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髓芯减压联合钽金属棒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

2018-01-30 04:41雷广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金属棒股骨头髋关节

雷广志

股骨头坏死是一类常见的骨科疾病, 是多重因素引起且由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一种进展性病理过程,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塌陷和软骨下骨坏死[1]。该病以中年人多发, 大多数患肢会发生股骨头塌陷, 有5%~12%的患者需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目的是尽最大可能延缓或逆转骨坏死的病理过程, 防止因关节面塌陷而产生不良后果。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较多, 其疗效各异, 常用的方法有钽金属棒植入、髓芯减压、股骨近端截骨、带或不带血管腓骨瓣移植等[3]。本文就髓芯减压联合钽金属棒植入与髓芯减压联合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6年1~10月收治的7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纳入本次实验, 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35例。治疗组中男20例, 女15例;年龄40~75岁, 平均年龄(53.1±7.9)岁;坏死原因:酒精性9例,激素性16例, 创伤性7例, 其他3例。对照中男22例, 女13例;年龄41~72岁, 平均年龄(52.5±7.7)岁;坏死原因:酒精性8例, 激素性17例, 创伤性6例, 其他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组患者采用髓芯减压联合钽金属棒植入治疗。指导患者取仰卧位, 将患肢内旋15°, 实施全身麻醉。首先需确定髓芯减压轨道, 在股骨小转子下方2 cm处做一长度5 cm左右的切口, 将股骨外侧皮质暴露于手术视野, 选取小转子稍上方水平线与股骨外侧皮质的交叉处作为进针点,在C型臂机的监测下确定股骨头前内外上为进针方向。之后将3 mm导针沿股骨颈的方向插入至距离关节面5 mm处,并使导针处于股骨头颈部中央处。然后沿导针孔钻将钉道直径扩充至9 mm, 取出坏死区域组织, 进行活检。最后采用测深器对钽棒长度进行测量, 以防钽棒尾部的长度超过股骨外侧皮质, 在钉道攻丝后植入钽金属棒。经X线片确定钽棒位置良好后将伤口逐层缝合。

1.2.2 对照组患者采用髓芯减压联合骨移植治疗, 髓芯减压术同治疗组, 骨移植术:选取合适的髋骨沿髓芯减压孔打入植骨区, 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应用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满分为100分, 得分越高则恢复效果越好[4]。治疗后对患者随访1年, 统计两组患者发生股骨头塌陷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50.8±4.2)min和住院时间(4.5±1.5)d均短于对照组的(69.3±5.5)min、(7.7±1.3)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治疗组 35 50.8±4.2a 4.5±1.5a对照组 35 69.3±5.5 7.7±1.3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rris评分比较 治疗前, 治疗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为(61.8±3.3)分, 对照组为(62.7±3.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为(91.9±1.8)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股骨头塌陷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在随访期仅有1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塌陷, 塌陷率为2.9%;对照组有7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塌陷, 塌陷率为20.0%;治疗组患者股骨头塌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P<0.05)。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是一类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其最典型的症状是髋关节和大腿近侧的疼痛, 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并影响到其正常生活, 严重者可引起瘫痪[5]。股骨头坏死可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有老年股骨头坏死、儿童股骨头坏死、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等[6]。临床上将股骨头坏死的严重程度分为四期, Ⅰ期为软骨下溶解, Ⅱ期为股骨头坏死, Ⅲ期为股骨头塌陷, Ⅳ期为股骨头脱位[7]。

如何安全、有效地治疗股骨头坏死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问题, 目前已总结出多种治疗方法。髓芯减压在治疗股骨头坏死中应用较广, 但单纯的髓芯减压可使原本已非常薄弱的软骨下骨的机械支撑进一步减弱, 极易引起股骨头进一步塌陷。马元琛等[8]研究发现, 髓芯减压联合钽金属棒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较好的疗效, 利于缓解患者疼痛, 改善其髋关节功能。钽金属棒的结构类似于骨小梁, 多孔性结构的钽棒利于骨组织的长入, 还可有效增强坏死区域的再血管化,其强度较大, 可对股骨头形成良好的支持作用[9]。王军等[10]的研究认为在采用髓芯减压联合钽金属棒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时需注意以下几点:该术式仅适用于单个病灶的患者, 多病灶患者不宜采用此术式;钽棒的长度和位置要恰当, 钽棒头部应位于软骨下病灶内, 尾端宜与皮质骨处于同一水平面或者稍嵌入皮质骨;需尽量减小手术切口, 准确定位病灶;手术后需对患者进行髋关节功能训练, 嘱咐患者不得过早负重行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50.8±4.2)min和住院时间(4.5±1.5)d均短于对照组的(69.3±5.5)min、(7.7±1.3)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股骨头塌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髓芯减压联合钽金属棒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显著疗效, 其手术时间短, 术后恢复快, 能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复发率低, 值得推广。

[1] 杨宾宾, 刘耀升, 刘蜀彬.钽金属棒置入修复股骨头坏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20(9):1295-1301.

[2] 刘耀升, 刘蜀彬.早中期股骨头坏死保留关节的手术治疗进展.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2, 7(5):528-531.

[3] 刘齐元.病灶清除后打压植骨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5):23-24.

[4] 汪强, 林凤飞, 林朝辉, 等.髓芯减压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观察.福建医药杂志, 2015,37(2):16-18.

[5] 王海新, 刘政帅, 崔宪强.髓芯减压钽棒植入与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中国保健营养月刊,2013, 23(7):1619-1620.

[6] 何帮剑, 厉驹, 吕一, 等.髓芯减压联合干细胞移植与钽棒植入术治疗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中国骨伤, 2016,29(12):1119-1124.

[7] 石晶晟, 夏军, 魏亦兵, 等.多孔钽金属棒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短期临床疗效.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 6(1):65-70.

[8] 马元琛, 廖俊星, 林桢, 等.钽棒与髓芯减压植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广东医学, 2014, 35(13):2101-2103.

[9] 邹涛.钽棒植入术和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

[10] 王军, 刘刚, 张定伟, 等.髓芯减压与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比较.现代临床医学, 2013, 39(4):258-259.

猜你喜欢
金属棒股骨头髋关节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评析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第25题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从微观角度分析电磁感应中的动生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形成及能量的转化
对一道电磁感应高考题的科学性探究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