途径或方式的思维相左,或源于教师的武断,变得不够耐烦、缺乏理性和沉稳而言语粗重,以及一味把问题归咎于学生;或者出于学生病急乱投医而产生的悖逆、偏听、偏信,渐渐与教师观念的疏离,以及所有这一切问题导致的师生感情走向背离,形成情感上的对立,进而造成人格上的不相容,矛盾冲突的产生和升级,最终师生感情破裂,教学无法正常开展,以换老师告终。显然,这是我们不愿品味的。

我们看到,歌唱的问题,不管是技术层面的还是艺术层面的,本质主要是心理问题。即便是换老师事件的进程,也明确地揭示了心理因素的产生才是其根本,想必读者从本文描述的过程可以明确地感受到这一点。而无论是哪种心理问题的产生,本质都是心理调适的缺失造成的。越到高级程度,心理问题越成为左右事物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于清、袁吉在其所著的《运动心理学》中以体操运动员为例,描述了竞技过程中心理状态对参赛者技术发挥的影响:“国内外心理学家对体操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所出现的失误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发现因心理因素造成失败的占80%,而技术准备不足造成失败的占20%左右。”①的确,心理调适是技能技巧类职业不可或缺的辅助,声乐演唱同样如此。

在声乐学科框架内,舞台演出需要进行合理的心理调适,嗓音训练过程需要进行合理的心理调适,学生的观念和认知方式需要进行合理的心理调适,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行为方式需要进行合理的心理调适……本着施教者自我开放式纠错的原则,传统观念下所形成的教师妄自尊大才最需要进行合理的心理调适。也就是说,教师绝不能拿自己的不是当理说,虽说“只有观念能打败观念”,但我们总是固守着陈规陋习的一隅,十头老牛也拉不回来,这让有智慧、求真知的学生如何能信服呢?再说了,今天的学生已完全不同于过往,想必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深有感触,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学术水平,并理清教学规律,掌握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手段,才会杜绝不当换老师事件的发生。虽说学生是教学主体,但教师是主导,是优于主体、高于主体的教学元素,是引导学生、主导课堂走向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声乐教师来说,需要始终保持开放式纠错的思辨原则,因为我们所追求的嗓音艺术的完美,总是处在永恒的开放秩序之中,而我们的观念,也必须同时处于永恒的开放纠错格局之中。只有确保这两个维度的开放,我们才可能具备包容和理解,才可能进行有效地纠错。

注 释

①于清、袁吉《运动心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5页。

猜你喜欢
理性声乐师生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麻辣师生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