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联合头针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疗效分析

2018-01-30 04:41徐银冬白金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阳上亢头针钩藤

徐银冬 白金明

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 其发病原因众多, 主要有神经病变和颈椎病等, 其发病机制在肝, 主要的临床类型为肝阳上亢型, 早在《内经》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论述,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 眩晕患者越来越多, 由于其发病机制在肝, 并位在头部, 本文使用平肝熄风常用方剂天麻钩藤饮联合头部穴位针刺治疗,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中医康复科就诊的100例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试验组中男25例, 女25例,年龄55~67岁, 平均年龄(60.0±2.3)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26例, 年龄 54~66岁, 平均年龄 (61.0±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比较。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诊断,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 合并不同程度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可突然发病也可以慢性起病, 反复发作。辨证分型属于肝阳上亢型眩晕, 时有耳鸣, 呈胀痛, 好发春季, 面色发红, 心烦,易急躁, 睡眠差, 口干, 口苦, 小便正常, 大便偏干, 舌质红,苔薄白, 脉沉细弦。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生命体征平稳;③自愿参加, 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肝肾功能及心功能异常的患者;②不愿意参加的患者。

1.5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 控制原发疾病。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是使用天麻钩藤饮联合头针。天麻钩藤饮方剂组成为:天麻15 g, 钩藤15 g, 石决明18 g, 栀子12 g,杜仲15 g, 牛膝15 g, 菊花15 g, 黄芩15 g, 夜交藤15 g, 茯神15 g, 益母草15 g。经过中医辨证, 血瘀严重者加红花20 g,当归15 g;烦躁易怒、口苦目赤者加牡丹皮12 g, 龙胆草9 g;四肢末端麻木者加龙骨20 g, 牡蛎20 g, 全蝎3 g。配合头针治疗穴位有:百会、四神聪、天柱、玉枕、角孙、头维、风池。采用1寸针, 针法:平补平泄, 留针30 min。

1.6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眩晕症状消失, 有效:眩晕症较前缓解,无效:眩晕未见明显缓解。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 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眩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 眩晕是指患者突然自觉眼前发黑, 或者感觉外部物体旋转如坐车船, 这两种症状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单独出现。在多种疾病的过程中均可以有改症状, 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伴有头痛、胸闷、恶心、呕吐、汗出、耳鸣, 经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对于眩晕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卧床休息, 或者消除病因治疗, 严重的有采取手术治疗。有一些眩晕患者其西医治疗不是很明显, 并且反复发作, 因此, 临床上需要一种解决办法。在中医学中, 眩晕主要的病理变化为虚实两端, 虚者年老体衰气血不足, 实者多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 肝阳上亢所致。本研究主要探讨肝阳上亢导致的实症眩晕。天麻钩藤饮是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常用方剂, 出自《杂病证治新义》, 制药治疗肝火旺盛, 肝风上扰之头痛、眩晕。方中天麻、钩藤相须为用共为君药, 起到平肝熄风的作用。石决明为咸寒之物可以平肝潜阳并且可以消除肝阳上亢导致的目赤昏花, 助君平肝熄风。牛膝是引血下行的佳品, 降上逆之肝阳,并且可以补益肝肾, 石决明、牛膝共为臣药, 杜仲、桑寄生功效相同, 都是补肝肾作用强烈, 栀子、黄芩不仅可以发挥清肝降火的功效还可以对上亢之肝阳起到制约作用[1-4]。益母草是活血化瘀的经常用药物, 并且有利水的作用, 与牛膝合用可以起到平降肝阳的作用。夜交藤、茯神安神, 缓解部分患者睡眠不足的症状。上述几味药联合应用, 可以起到平肝熄风清热活血, 补益肝肾之功。本方不仅可以泄实火还可以起到补益肝肾的作用, 以熄风为主, 再配合安神药物, 心肝同治, 以平肝为主。大量药流研究显示,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天麻钩藤饮可以对大鼠的下丘脑进行调节, 控制其蛋白质的表达, 对肝阳上亢型大鼠的下丘脑蛋白质的表达起到改善作用。可以干预机体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损伤作用, 保护内皮细胞。天麻钩藤饮还可以对抗AngⅡ所致的 HUVECs损伤[5-7], 对内皮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对高血压引起的眩晕起到保护作用。研究显示, 天麻钩藤饮对愤怒大鼠的下丘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有抑制作用,可以调节由于愤怒导致的代谢产物的紊乱。针刺对头部的血液循环具有促进作用。百会、四神聪位于头顶, 对足厥阴肝经的上逆有抑制作用。百会穴为督脉上的重要穴位, 在巅顶,为诸阳之会, 针刺它可以调动全身的阳气, 疏通经络, 清窍除眩, 治疗眩晕必取之穴。天柱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可以降低颈部压迫导致眩晕的临床症状。玉枕、角孙、头维均位于头部, 可以调节头部的血液循环, 缓解眩晕[8-10]。从本试验可以看出,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 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采取天麻钩藤饮联合头针治疗, 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 患者容易接受, 值得在临床推广。

[1] 刘泽萍.针灸、天麻钩藤饮联合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疗效观察.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2):111.

[2] 周波, 曾启全, 彭卓嵛.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9(4):230-231.

[3] 柴广慧, 许欣欣, 梁成勋, 等.头针联合夹脊穴针刺治疗颈性眩晕61例.光明中医, 2016, 31(8):1128-1129.

[4] 苗果芳, 白乌仁托亚.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临床疗效观察.中医临床研究, 2016, 8(15):51-52.

[5] 董素云.天麻钩藤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中医学报, 2010, 25(4):709-711.

[6] 陈花敏.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50例临床观察.中医学报, 2005, 20(2):51.

[7] 许苏芬.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56例.吉林中医药, 2006, 26(9):19.

[8] 盛和静, 潘才钰, 王永盛, 等.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耳穴埋豆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68例.浙江中医杂志, 2013, 48(9):651.

[9] 黄方斌.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3, 20(6):702-703.

[10] 刘映芳.天麻钩藤饮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观察.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1(4):239-241.

猜你喜欢
阳上亢头针钩藤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基于UHPLC-MS/MS的钩藤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拌蕨菜安神镇静
吴茱萸贴敷太冲涌泉穴辅助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华钩藤研究综述
头针结合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42例
头针配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