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自主式阅读教学探究

2018-02-03 05:41张华兵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素养

张华兵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阅读效率,是摆在师生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此,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将学生的自主阅读融入课堂阅读教学,找到一条适合师生共同发展的阅读教学之路。

一、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文本选择与模式单一

现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处境尴尬,首先体现在教材文本的选择上。例如,苏教版用专题教学替代了以往的单篇教学,这种专题式编排的初衷是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让其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要从传统的單一式文本教学转到专题教学,需要教师对文本有一个取舍、解读、重组、补充、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建立在深度解读文本思想、深入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之上。专题教学的选材要有针对性,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适时而教,它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从对高中阅读教学的调研情况来看,目前还有一部分教师未能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他们或照本宣科,毫无创新;或舍本逐末,注重细枝末节。这种阅读教学没有顾及到学生思维开发的过程,忽视了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以致出现教师不深入研究教材、学生不深入学习文本、教师自问自答的情况。而自主式阅读教学因为有学生自主设计问题的环节,故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思维,但这一环节却被有些教师忽略了。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编者有意设计了文本对话栏,即让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可惜这个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被有的教师忽视了。不管选取哪一种教材,自主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处境的尴尬,还体现在教学模式的统一上。笔者在对本地区高中语文教研组进行调研时,发现很多学校都要求教学模式统一化,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进度,都无一例外。“统一教学”只是便于学校管理,但语文学科理应追求创新思维与个性发展,“统一”的桎梏会限制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可见,高中语文教学更应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但从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并未处于主动地位,他们对于文本的选择和在课堂问答中均缺乏自主性,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方式的推行。

2.重答题技巧,轻能力素养

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忽视了教材对学生在阅读基础上的作用,而教学内容又偏向于考试技巧。为了文本阅读答题更有针对性,课堂教学往往选择高考试卷中的现代文文本作为教学研究对象。这种课堂阅读教学形式,把阅读教学变成了解题技巧的教学。

许多教师热衷于阅读教学中的“答题技巧”,这看上去契合了阅读解题思路,但从根本上肢解了阅读审美状态。有规定答案的阅读,实际上违背了作品的丰富性解读原则,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阅读很难产生审美愉悦。其实,对很多作品的解读往往是读者的一种个人见解,它与作者的理解并不一定契合。

所以,笔者认为在自主阅读教学中应强调对作品的多样性、自主性解读。阅读教学培养的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人,而是独立自主、思想自由的“真”读者;阅读教学不只是教技巧,而是培养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

二、自主阅读教学的主体与主导

实行自主式阅读教学,必须明确课堂的主体,强调、突出主体地位。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因为自主阅读具有很强的自我审美意识,所以自主阅读教学要求突出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角度,自由展开阅读思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自主阅读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思想的品质。陈寅恪先生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是语文学科培养的终极目标。

实行自主式阅读教学,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明确自主式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提升考试成绩,不是教授答题技巧,而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品位。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不过这里的“放手”并不是“放羊式”的散漫化阅读。在每一节自主阅读课上,教师都可以帮助学生精心选材、巧妙设置问题等。教师可将阅读教学设计为任务型阅读、反馈型阅读、读后感式阅读、评论式阅读等,真正让自主阅读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办法。

实现自主式阅读教学,需要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真正的语文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双方平等交流与互动的地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民主精神,而将民主引入课堂,能让师生通过教学进一步践行民主思想。教师在课堂上要放下身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平等互助的气氛中与学生研究探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自主式阅读教学中,师生共同完成教学,共同提升思想境界,是一种理想而完美的课堂教学。

三、课堂阅读与自主阅读并行不悖

多年来,江苏省口岸中学一直坚持开设学生自主阅读课。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将自主阅读、课堂阅读作为两个独立的概念分开进行,甚至有人将自主阅读课用来讲课。从现实情况来看,课堂阅读占据了高中大部分的教学时间,而自主阅读一周也就一节课,且多数学生并没有多少课余时间用来阅读。所以,学校应重新定义自主阅读,将自主阅读与课堂阅读整合起来。

如何巧妙地将自主式阅读教学融合到课堂中,不应是只讲解文本、分析文本,而应根据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编订出适合学生实际、与时俱进的校本阅读教材。自主阅读教材的选编可以放宽眼光、扩大范围,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可让学生参与选编。同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阅读。所以,自主阅读教学不是选固定的教材,实施固定的流程,而是随着学生和阅读内容的不同而随时发生改变。

近年来,学校语文教研组倡导“主体参与式”课堂教学,这也是一种自主式阅读教学。笔者认为,不应将新时代的语文教学方式理解为一种阅读模式,也不能将其理解为自习式阅读,而是应该通过自主式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播人文精神和自由民主的思想。这也是新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社会责任。

(责任编辑 郭向和)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文本素养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