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行床旁血液滤过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2018-01-30 04:41杨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胰腺炎重症血液

杨岩

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情较为危重, 且患者起病急, 病情发展迅速, 病死率较高,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其发病与炎性反应介质相关, 通过床旁血液滤过治疗可达到良好的效果[1]。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工作是保证血液滤过治疗成功的关键, 因此医护人员必须结合患者实际情况, 制定系统、全面的护理方案, 切实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 探讨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行床旁血液滤过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年10月~2017年9月在本院行床旁血液滤过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8例, 以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4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6∶18, 年龄35~58岁, 平均年龄(44.3±4.6)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5∶19, 年龄33~50岁, 平均年龄 (43.2±2.3)岁。全部患者均经CT诊断确诊, 胰腺组织出现不同程度坏死。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 了解患者真实需求, 并监测其病情发展情况, 给予患者具体指导, 同时对患者情绪进行疏导, 促使患者保持良好情绪状态。观察组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如下。

1.2.1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护理人员妥善固定血液滤机,接通电源后进行检验, 保证仪器管路安装合格, 并对管路进行预冲, 具体使用肝素盐水, 并在上机前准确设置参数, 对装置进行严格检查, 避免出现漏血或崩管等问题。同时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治疗情况, 引导患者积极配合, 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要求操作。

1.2.2 保证管路顺畅 护理人员对血路管和双腔导管进行妥善处理, 密切监测穿刺部位情况, 观察其是否出现出血或者渗血情况, 并避免出现血管脱落或者扭曲情况, 切实保证血流量充足。

1.2.3 抗凝治疗护理 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而言, 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情况,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情况, 穿刺针眼是否出血, 若存在上述情况, 必须对抗凝剂进行调节, 并检测抗凝度试验情况, 对抗凝方法进行调整。

1.2.4 液体管理 在治疗过程中, 输入液体量较大, 因此保证液体平衡状态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详细记录24 h内引流量、尿量、超滤液量等信息, 并严格参照目标滤过量和全天置管总量数据, 对每小时入量与出量进行合理分配。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住院时间。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血液动力学指标稳定, 呼吸频率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血液动力学指标波动较小,呼吸频率降低;无效:上述情况未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住院时间(18.34±3.5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4.81±3.17)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7.914, P=0.000<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情较为严重, 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 临床治疗以非手术方法为主, 其中血液滤过治疗应用较为广泛,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并且在具体治疗过程中, 护理工作质量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必须结合患者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2-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8.34±3.5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4.81±3.17)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14, P=0.000<0.05)。具体分析如下: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 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升, 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护理工作的综合性和全面性尤为重要, 综合性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 切实考虑其实际病情和需要, 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 兼顾患者心理和生理各个方面, 切实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针对行床旁血液滤过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而言, 患者治疗过程较为复杂, 涉及多项操作, 患者难免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若不及时控制势必影响治疗进程, 基于此护理人员必须准确评估患者情绪状态, 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切实改善其不良情绪, 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医生, 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并且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护理人员高效管理管路和液体, 并重点监护抗凝治疗情况,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机体出血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在确保护理效果的同时, 保证患者生命安全[6-10]。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 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 在具体护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强化基础护理的同时, 系统分析了抗凝治疗、血管通路等情况, 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且具体操作均遵循无菌操作要求, 进而切实改善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 床旁血液滤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情, 且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是保证治疗顺利进展的关键, 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 给予其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 切实提高护理干预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 穆楠.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预防老年床旁血液滤过患者压疮中的应用.中国护理管理, 2015(s1):137-139.

[2] 刘丽红, 王茜, 衡秀程.连续性血液滤过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和护理.医学临床研究, 2013, 30(10):2074-2075.

[3] 黄玲, 彭小梅, 唐业莹, 等.血液灌流与透析滤过治疗重症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护理.广西医学, 2014(11):1668-1669.

[4] 吴玲利.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经床旁血液滤过的护理评价.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19):163-165.

[5] 徐静敏.探讨ICU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行床旁血液滤过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医药指南, 2016,14(35):218-219.

[6] 傅牡丽.3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行床旁血液滤过的护理.全科护理, 2011, 9(22):1986-1987.

[7] 苏宝珍, 黄惠燕, 黄珊珊.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中国校医, 2013, 27(5):330-331.

[8] 朱美洁.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护理.医学信息, 2013(18):316-317.

[9] 陈雨玲.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护理分析.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7(2):00032.

[10] 王景梅, 王菊美, 智霞, 等.床旁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观察.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2009, 7(5):44-45.

猜你喜欢
胰腺炎重症血液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重症不惑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