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针灸结合耳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2018-01-29 07:48徐曼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面肌面瘫耳穴

徐曼

原发性面肌痉挛是患者的单侧面神经运动紊乱症状[1],该症状的病因尚不清楚,患者半侧面部会不自主的抽搐,并且没有规律性,程度不同,伴发精神紧张、倦怠等症状,在运动后症状加剧。发病初期,患者的眼轮匝肌抽搐,逐渐波及全面部。周围性面瘫长期治疗无效就会引起该疾病[2]。该疾病的发病和肝脾肾胆等多器官有关,中年女性比男性多[3-5]。此次就针灸和耳穴相结合的治疗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有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对48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24例,对照组11例男性和13例女性,29~71岁,平均(45.9±7.3)岁;研究组9例男性和15例女性,29~72岁,平均(47.2±5.9)岁。两组一般性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针刺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下。近部取穴 主穴:翳风、地仓(或阿是穴)、四白、颊车、太阳;配穴:迎香、人中、承浆、颊车、瞳子髎、颧髎;远部取穴 主穴:合谷、后溪、三阴交、足三里;配穴:风寒滞留:合谷、凤池;阴虚阳亢:太冲、行间、复溜;气血亏虚:血海、中脘。对以上穴位每天针刺1次,10天一疗程,疗程之间需要间隔3天。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针灸选穴、操作方法及疗程与对照组相同,并且在此基础上同时结合耳穴治疗。耳压治疗方法如下:取穴:神门、眼、面颊、口。方法:每次选4~5穴,两耳交替使用。耳廓局部消毒,将王不留行子粘附在0.5 cm×0.5 cm大小的医用胶布中央,然后粘贴在选区的耳穴上,每日按压5~6次,每次按压25~30次,力度以局部有胀痛感为宜。每5天更换1次,2次为1个疗程。

研究组、对照组均治疗3个疗程,门诊随访3个月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标准[6]

痊愈:患者面部症状完全消失,偶有发作,症状轻微,3个月内没有复发。好转:患者面部抽搐时间缩短,间隔增加;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有7例痊愈,11例好转,6例无效,总有效率是75.00%;研究组有13例痊愈,9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是91.67%。两组的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3 讨论

现代研究对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病因尚不了解,很多的研究者都表示和面神经异位兴奋以及伪突触传导有关,患者半侧面部会不自主的抽搐,并且没有规律性,程度不同,伴发精神紧张、倦怠等症状,在运动后症状加剧[7]。近几年研究显示很多的患者面神经进入脑干处被微血管压迫,针刺穴位会抑制面神经的异位兴奋、传导[8]。中医认为面神经痉挛的发病部位是面部阳经,翳风穴表层为耳大神经[9-11],针刺该穴位可以进行治疗。一些患者的该穴位敏感性比较高,针刺后效果十分突出。该疾病选取的耳穴能够对眼、口、面颊等部位病变进行治疗,对神经肌肉紊乱进行调整。针刺持续对耳穴进行刺激,可以对针灸间歇期过长的缺点进行弥补,经全息反射路径来对组织器官进行调节,让患者的各器官功能得到恢复。耳压治疗临床使用比较简单,对耳穴有持续的刺激效果[12]。

在此次研究中,对照组有7例痊愈,11例好转,6例无效,总有效率是75.00%;研究组有13例痊愈,9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是91.67%。两组的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我们对针灸治疗面肌痉挛这一方式来看,单纯的针灸,单一的针法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已经得不到提升,而综合的复合针法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合理的应用,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是明显的。综上所述,此次针灸和耳穴相结合的治疗方式获得了较好的效果,面肌痉挛患者的症状改善突出,比单纯针灸治疗要优秀,因此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1] 王祖红,黄培冬,王苏娜,等.针刺运用五行生克补泻法结合面部巨刺治疗面肌痉挛6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12):41-42.

[2] 杨俊生,衣蕾,张粉利,等.平衡针灸疗法治疗面肌痉挛39例[J].陕西中医,2016,37(8):2016-2017.

[3] 沈锐.电针透刺配合面部刮痧治疗面肌痉挛43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4):55-56.

[4] 闫颍智.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应用针灸治疗的临床体会[J].光明中医,2016,31(1):95-96.

[5] 余湘洁,尹莹,贾文.远近配穴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5,37(2):62-64.

[6] 赵永智.针刺结合埋线治疗亨特面瘫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5):159-161.

[7] 韩兴利.针刺联合中药敷贴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J].河南中医,2014,34(9):1833-1834.

[8] 宋磊,李素青,王子凡,等.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进展[J].光明中医,2014,29(11):2471-2474.

[9] 叶婷欣,刘农虞.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研究[J].中国针灸,2015, 35(S1):111-118.

[10] 苟凤明.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8):119-120.

[11] 江进忠.穴位透刺配合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J].中医临床研究,2014,6(7):62-64.

[12] 黄晓凤,王凯悦,杜茸茸,等. 原发性眼睑痉挛100例临床分析[J].眼科新进展, 2015,35(2):143-145.

猜你喜欢
面肌面瘫耳穴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面肌痉挛最常见的问题
面肌痉挛,试试微血管减压术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