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诱思引探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2018-01-23 16:08万喜东
读写算 2018年14期
关键词:自主分层高中

万喜东

摘 要 体育教育的改革应该是充分尊重学生发展权利,充分保护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育,让学生运用自己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作用下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性学习。诱思引探教学法就是通过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与积极引导,从而实现全身心参与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中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角色,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导者”和“辅助者”角色。诱思探三者间的具体辩证关系为:“诱”是前提,“思”是核心,“探”是延伸。师生在参与行为上的转变是一种“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过程。研究文认为诱思引探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凸显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角色和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特点,促进了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上的整体发展,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灵感,促进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的讨论与研究的有效互动。

关键词 高中;体育;诱思;引探;情境;分层;自主

中图分类号:G718.2,7,O347.4+4,K2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4-0143-04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体育的传统教学方式中,一些体育教师会过分强调与突出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接受与掌握,而却忽视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了学生机械地模仿教师的示范、反复地加以练习,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快乐的体验,热情也稍纵即逝。故而,在新课程改革要求扭转这种教学方式下所出现的弊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诱导,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与探究意识和行为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可以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诱思引探教学法就是通过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与积极引导,从而实现全身心参与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中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角色,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导者”和“辅助者”角色。诱思探三者间的具体辩证关系为:“诱”是前提,“思”是核心,“探”是延伸。师生在参与行为上的转变是一种“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过程。立足教学改革,实现高效体育课堂教学,笔者开展了诱思引探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归纳法以及教学实验法等。其中实验法运用设计如下:

实验班:高一(2)、高一(3)、高一(5)、高一(8)人数共166;

对照班:高一(4)、高一(6)、高一(9)、高一(12)人数共161人。

其中实验班采用的是诱思引探教学法,具体教学步骤分为五个:

第一步,提问导学。课堂开始,依据教学内容的重点,设计问题完成可的引入。

第二步,诱思感知。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提问引入,巧妙质疑,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增强求知欲。教师诱思引导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善引博喻;条理清晰,要言不繁;循序渐进,步步深化。

第三步,探究分享。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诱导和对课前教师精心设计的思考内容,让参与的学生能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探究讨论。如,讨论所学习内容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疑点又是什么,分析这些方面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为学生提供帮助并努力构建良好学习情境。从而让课堂学习过程变成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共同总结、自我歸纳的活跃课堂氛围。

第四步,质疑释疑。这一步骤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学生的自学感知、探究讨论后,提供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体育教师及时、有效地启发与辅助完成对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归纳,并在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释疑。

第五步,固化泛化。这一步骤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及泛化。体育教师通过此步骤中学生表现的观察及时加以判断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提供针对性的参考。同时,对于有需要的学生必要时要进行个别指导,而那些属于集体性的问题在有时间的前提下可以再组织学生进行再质疑、再讨论、再释疑。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

三、教法实践过程

(一)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愿练

为了有效地实施诱思引探教学法首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必要的情境,设计有效引导问题。在实践过程中,笔者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了一些较为生动且富有个性化的体验形式,从而实现师生共同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实现“触景生情”的设计目的。创设情境的过程就是一种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过程,其容纳了诸如形象、愤悱、实验、体验、迁移及尝试等情境。实践告诉我们,创设情境最为关键的是如何以情激境,也就是要构建最好的境与最浓的情,从而完成新课导入的功能,让学生产生激发参与的内需问题。就内需问题的形成上,既可以由教师自己主动提出,也可以由学生共同讨论提出。但是都必须围绕如何击中思维的燃点这一主题,因为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能够有效地在最短时间内唤醒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积极鼓励,触摸问题,使学生乐学乐练

英国一位教育家说:“应该诱导学生进行探索,学术自己进行推论,教师尽量少讲”。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高低的因素中,学生是否可以提出问题,是否可以提出较有深度的问题,这是最为关键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一般表现为不敢发问、不会发问、不善发问和不愿发问四种心理特征类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上述的四种类型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加以扭转,从而实现学生敢于触摸问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培养,要采取因人而异的原则以不同的方式对问题加以收集。如,对哪些在学习能力上有困难,性格较为内向的教学对象需要在巡视过程中给予表扬与激励,通过教师主动靠近学生给予精神上的肯定与鼓励。实践证明,当学生一旦被发动后,其所提问的会逐渐增多,而这时教师要能够做到及时筛选,要能够做到“枝节问题不纠缠,典型问题不放过”。

(三)适当留白,深化问题,使学生会学会练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对于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马上参与,要能够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过早或过完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笔者认为合适的介入时机是学生对于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思考后确仍无法解决时。体育教师抓住这样的时机,精准地给以点拨,给出一些利用学生解惑的思路,切不可越俎代庖。

同时,当学生对于问题进行了解决后,教师也不可马上给予高度的评价,而是要追问一句“为什么?”“确定吗?”等。因为,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确认与回顾,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多管齐下,优化新知,使学生要学要动

为了充分发挥诱思引探教学法应有的功能,在实践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展开思维。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体育教师通过及时地启发与诱导。例如,在一些基本技术动作练习上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值得重视的是在设疑上一定要精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多表现出的困难、障碍、错误和疑问。

其次,抓取学生思维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当学生提出较为有创造性的见解时,教师要即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帮助学生激活自我意识和树立自信心,进而进一步完成对新知的深化。例如,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一些较为简单的技术动作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做,让一些优秀的学生进行演示。

最后,加强操作、思维与语言的有机结合。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操作获取相关的感性表象,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完成对比、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在反复完成上述过程之后,教师诱导学生将自己思维的全过程加以提炼与概括并形成文本或通过语言加以表述。通过这样的策略不但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提高,还可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五)分层分类,灵活运用,使学生善学善练

诱思引探教学法所打造是一个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并逐步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课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要坚持以“教材为主线,以创新与提高为目标,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的原则,认真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具体而言,要根据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学计划,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坚持凡是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的练习绝不干预,凡是学生所表述说的动作要领都可以积极性鼓励;凡是学生自己所发现的问题都给予及时地帮助与指导。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中向8自主看齐,即:自主观察,自主发现,自主分析,自主解决,自主讨论,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实践。

四、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学练情况调查统计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坚持肯定回答的比率与对照班坚持肯定回答的比率有显著差异。说明实验后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明显增强。

(二)实验前后相关因素评价

从表2和表3的数据结果分析,实验班的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大大增强,技术动作掌握较快,自我监控能力增强,动作完成质量较高,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能够在探讨中积极思维,主动发问,及时改正错误动作提高技术动作质量,逐步能够达到独立完成,从而使学生体育意识得到强化与提高。实验前通过对新授知识蹲距式跳远技术的测试,实验班与对照班合格率、优秀率无明显差异,实验后通过对新授知識分腿腾越技术测试,实验班与对照班合格率、优秀率就有了显著差异,实验班实验后合格率、优秀率明显高于实验前,而对照班实验前后相差不大。

实验班学生的体育动机明显高于对照班,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同学占了很大的比率,难以调动的同学没有,而对照班主动参与的比率与被动参与的比率基本持平,督促参与和难以调动的占有相当的比率。说明此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学习的动机。

(三)实验前后教学效果对比

(四)学生自我参与观念情况

学生自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明显增强,学生能够利用课内和课余时间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实验班主动参加兴趣小组和参加课余活动的比率较高,这充分表明此教学方法能够很大程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强烈运动欲望,这很有助于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研究与教学实践,本文认为诱思引探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凸显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角色和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特点,促进了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上的整体发展,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灵感,促进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的讨论与研究的有效互动。

(二)建议

1.明确“诱”“思”“探”三者关系

(1)“诱”是前提

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要做到循循善诱,要从教的角色向诱的角色转变,要变教为启。如何去“诱”学生,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找一些能够吸引他们的话题去引导他们,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上健美操课时,首先我先利用多媒体让他们看几个精彩的健美操比赛表演的片段,在观看的过程中,就听见有同学说:“呀,真利害!”“哇,好棒呀!”而且有不少这样声音,于是,我就问他们:“怎么样?好看吧?”同学们都说:“太棒了!真漂亮!”我问他们:“想学吗?”他们同声答道:“想学。”从而引导,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我再让他们分成若干小组讨论要学习的内容、方式、大体的计划和目标等问题,从而争求同学们的意见和要求。根据收集上来的信息,有针对性的确定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是真、善、美的辩证、统一,是科学性、理论性、艺术性的和谐一致,故我们要想上好现代的一节课,就应该变传统的“教”为现代的“诱”,“诱”是教学过程的前提。

(2)“思”是核心

思是内因,只有把“诱”调谐到思的频率上,才能使诱和思发生谐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从体育教学而言,如果只进行诱,只进行讲,那么一节课下来可讲好多的内容,但后来学生能接受多少呢?到头来至少有一斗的学生还是不会做。我尝试运用了诱思探究的教学改革的方法后,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在上动作技巧课时,每示范一个动作后,都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去考虑,让学生各抒己见,描述整个动作过程,该动作是如何完成的,关键注意什么问题,结果,我发现经过他们思考观察后我再具体讲解比直接教授效果好的多。

我认为,思在教学过程中也起到了调幅的作用,同时也可缓冲学生大脑工作的速度,一个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的脑子会随时间推移而崩溃,故,思的过程即给了学生考虑的时间,也起到了缓冲大脑的作用,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3)“探”是延伸

学生探究的行为要围绕“问题”加以开展,所以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都设计好相应的问题。例如,在50米快速跑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先是提出了“短跑项目中,到底采用哪种起跑姿势更有利于好成绩的获取?为什么?”问题。

在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尝试练习之后,进行了小组讨论。当学生找到了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后,笔者又提出了“决定一名运动员的短跑成绩的因素都有什么?”的问题。于是,学生又是一番议论,在笔者的提议下又开始了尝试。最后,笔者又提出:“如果,两个同学在起跑的速度和途中跑的速度上都是一样的,那么采取何种策略才可以最终获取呢?”(目的是因此冲刺技术)。

2.重视教法运用过程中诱思点设计

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好诱思点。诱思引探教学法中,主张设置有价值的诱思点,将教学的内容,以点的形式展示。然后,通过这些诱思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加以探究从而实现扩展和以点来带面的效果。一节课中“诱思点”可以是多个,同一个“诱思点”也可以出现在几节课中。因此,“诱思点”的选取要有轻有重,设计要科学与合理。

例如,笔者在校内的一节公开课中对诱思引探教学法进行了成功实践。如今总结自己的成功秘诀就在于大胆地对其进行了尝试。让笔者认识到其比较好的体现了新教改的意识和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其次。课内教授的内容和以前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区别,这是在学生自己发现总结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归纳出来的。在学练时,笔者让学生边练习,边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时也是能让学生解答的就让学生解答,教师并不包办、替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运用中要留足学生探究时间与空间

学生是不是学习的主体最明显的表现是: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否充足。长期以来,教学通常是把课堂划分成了许多个一二分钟、三四分钟,而且这点可怜的时间还不完全属于学生自己,而是在教师严密控制下的小活动时间。至于学生想什么、会怎样、能怎样并不多考虑。

这种主次颠倒的做法使许多课步入“牵着鼻子走”的死胡同而难以自拔,从而使“课堂教学转化为学生乐于从事的日常的探究活动”成为一句空话。为了真正实施探究性教学,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从容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交流心得体会。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探究的过程。

六、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笔者的研究与实践,本文认为诱思引探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體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凸显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角色和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特点,促进了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上的整体发展,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灵感,促进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的讨论与研究的有效互动。面对当下不断变化的教学对象,作为体育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要敢于尝试,敢于改变。

参考文献:

[1]吴华坤.高中体育教育中主体参与的教学理念渗透及其实施探究[J/OL].当代体育科技,2018:1-2.

[2]俞向阳.体育“促进式”教学模式构建途径探微[J].小学教学参考,2018(27):1-5.

[3]冯泽鹤.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开放式教学[J].祖国,2018(12):269-270.

[4]卢善斌.谈高中体育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J].新课程(下),2018(04):84.

[5]李峰.高校体育教育中体验式教学模式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01):80-82.

猜你喜欢
自主分层高中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