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管理

2018-01-30 01:01张桂林
考试周刊 2017年77期
关键词:随班就读策略研究课堂教学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一种最普遍的方式。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称“班级授课制”。我国目前普遍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依据是:在同一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大体上是相同的。但客观上,几十个学生组成的班级,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在随班就读的班级中这个差异就更大。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追求高效率是课堂教学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就是高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随班就读;调控管理;策略研究

一、 随班就读课堂管理的特点

(一) 随班就读课堂管理的常规性

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常规教学,也就是特殊需要儿童在普通班级中和普通儿童在一起上课的教学活动。但是这些常规教学活动既要遵循常规教学的要求,也要兼顾随读生的特点进行。那么,随班就读的课堂管理也离不开常规管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应遵循常规要求。如课前应该准备课本和学具,上课时应专心听讲,积极主动发言,不能交头接耳影响他人学习等。有效的课堂管理有利于营造一个严肃、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积极的帮助。

(二) 随班就读课堂管理的特殊性

在随班就读的课堂中,教师会面对思维活跃的普通学生和有一定身心残疾的随读学生,没有随读生的班级都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去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何况是又多了一个或者多个特殊儿童,这就更需要教师在实施课堂规则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随机应变解决课堂中的意外或者偶发事件,这也是教师驾驭课堂的一种能力——教学机智的体现。

二、 随班就读课堂中问题行为的调控

(一) 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形式

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是由问题学生在课堂中实施的不良行为。他妨碍和干扰了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也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随班就读的课堂问题行为可能发生在随读生的身上,其表现的形式与随读生的残疾类型、特殊需要和身心特点相关。课堂问题行为的出现也不一定只限于问题学生,普通正常学生也会出现问题行为,只是表现的严重程度和频率不及问题学生。总而言之,课堂问题行为会给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带来负面的消极影响,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在课堂上放声大笑、睡觉;侵犯他人,打骂同学;与老师发生争执甚至动粗;故意破坏教学秩序等。

(二) 对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控策略

1. 建立和谐的师生、伙伴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前提条件,良好的伙伴关系的确立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其人格的发展。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和伙伴关系主要指的是怎么让随读生与老师和其他普通学生建立和谐良好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了解随读生的特点以及主要的特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特殊服务。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我们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随读生与普通学习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体会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加强了随读生与普通学生的交流沟通。这种策略可以有效地控制问题行为的发生。

2. 运用行为矫正的方法原理

(1)发出信号

教师对发生问题行为的学生用眼神、手势、表情、身体姿势等发出信号,让其终止问题行为。如:教师正在讲课,可以一边讲课,一边用眼睛盯着发生问题行为的学生,或者可以采用摇头的方式提醒暗示学生,还可以走近学生摸一摸他的头,轻轻敲打一下他的课桌,提示他注意听讲。

(2)邻近控制

课堂上教师发现了打瞌睡、交头接耳等问题行为时,采用邻近控制的方法,终止问题行为。如:走到发生问题行为学生的身旁短暂的停留。

(3)向其发问

教师在课堂上发现了问题行为,可以向问题行为学生或者其同桌及时地发问,要求回答与讲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这样会使学生主动放弃和终止问题行为。

(4)排除诱因

有些问题行为可能是因为某些诱因引起的,如:窗台上落了一只麻雀,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关注点不在课堂上,导致耽误了老师的讲课内容。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排除这些引发问题行为的诱因,以终止问题行为。

(5)课后谈话

教师发现了个别学生的问题行为时,可利用课堂练习时间或者课后,与该学生个别谈话,了解问题行为的原因,进行有针对的正面教育。

(6)插入活动

适当的时候,可以在课中穿插游戏活动,使学生快乐接受知识,而不会开小差了。

以上这些方法都基本符合随班就读学生,教师可以根据随读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的采用更为适合随读生的策略和办法。

三、 课堂时间的有效管理

(一) 减少时间浪费

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要建立合理的时间分配制度,增强师生的时间观念,减少外在因素的时间浪费。主要措施:老师提前候课,学生课前准备,课后不拖堂。

(二) 掌握最佳时域

要提高课堂效率,根据心理学,教师要保证在课堂中前5-20分钟学生思维最佳的时间段,完成主要教学内容,解决关键问题。避免或減少外在因素对课程讲解的持续性。

(三) 信息量适中

课堂信息量是老师必须注意和分析的一个问题,不能过多或过少,要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强弱安排课堂信息量,避免时间的浪费和教学效益的低下。因此,保持课堂信息量适中是必须研究和分析的。

(四) 提高学生专注率

提高学生的专注率,一是要抓住可教时机及时施教,二是选择恰当时机处理学生行为,防止出现破坏课堂规则和形成冲突的情境。

(五) 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交替使用多样化的方式,比如多媒体讲解,提问、交流,合作,刺激学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继而提高课堂有效时间和教学效益,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也很适合随班就读的学生,更能激发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教学效率。

作者简介:

张桂林,山西省阳泉市,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随班就读策略研究课堂教学
论政府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的职能
普通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