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2018-01-30 04:41张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胆结石开腹胆囊

张鑫

胆结石作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 包括多种疾病类型, 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 对于胆结石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 手术疗法是目前临床上一致公认的胆结石有效治疗方法[1]。而胆结石手术治疗经历了两个阶段, 即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和目前新兴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个阶段, 开腹胆囊切除术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上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方式, 在临床上沿用已久, 疗效显著,但长期实践中发现, 开腹胆囊切除术创伤较大, 易引发多种并发症[2]。临床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 引入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实施治疗, 结果显示, 腹腔镜手术以其微创性, 在胆结石治疗中表现出较大优势[3]。本文就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实施了对照研究, 旨在比较两种术式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此来探寻最佳的胆结石治疗术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采取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中选择108例作为研究对象, 遵循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 每组54例。腹腔镜组患者中, 男 22例、女32例;年龄25~68岁, 平均年龄(54.5±7.5)岁。开腹组患者中, 男 24例、女30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55.6±6.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前患者均实施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麻醉下取平卧位, 以四孔法建立气腹, 然后将腹腔镜置入, 首先探查患者的胆囊与胆囊三角区, 明确患者的胆总管解剖结构、粘连程度以及胆囊炎症程度等情况, 然后在此基础上切除胆囊。开腹组患者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 术前患者实施全身麻醉, 麻醉下取平卧位,首先在右肋缘下作手术切口, 切口长度保持在10 cm左右,逐层切开腹壁, 寻找到胆囊三角区。在此基础上结扎胆囊管离断, 然后再结扎动脉离断, 剥离胆囊, 切除胆囊。视患者情况留置引流管, 最后缝合胆囊床。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肾功能不全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略长于开腹组, 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 且镇痛药物使用率(5.56%)明显低于开腹组(42.59%),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较[ ±s, n(%)]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较[ ±s, n(%)]

注:与开腹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h) 住院时间(d) 使用镇痛药物腹腔镜组 54 99.8±10.7 43.0±3.8a 13.0±2.5a 6.2±1.4a 3(5.56)a开腹组 54 96.9±9.4 120.2±9.1 49.1±8.6 13.9±3.7 23(42.59)t/χ2 1.496 57.527 29.620 14.303 20.263 P>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1.85%、3.70%、1.85%、0, 均显著低于开腹组的14.81%、14.81%、12.96%、7.41%,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开腹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已久, 是一种传统的胆结石治疗术式。开腹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的治疗中具有治疗效率较高、充分暴露、操作方便等优点[4]。但是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过程中, 会对患者的机体产生较大的创伤, 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且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 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机体的创伤较小, 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且能够极大的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过程中, 所使用的腹腔镜系统不会对患者的内脏造成较大的干扰, 因此患者在术后肠胃功能的恢复更快。不仅如此, 在腹腔镜系统的辅助下, 手术视野更加开阔, 极大的减少了手术过程中对十二指肠、胆道的损伤, 利于一次性取出结石[6-10]。

本研究中腹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 开腹组患者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略长于开腹组, 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 且镇痛药物使用率(5.56%)明显低于开腹组(42.59%),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1.85%、3.70%、1.85%、0, 均显著低于开腹组的14.81%、14.81%、12.96%、7.41%,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通过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可以看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的治疗中, 虽然手术操作时间稍微延长, 但是其在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 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其微创性, 显著降低了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更加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1] 叶剑飞, 白宏宇, 刘旭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当代医学, 2012, 18(15):75-76.

[2] 布茂胜, 张小天, 刘丽萍.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体会(附64例分析).中国医药导刊,2011, 13(12):2031-2035.

[3] 张磊.内镜联合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比较.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7(8):979-980,984.

[4] 李传升.腹腔镜下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19):2759-2760.

[5] 杨小兵.开腹与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30):289-254.

[6] 杨西鹏.开腹及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对比观察.山东医药, 2010, 50(26):62-63.

[7] 武洪友, 张跃.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当代医学, 2012, 18(24):83-84.

[8] 杨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24):121.

[9] 邹永贵.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 10(12):325-326.

[10] 罗职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中国卫生产业, 2014(7):85.

猜你喜欢
胆结石开腹胆囊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