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生命,幸福绽放

2018-01-28 04:26江苏省宜兴市张渚小学李国强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生命小学生评价

江苏省宜兴市张渚小学 李国强

生命教育,是指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发展并逐步完善自身的生命价值和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培养健全的人格的一种教育活动。随着社会竞争空前激烈,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已有调查表明,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情感、学业、就业等方面。适当的压力能促进学生学习,但过于沉重的压力则容易使学生形成郁闷、压抑、烦躁等不良心理。近年来,在学生中频频发生的自杀、自残、伤害他人等事件不仅令人触目惊心,也折射出部分学生对生命的漠视。究其原因,虽然可能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缺乏有效的生命教育,这正是引起部分学生轻视甚至漠视自己、他人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生命教育已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课题。应当注意的是,尽管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但当前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实践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对生命教育重视不够、生命教育的内容单一、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等。所以,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生生命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为学校有效地开展小学生生命教育提供参考意见,促进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进而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和提升生命的价值。

一、树立科学的生命教育观

生命的衰老和死亡是无可避免的自然发展规律,我们要剔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不能盲目、迷信。我们应该站在科学和理性的角度,坦然面对,客观而科学地理解“生存”与“死亡”,树立正确、科学的生命教育观,并在此基础上,克服死亡给人带来的恐惧及其带给生命教育的消极影响。由于教师的生命价值观念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就更要以身作则,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观,才能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科学理性的生命教育。当然,由于长期形成的对于死亡的避讳等不良习惯的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但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逐渐转变人的生死观念,树立起科学的生命教育观。就学校而言,树立科学的生命教育观应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首先正确认识生命教育。即,认识到生命教育不仅是有关生命安全、生命健康的教育,更是促使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发展并逐步完善自身的生命价值,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的教育。

二、重视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

为减少、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体现生命教育的以人为本,一方面,教育领导部门、学校、教师等应摒弃落后的教育思想,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积极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另一方面,还应将生命教育真正纳入教育体系,注重为了学生生命完整发展的生命教育。

1.应丰富并完善教育评价制度,构建促进生命发展的评价制度。学校应尽快转变评价观念,改变以分定教的现状,在教育评价中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关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课堂上的即时表现、学习的努力程度、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诸如交往能力、处事应变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素质表现。对学生的评价应实行考试评价、活动表现评价以及学生档案袋评价三种方式相结合,还可以辅之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2.学校的管理制度应体现人文关怀。一是教育理念要体现生命关怀,尊重学生自身的个性、生命自由,关注他们的潜力发展,把学生生命的完整发展作为管理的出发点,而改变、废除权威性、强制性的管理方式;二是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应以学生为本,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依靠师生的共同参与来进行管理。

3.围绕生命教育相关的主题开展教育活动。例如,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同时,还要开展各种各样的团体活动。例如,以生命为主题的演讲等学习活动和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以调动小学生参与生命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营造生命教育的氛围。学校要利用校园内的每个角落,使学校充满生命的气息,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校内建设小型的种植、养殖基地,让小学生参与其中。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内的墙壁、板报等媒介,彰显生命教育理念,制作并张贴科学家、劳动模范等杰出人物的格言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命情感。

三、生命教育途径的多样化

有学者认为,小学的课程是以综合课程为主,没有必要专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否则会加重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且与其他课程中的生命教育相关内容交叉、重复。我们认为,虽然很多课程中都可以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但这和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并不矛盾,而且可以实现生命教育途径的多样化。这是因为,不同学科中的生命教育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比如,自然科学课侧重于生命的生长发育方面的内容,语文则是侧重通过课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启发。而生命教育课程则更侧重于生命的过程和实际,在模拟或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观念、行为意志等,促进学生生命的完整健康发展。

1.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事实上,生命教育作为大陆地区最近几年才兴起的教育内容,全国范围内尚未大规模地实施生命教育。要使生命教育真正进入课程并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政府应提供相应的政策导向和人力、财力支持,积极号召专家对生命教育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开发系统完善的生命教育课程,使之适应小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

2.在其他学科中融入生命教育。这是生命教育较为简单易行的一种形式,应当贯穿始终。生命教育涉及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远非单独的生命教育课程所能包括。像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中同样渗透着生命教育内容,教师应自觉树立生命教育观念,通过自己的学科教学来挖掘生命教育的丰富内涵,认真渗透生命教育。

总之,生命教育贯穿着每个人的一生,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如今,对小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已成为现实的迫切要求之一,引导、教育学生尊重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小学阶段实施生命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让生命教育照亮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旅程。

猜你喜欢
生命小学生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