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规来了…

2018-01-23 01:24
纺织报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婴童双酚童装

新法规,新标准

欧盟修改双酚A限量

2017年5月25日,欧盟官方公报发布欧盟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的修订案(EU) 2017/898,对36个月以下儿童使用的或可被放入口中的玩具,其双酚A的限量自0.1mg/L收紧至0.04mg/L。该指令于5月15日开始生效, 2018年11月26日开始实施。

欧盟修改甲酰胺限量

2017年5月24日,欧盟玩具安全指令中关于甲酰胺的限制即将开始实施,其中泡沫玩具材料中甲酰胺的含量不得超过200mg/ kg,否则必需实施为期28天的释放量测试。

欧盟修改苯酚限量

2017年5月4日,欧盟官方发布针对现行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的修订指令(EU)2017/774,对3周岁以下儿童使用的或可被放入口中的玩具,新增苯酚的迁移限制以及作为防腐剂的含量限制:针对聚合物材料,其迁移限量为5mg/L;作为防腐剂,其含量限制为10mg/kg。该指令发布后第20天开始生效,2018年11月4日起正式实施。

欧盟修改铅的迁移限值

2017年4月2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指令(EU)2017/738, 对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附录Ⅱ中关于铅的迁移限值进行了修订,对于各类玩具材料铅含量的要求加严了数倍:对于干燥、易碎、粉末状或柔软的玩具材料,限量要求从13.5mg/kg降至2.0mg/kg;对于液态或黏稠的玩具材料,限量要求从3.4mg/kg降至0.5mg/kg;对于玩具表面可刮去的材料,限量要求从160mg/kg降至23mg/kg。该指令于5月17日开始生效,2018年10月28日开始实施。

美国修改玩具强制性标准

2017年4月30日,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制定的美国玩具强制性标准ASTM F963-16《消费者安全规范-玩具安全》正式生效,在生效日及其后生产的玩具的认证需按照ASTM F963-16的要求进行测试,不满足该要求的玩具将无法进入美国市场。

新标准涵盖所有在美国销售的玩具,总体要求较之前的ASTM F963-11标准更为严格,主要有:新修订弹射类玩具动能要求与国标标准一致;增加了对含可充电电池和电池组的玩具的测试要求、对膨胀玩具的测试要求、玩具箱测试要求、电压大于等于1.5V的纽扣电池增加警告标签的要求;修订重金属和微生物指标要求等。

LINKS

双酚A,也称BPA,在工业上双酚A被用来合成塑料。从矿泉水瓶、医疗器械到及食品包装的内里,都有它的身影。每年,全世界生产2700万吨含有BPA的塑料,BPA威胁着胎儿和儿童的健康,高发的癌症和新陈代谢紊乱导致的肥胖也被认为与此有关。欧盟认为含双酚A奶瓶会诱发性早熟,从2011年3月2日起,禁止生产含化学物质双酚A(BPA)的婴儿奶瓶。

甲酰胺是一种化合物,无色透明液体,略有氨味,是合成医药、香料、染料等的原料,也可作为溶剂用于合成纤维的抽丝、塑料加工、木质酪素墨水的生产等。

苯酚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晶体,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的重要原料。

铅是柔软和延展性强的弱金属,有毒,也是重金属。儿童发生铅中毒的概率是成年人的30多倍。其原因与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许多器官尚不成熟,解毒功能不完善,对铅较敏感,以及接触机会较多有关。

对我国出口玩具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玩具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玩具产量约占全球玩具总产量的70%左右,欧盟和美国是我国玩具的主要出口国,约占出口总量的40%。这些新法规的实施对我国玩具行业影响甚广。

新法规不仅涵盖3周岁以下儿童使用的或可被放入口中的玩具。有些新法规涉及范围为14岁以下儿童而设计及供他们玩耍的产品,无论是否属特定用途。

1.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

欧盟出台的玩具新法规对材料的化学性能安全方面有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如对于各类玩具材料铅含量的要求加严了数倍,尤其是对于可刮去的材料,限量要求陡然从160mg/kg降至23mg/kg。这次修订对于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目前符合要求的部分原材料很难在国内采购到,为满足新法规的要求,我国玩具生产企业不得不向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进口符合要求的更加安全无毒和环保型原材料,使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不断增加。

2.检测成本上升。

玩具出口企业要想达到法规中规定的限量要求和认证要求,或需引进更加精密的检测仪器设备,或需花费巨大的检测费用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成本优势被削弱,这对利润小的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3.出口玩具被国外通报、退运的风险加大。

新出炉的玩具新法规生效时间急,化学成分限量严,将会给玩具出口产业带来不小影响。如果不积极应对,将会面临国外通报、退运或召回的风险。据了解,2016年我国被欧盟RAPEX通报的玩具产品有400多例,在我国被通报的产品中,玩具产品通报例数占了近50%。

此外,世界各国也纷纷效仿欧美,提高玩具的准入门槛,对我国玩具的出口带来一定冲击。如4月1日土耳其海关及贸易部修订土耳其玩具法规,制订了新的玩具产品化学品限制清单,新增9项供36个月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及其他可被儿童放入口中的玩具的化学品限制及其限量。同日,出口海湾地区玩具也被要求必须加贴GSO符合性追溯标识GCTS(GSO Conformity Tracking Symbol)。

11月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质量报告

2017年11月,欧盟召回玩具和婴童用品95批次,其中我国生产的玩具和婴童用品66批次,占比69.47%,包括52批次玩具,11批次童装,2批次童车,1批次童鞋。召回产品不合格原因如下:

序号1产品类别玩具2 3 4童装童车童鞋不合格原因邻苯含量超标,存在小零件、电玩具结构不合格,声压强度超标、易燃性能不合格、微生物含量超标、机械强度不合格、弹性绳不合格、铅含量超标、双酚A含量超标拉带或绳索不合格车轮不合格、全链罩不合格、孔洞不合格铬含量超标

2017年11月,美国召回玩具和婴童用品6批次,其中我国生产的玩具和婴童用品3批次,占比50%,包括2批次童装,1批次玩具。召回产品不合格原因如下: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召回信息统计,2017年11月,我国共召回玩具和婴童用品11批次,包括3批次儿童牙刷,3批次儿童家具,2批次童装,1批次童鞋,1批次童车,1批次玩具。涉及召回产品数目57989个。召回产品不合格原因如下:

2017年11月,各省、市质监、工商局网站共发布抽查玩具和婴童用品不合格产品61批次,包括44批次童装,12批次童鞋,4批次玩具,1批次抱婴板。产品不合格原因汇总如下:

童装产品不合格原因分析:

同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于2018年1月1日实施,新标准化法规定: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标准作为质量的基础设施之一,在推动供给侧改革和质量的提升,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引领性、支撑性的作用。

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实施,除了限定和明确强制性标准的制定范围,相关生产企业应更自觉的参与到标准化工作中。

标准的严格加速了玩具企业求新求变的步伐,不少企业在提高开拓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发展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建立完善的自检自控体系,把关好原料筛选、过程监控、成品检验。

猜你喜欢
婴童双酚童装
食品用塑料包装中双酚F和双酚S迁移规律的分析
第19届CBME孕婴童展举行
2019中国玩具、婴童、幼教和授权四展图集
中国童装看即墨
IN-SIGHT童装概念店
2017中国玩具婴童大展之CKE中国婴童展汇聚3000品牌、100000新品、70000买家之行业盛宴!
双酚A型氰酸酯泡沫塑料的制备与性能
聚甲基亚膦酸双酚A酯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用场景模式卖童装
童车及婴童用品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