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术课堂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8-01-27 13:38褚鸿儒
北方文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创造力美育

褚鸿儒

摘要:美术不仅是一门艺术课程,同时还是一门美育课程,不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要求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因势利导的美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与创造力,对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更快学习吸收其他课程知识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美育;创造力;全面发展

一、国内外美术教育的现状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提出了“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理念,提出了美术教育要向多元化发展,肯定了美术学科在其他学科中的重要影响。

在欧洲,美术教育不再是副科,不再单纯是老师的事,而是全民都在进行,学生的美术课程也不拘泥于课堂中,而是与自然、社会、科学融为一体,自觉地寻找美、体验美、创造美、感受美,达到了艺术教育的全民化、普及化。

日本飞速发展的经济与其先进的教育有关,在学前及小学教育中,不仅注重语言、数学这样的知识性教育,同样注重音乐、美术的艺术性教育。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实际地贯彻到基础教育中。

反思中国的艺术教育,还存在些许的局限性,人们对美术教育的意识不够强烈,机械化的绘画技能训练扼杀了学生的兴趣,或者又作为一门“副科”没有足够的课时安排,影响了正常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

全面发展并不等同于平均发展,在素质教育的提倡下,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认识到“尺有所长、学有所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避免孩子背上沉重的学业负担,正确的引导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社会环境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不愿让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过早的让孩子学外语、弹钢琴、学绘画、背古诗等等,对孩子提出过多的超负荷要求,让孩子背负了繁重的学业负担,且不说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有没有作用,但孩子的精神压力已经是越来越大。

(三)课堂环境因素

小学生喜欢有趣的、贴近生活的事物,喜欢画画、唱歌,喜欢在“玩中学,做中学”,而现在的课堂课程形式单一,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美术课堂中会体现在机械式模仿、操练,学生缺少主动创作的机会,甚至有些美术课堂被其他知识性学科占用,使學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三、将美术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术学科其本身并不是单纯一个孤立学科,是与文学、历史、物理等各种学科相交叉的学科,做好美术教育不仅能提高国民素质,同事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制订,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国家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美术教育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美术老师,迫切需要转变思路,研究课标的新理念,优化创新美术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鲁生.设计教育[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

[2]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人民出版社,1999.

[3]席勒.美育书简[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4]王瀚婧.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学色彩多样性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创造力美育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美育教师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