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妥拉明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2018-01-30 04:41陈丽华吴柱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后叶素酚妥拉明垂体

陈丽华 吴柱标

近年来支气管扩张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状态, 特别是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本病的罹患数量明显增多。咯血属于支气管扩张患者十分常见的急症之一,若不及时进行科学对症的治疗, 会引起失血性休克、窒息等性质较严重的并发症, 甚至会危急患者生命安全[1]。垂体后叶素是当前常用的一种止血药物, 虽然其止血效果比较好,但对支气管扩张并大咯血的治疗效果却是有限的。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62例作为观察对象, 现进行如下分析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62例作为观察对象, 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31例。对照组中男17例, 女14例;年龄36~78岁, 中位年龄45.8岁;病程7个月~4年, 平均病程(3.1±1.0)年;咯血量175~352 ml, 平均咯血量(157.3±64.9)ml。实验组中男18例, 女13例;年龄37~79岁, 中位年龄46.3岁;病程8个月~5年, 平均病程(3.2±0.9)年;咯血量178~351 ml, 平均咯血量(158.6±64.2)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对比性。本组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入院后立即对两组患者进行止咳、镇静、吸氧和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单独予以垂体后叶素治疗, 剂量为20 U, 将其加入到500 ml浓度为0.9%氯化钠溶液中行静脉滴注, 1次/d, 停止咯血后进行3~5 d的巩固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酚妥拉明治疗, 剂量为20 mg, 将其加入500 ml浓度为0.9%氯化钠溶液中行静脉滴注, 以患者血压情况为标准对滴注速度进行及时调整, 1次/d, 停止咯血后进行3~5 d的巩固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①疗效评价标准[2]:痊愈:咯血症状和痰中带血现象彻底消失;有效:大咯血症状消失,痰中带血症状有所减轻或咯血时间显著缩短;无效:大咯血症状无变化, 咯血量>500 ml, 其他并发症无变化。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②不良反应:观察并统计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主要包括恶心、胸闷、腹痛、头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133,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 其中恶心、胸闷、腹痛各1例, 头痛2例;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 其中恶心、胸闷、腹痛、头痛各1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300, P=0.7185>0.05)。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主要指的是支气管四周肺组织出现的化脓性慢性炎症改变以及纤维化破坏支气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 进而引起的支气管持久扩张和变形现象, 机械或炎性刺激支气管动脉会引起出血, 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是咯血。支气管扩张的显著性特点是慢性进行性, 其在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救治或治疗方法不当, 会直接造成患者死亡,对其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威胁较大, 因此, 早期科学有效止血方法对改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病情, 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作用[3,4]。

垂体后叶素主要提取自猪、牛垂体后叶中, 其主要成分包括加压素、抗利尿激素、缩宫素等, 其中的加压素可使内脏血管收缩功能明显增强, 促使肺内血容量和循环阻力明显降低, 有效控制出血, 达到止血目标;另外, 加压素可有效结合肾脏集合管受体, 使集合管对水分的再吸收作用明显增强, 达到减少尿量的目的[5]。酚妥拉明属于非选择性、竞争性的一种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其对α1和α2受体均具有良好作用, 可对细胞突结合血管中α1和α2受体进行阻断, 进而对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拮抗, 扩张血管的同时使周围血管阻力降低, 促使组织血流量增加, 对微循环进行改善, 同时对内脏血流灌注进行改善, 有效止血。相关研究发现[6], 酚妥拉明可使垂体后叶素升压作用显著降低, 从而有效减少恶心呕吐、胸闷、头痛等相关药物不良反应,保障药物安全可靠, 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配合意识和治疗依从性。

本组研究中,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分析可能是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对支气管扩张咯血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协同效应良好, 可在有效止血的基础上提高药物安全性。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分析可能是研究样本数量偏少和研究时间较短造成的, 需要临床方面和相关学者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进行深入研究和评定。

综上所述, 酚妥拉明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效果确切,安全有效, 可作为理想方法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1] 梁敉山, 张东香, 田良东.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临床疗效观察.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 13(6):147-148.

[2] 莫建容.脑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效果分析.北方药学, 2016, 13(3):27-28.

[3] 邹昵.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疗效分析.中国处方药, 2016, 14(4):86-87.

[4] 熊焕文, 徐劲松.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临床观察.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4(7):32-33.

[5] 吴世松.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采用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的效果分析.饮食保健, 2017, 4(3):3-4.

[6] 何观深, 黄明珠.脑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效果观察.中国处方药, 2017, 15(3):95-96.

猜你喜欢
后叶素酚妥拉明垂体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原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
垂体后叶素对咯血患者血钠水平的影响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分析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垂体后叶素对咯血患者内分泌影响的临床分析
成人垂体柄重复畸形合并拉特克裂囊肿1例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MR检查方法及其表现
硝苯地平控释片、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