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路径探究

2018-01-28 21:11王小玲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广东音乐广东院校

王小玲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400)

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种类丰富、源远流长。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辛教授认为,为了使每个中国学生的音乐素质结构最优化,音乐教育要遵循“本土音乐——民族音乐——外国音乐”的次序来开展。目前,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问题,如匈牙利、德国和日本等国音乐教育的起点就是民族音乐。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发展音乐文化的载体,具有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等多重职能。因此,在广东高职院校的音乐课堂上渗透广东音乐的内容,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广东音乐的岭南风韵,激发他们的民族情感,有助于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申报轻保护”及“重收集轻传承”等诸多现实问题。

一、广东音乐概述

从广东音乐的发展历史来看,它是本地音乐与外来音乐交织而成的产物,作为广东的母语音乐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产生并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音乐形式包括粤剧、粤语童谣、潮州音乐、小曲及地方性民歌曲艺等。广东音乐是我国较有影响力的地方乐种,也是岭南地区特有的文化名片,它同粤剧和岭南画派同被誉为岭南三大艺术瑰宝,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丰富南国情调的大众音乐,并于2006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孕育广东音乐的岭南地区,由于移民色彩浓郁导致不同的文明、文化和习俗互相交汇,使得广东音乐不断地兼容并蓄,音乐内容呈现出多元性格的边缘文化特征,并不具有中原音乐那种悠深旷远的历史苍凉感。

总之,虽然广东音乐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变迁,但仍然持续地以民间方式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形态,描绘着不同时期岭南的文化风貌和大众精神。同时,广东音乐在演变过程中充分吸收了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的养分,且《赛龙夺锦》和《惊涛》等广东音乐作品甚至还纳入了西方音乐文化元素,因而始终保持着开放性的、融汇古今的变革精神。尤其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广东音乐在演出时开始加入了一些西方乐器,如小提琴、木琴、萨克斯、吉他和小号等,扩大了广东音乐的演出阵容,音乐表现更具张力和辐射力。

二、广东音乐在高职教育中传承的可行性

广东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而在广东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融入广东音乐元素,能对广东音乐的传承及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教育虽然一直强调以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运用等方面并无明显的特色,表现在音乐教育方面基本上是对师范院校及音乐院校的简单复制。因此,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和其他两类高校展开就业竞争时,因为在生源起点上差异较大最终基本上毫无胜算,最终的结果是或者转行或者“混迹”于小型培训机构,职业归属感薄弱。针对这种不利局面,高职院校急需厘清音乐学科的定位以寻求新的竞争优势。目前来看,以传承和传播本土音乐作为差异化竞争的立足点,面向学生开设广东音乐课程以不断探寻广东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不失为一条出路,因为通过广东音乐教学可以与基层人才需求之间形成有效的对接,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传承广东音乐的新途径

由于广东音乐独特的音乐语言和固有的地方特色,决定了其影响范围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虽然广东文艺界人士对广东音乐的没落大声疾呼,但总体而言由于参与者过于小众化,存在着严重的人才断层问题。另外,随着日渐昌盛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打破了广东音乐赖以生存的原生文化圈,也给广东音乐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阻力。而高职音乐教育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师生走向社会、走进民间的重要性,而广东音乐的有效传承离不开其产生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也只有广东本土的老艺人才能真正把握广东音乐的风格神韵。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如果两者实现有效的对接,则能够在不断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寻找到广东音乐新的传承途径。

三、广东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路径

在广东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重视本土音乐的传承工作,不仅能够提高音乐教育的完整性,同时有助于促进地方音乐文化的发展,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一)建立多元化的音乐教育观

千百年来沿袭的“口耳相传”式的本土音乐传承方式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随着老艺人的相断故去使得不少本土音乐品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因此,要革新广东音乐的传承方式,充分发挥广东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具体而言,应建立起以传授多元文化为己任的新型教育观,从而实现广东音乐的“文化濡化”,根据广东音乐的特点在师资保障、课程内容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和优化,探索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办学新理念,逐步形成“学习本土音乐、传承本土音乐”的学习氛围。艺术类高职院校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设“广东音乐”专业,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使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承担起传承广东音乐的重任,以保护、拯救和捍卫各种仍然以活态形式存在于我们身边和生活中的文化现象,确保广东音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久生命力。

(二)加强与民间艺人的无障碍联系

目前,广东高职院校在传承广东音乐时存在着曲目有限及风格变形等诸多问题,这样的传承效果与既定目标相去甚远,因此建立学校与民间的无障碍联系十分重要。一是邀请民间艺人到校授课。目前,很多广东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在广东音乐教学中仍停留在“照葫芦画瓢”阶段,学生很难得到与民间艺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因此将民间艺人请进音乐课堂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实现民间艺人和高校教师之间的互补,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广东音乐传授模式;二是倡导并践行民间艺人参与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要想真正深入地了解广东音乐,需要从“形、神、声、像”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准确解读。因此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全程观摩民间班社演出的机会,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个别节目中进行角色扮演以获得真实的体验,从而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并向民间艺人学习。

(三)进行灵活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广东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可将广东音乐设置为一门必修课,且在内容选择上要相对宽泛,既要强调理论学习也要重视技能训练,但总的原则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且无论学生学习何种内容均应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如在课程结业时,要求学生演唱或演奏广东音乐曲目,根据水平的高低进行考评就是一种可行的方式。而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主要应以广东音乐欣赏教学为主,由于他们不具备扎实的音乐基础,所以在鉴赏内容的选择上不能过于专业,同时应强调理论课程的学习。如开设《广东音乐的历史和文化》等课程,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逐渐对广东音乐产生兴趣,并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广东音乐基础之后,提供分门别类的欣赏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四)重视广东音乐教材的编写工作

合理的教材内容是保障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广东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优越条件,广泛收集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素材,从艺术性和思想性角度对素材进行精心组织和有机整合,依据实践性、逻辑性和科学性等原则,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编排,使广东音乐教材既能够保持“本土性”从而充分反映广东音乐的特色,又能够做到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便于教学使用。当然,教材曲目的选择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即在基于本真性和艺术性考量的前提下,还应充分考虑教材的教学适用性,进而将适合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音乐曲目纳入广东音乐教材当中。

广东音乐研究的旗帜性人物余其伟先生,曾经通过香港规范高校的文艺运作体制获取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后于2005年促成香港演艺学院与香港大学签订了广东音乐合作研究项目,两校师生联手对广东音乐进行专题研究,并由香港大学出版发行了全球首本《粤乐教科书》,对广东音乐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广东高职院校也应努力筹措资金,用于音乐师资配置和音乐器材购置等方面,支持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广东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来,并现场体验和观摩民间艺术团体的演出,增强对广东音乐的认同感,为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小满,马巧梅.本土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大舞台,2012(8):251-252.

[2]向华,王北海.本土音乐在高职音乐专业教育中的传承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17(1):62-68.

[3]张森.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的传承探讨——以中原音乐文化为例[J].大舞台,2013(9):175-176.

[4]陈锦莹.立足本土音乐、传承粤音乡韵[J].黄河之声,2012(13):48-49.

[5]段成瑶.地方院校对本土区域音乐资源的传承与保护——以湖北师范学院为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33-35.

[6]吴杨漾.谈广东音乐的特色[J].传承,2015(2):122-123.

[7]胡蓉.广东音乐的形成发展和地方特色[J].南国红豆,2013(4):26-27.

猜你喜欢
广东音乐广东院校
新时期广东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论广东音乐的发展和与中国钢琴音乐的交融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学校管乐团对传承广东音乐的价值和意义
论“广东音乐”的名实之变
广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