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综述

2018-02-06 16:15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教育

张 强

(国防大学 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信仰是人对于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一种自觉状态,决定着人的情操与志向。“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其所蕴涵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也是确保党高度集中统一的思想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远大理想。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近年来,社会信仰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对于推进新形势下党的信仰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基本问题研究

作为人类特有的意识活动和精神现象,信仰是理论认知、价值追求与行为引导的有机统一,体现为笃学、虔信和躬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认同、坚定追随与不懈践行,以及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终极追求。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何以成立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信仰。作为迄今为止人类所创立的最为科学的世俗信仰,马克思主义充满了理性的光辉,彰显了真理的力量。

罗忠荣、杨永志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为了有效解决“人的解放”这一永恒命题所产生的科学信仰。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主张依靠无产阶级的力量实现共产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任何信仰形式,都把实现自身命运变化的力量寄托于异己力量,而马克思主义信仰则把实现社会变革和个人自由的力量寄托于人本身,实现了信仰从非科学到科学信仰的历史性飞跃。”[2]

杨昳婧、赵继伦认为,深厚的哲学意蕴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独特优势,具体表现为有限性和无限性的对立统一、真理性和价值性的内在统一、一元信仰和多元文化的辩证统一,以及人性关怀和实践取向等方面。[3]

宋铁毅认为,信仰的内涵无法被某一种具体的信仰形式所完全涵盖,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具有历史总体性的哲学信仰”。“尽管任何一种信仰都无法摆脱其超验的特质,但是,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的超验性则源自于其对人类现实境遇的关注,以及对实证主义的存在方式的批判,即是说,它并非是臆想的彼岸世界对于人类生活的关照,而是在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中所发现的‘新世界’。”[4]

陈悦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介于怀疑主义和信仰主义之间,是适度怀疑和适度信仰的有机融合。“对马克思主义要信仰但不要信仰主义,要怀疑但不要怀疑主义,只有坚持信与疑的辩证统一,保持信与疑的适度张力,马克思主义才有生命力。”[5]

2.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实质。相对于其他社会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其独特的精神旨归和价值要义。

刘建荣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实质主要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观、一切为了人民的群众观、人能够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社会观、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观。[6]

王玲玲、康凤云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思想,代表了人类崇高的理想追求,是真理与价值、逻辑与现实的高度统一。“在没有更高层次的概念出现之前,似乎只有用‘信仰’才足以表达对马克思主义仰之弥高的崇敬。”[7]

段文灵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得以产生、认同的基础依据。在完成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理性变革和对人的本质的全面而科学的揭示之后,马克思主义信仰显现出社会历史发展及人的发展的双重指向。[8]

贾建梅、李延华、贾万森认为,相对于其他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品质主要体现为科学性、实践性、现实性和发展性;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价值则在于方向指引性、正向激励性和理性聚合性。[9]

徐斌认为,信仰是精神激励、行动引领、行为约束、意志凝聚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由宗教批判走向社会现实批判,由批判的武器走向武器的批判,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引导人们走向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精神武器,应该成为人类共同的信仰。”[10]

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统一、阶级性与人类性的统一、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机制。任何坚定信仰的生成都是渐进的过程,一般会经历感知、认同、尊崇与信奉等阶段。

岳杰勇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过程,存在着内在性依次上升的三种机制:理性认同机制、价值共鸣机制和精神激发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三者的统一协调与相互作用,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牢固树立与积极践行。[11]

曾杰、田必春、周璐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健全人格的形成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动力,投身实践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本途径。[12]

贾建梅、李延华、贾万森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从内在根据看:一是自觉追求科学和真理;二是渴望满足利益的需求;三是追求幸福的美好未来。从社会途径看:一是家庭熏陶习惯养成;二是实践比较选择养成;三是理论研究认同养成;四是社会教育灌输养成。从心理路径看:‘知’是信仰的理论确证;‘情’是信仰的情感体验;‘意’是信仰的保持因素;‘行’是信仰的目的归宿。”[13]

4.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功能。当科学信仰转化为群体的共识,将对社会的有序运行和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刘建伟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功能主要在于:辩护与批判功能,为实现人类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整合与凝聚功能,实现各阶层在利益层面、制度层面、组织层面和价值层面的融合;激励与动员功能,使人在愉悦、幸福、舒适的心灵体验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诗意地生活;引导与稳定功能,协同大多数人在整个社会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联系当代中国现实,始终确保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14]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超越性

1.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超越性。马克思主义始终关注人的解放问题,致力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信仰客体,以共产主义为信仰诉求,是人类信仰发展演进的必然结果。罗忠荣、杨永志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超越性集中体现为信仰对象的科学性、信仰愿景的现实性以及信仰价值的崇高性。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终极价值意义在于为社会变革和人类发展提供可行的方案,而这种“终极”并非社会历史的终结或静止,而是一种立足于人的解放的“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15]

2.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超越性。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是对旧有思想之狭隘与偏私的完美超越。黄明理、力明认为,“作为哲学意义上的科学方法论和价值论意义上的合理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具有最大的普遍性、统摄性和引导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最终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与信仰的魅力源泉。”[16]

练庆伟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实践之原、理论之源与主体能动性的三元联立的系统”,是阶级解放与人类解放的统一、人生关怀与社会关照的统一、自愿与自觉的统一,是对粗俗信仰、虚幻信仰的超越与变革。[17]

刘建荣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现实基础。具体来说,实践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实基础,社会理想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高追求,终极关怀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本诉求,群体认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基础。[18]

张秀勤、刘小华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鲜明的批判精神,本质上属于“批判式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封闭的信仰体系、僵化的信仰思维的否定与超越,既以理论的方式对思想认知进行批判,又以实践的方式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从而实现了执著性、实践性、发展性的辩证统一。[19]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1.区分不同信仰的标准。明确不同信仰之间的区分标准,无疑是探讨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之关系的前提。秦维红认为,既然信仰是一种意识和价值,鉴于不同主体之间的认识存在差异,那么信仰之间也必然有所分别。区别不同信仰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从是否正确反映了现实世界的认识角度,把信仰划分为科学信仰和非科学信仰;从是否有利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作用角度,把信仰划分为积极信仰和消极信仰;从是否理智地信仰这一理性与情感的关系角度,把信仰划分为健全信仰和不健全信仰。[20]

2.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宗教信仰的本质区别。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宗教信仰属于两种在性质上截然不同的信仰,两者在本质、内涵、对象、方式、作用、发展结果等方面都存在鲜明区别,甚至根本对立。

郑敬斌认为,宗教作为人类认识局限的产物,排斥信仰者理性判断,谋求单纯精神寄托,其结果无法实现,因而具有非理性、盲目性和粗陋性等特点。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信仰的伟大变革,着眼于人类的自由与解放,为信仰者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其结果是一种能够实现的“客观存在”,因而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的显著特征。[21]

秦维红认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据此确立了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而宗教则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反映,属于“颠倒的世界意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在于实践,强调通过不断改造现存状况实现人的解放,积极意义显而易见;而宗教更多的是要人们安于现状,是一种消极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和信仰、理性和情感统一的健全信仰;而宗教在本质上是非理性的消极的不健全信仰。[22]

3.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宗教信仰在信仰构成上的区别。秦维红认为,就信仰对象而言,马克思主义者所信奉的是真理,不容许也不可能建立起超验不变的偶像崇拜;而宗教则认为对不能被科学检验的东西的相信才是真正的信仰。就信仰方式而言,马克思主义是因为科学的认识与论证而被信仰和接受;而宗教则排除了信仰者的理性判断和选择。就信仰心态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基于对改造世界和自我的实践观点的高度认可,其心态多为乐观、积极和自信;而宗教更多地带给人们以心理安慰,并不是行为激发。就信仰情感而言,马克思主义使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实现,能够不断激起奋斗创造的热情;而宗教信仰者往往卑微地在渴盼神的恩典中获得一点点的安慰和信心。就发展结果而言,马克思主义确立的共产主义目标完全可以通过一代代人现实的实践活动达到;而宗教信仰的对象则由于丧失了目标特性而成为纯粹的精神寄托。[23]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决定了其作为一种信仰的科学性。在充分“解释世界”的同时积极“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不仅给人类社会带来历史性变革,更通过信仰的力量使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信仰基本问题进行的探讨,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本身所蕴涵的批判性与超越性,及其在现实生活中展现出的价值激励和精神引领作用,进而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真谛和信念精髓,实现“科学的信仰”与“科学地信仰”的有机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时代价值研究

在当代中国,唯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有效地统合各种社会信仰形式,担当起凝聚人心、增进共识的历史任务。随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合理性、现实性和人文性的不断彰显,其时代价值也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并得到深入挖掘。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梦”

1.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现方式和基础,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钱秋月认为,“就其本质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不仅是信仰、信念、意识形态中国化的问题,更是一个如何在时代不断变化的条件下更好地坚守和坚信科学共产主义信仰的问题。”[24]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共识和信念支撑,使其成为一种落地生根的现实力量。胡孝四、吴朝国认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信仰问题的唯一正确出路。“儒家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土壤。儒家道德信仰、社会政治信仰、哲学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间均有相通之处或互补性,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可资取用的精神财富。”[25]

2.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中国梦”的价值和意义。“中国梦”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中华民族的现实与未来提出的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其中居于价值顶层,发挥着引领作用。朱玲认为,中华民族的“圆梦之路”,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植入、融合、再生、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信仰“既有自身理论严密逻辑的征服力,亦有终极意义追求方面高远的价值引领力”,能够在“中国梦”实践中凝聚民族意志和社会共识。[26]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意识形态建设

1.信仰马克思主义必须践行科学理论。信仰固然是精神活动,但彰显信仰力量的往往是人的现实作为,只有被实践的信仰才有价值。杨斌认为,信仰马克思主义,就是将得到科学证明的真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活动的信念,将个人有限生命的不朽奠立在历史发展无限性的基础之上,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全社会确立共同理想是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大举措,而持续开展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基础性工程。[27]

2.以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整合社会多元信仰。作为先进的信仰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和整合多元信仰,有利于形成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信仰合力。

黄家周认为,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创新性和包容性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引领社会多元信仰的重要条件;当代中国各种社会信仰所表现出的实用性、兼容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也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发挥整合作用提供了可能;而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契合,也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有效发挥引领整合功能提供了现实基础。[28]

黄意武认为,准确分析当前社会信仰状况,需要明确主流信仰和其他信仰的关系,厘清个人信仰和社会信仰之间的关系,探索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的信仰关系。而准确把握、合理破解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问题,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方式,增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众认同,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29]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党的建设

1.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永葆党的思想纯洁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固的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30]信仰纯洁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纯洁,是其他各方面纯洁的前提和基础。周涛认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既是保持思想纯洁的本源动力,也是检验是否纯洁的根本标准。只有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问题,对多元价值观进行比较、反思、批判、选择,永葆思想上的纯洁。[31]

2.共产党人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现实指向。面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陈亚丁认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既是学习遵守贯彻好党章的题中之意,也是共产党人铸魂和修养的终生课题。”[32]共产党人要自觉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的领导。何海兵、叶红云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历史事实、价值定位和未来视野的结合体。”[33]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定力问题上,不能有任何迟疑、含糊或遮掩。通过信仰马克思主义,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人生修养,是共产党人精神引领的关键所在。

(四)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人生价值

1.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实现崇高人生价值的现实需要。对于个体而言,信仰决定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成社会行为的最高标准,崇高的信仰对于实现高尚的人生价值具有基础性作用和根本性意义。王霞认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实现崇高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也为实现崇高人生价值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深刻转型的社会中,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缺失等不良倾向有所抬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解决“实现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怎样实现崇高人生价值”的关键所在。[34]

2.马克思主义信仰饱含人性关怀思想。信仰的价值在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科学信仰饱含着人生的高远追求,能够实现对有限个体生命的超越,有助于形成对于存在价值的积极认知。杨昳婧、赵继伦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着眼现实之人,以人的发展为主旨,以人的解放为归宿,彰显出鲜明的人性关怀。“在信仰危机的现实困境下,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哲学意蕴,有助于促进人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真理,并在真理追求、价值实现、个人发展等精神领域构建丰富内涵,坚定不移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35]

3.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转轨转型,各种心理问题大量涌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性质和特点决定其能够从多方面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徐辉认为,从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角度看,信仰马克思主义有助于提升生命的意义感;从调动主体能动性的角度看,信仰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强化人的自主性;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信仰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信仰马克思主义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角度看,信仰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形成关注现实、着眼未来的理念。[36]

信仰是人最高精神追求的体现,是指导社会实践的根本内在动力。“革命理想高于天”,生动反映了崇高信仰对人的巨大激励和鞭策作用。在当代中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需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时代价值的研究,虽然角度和视野各不相同,但都立足社会、聚焦现实,具有非常鲜明的问题意识,有助于人们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社会发展、党的建设、人生关怀等方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从而更加坚定地确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和信仰自觉。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

任何信仰都需要经历由理论认知向实践指引、由精英先导向大众认同的转化过程,持续且有效的宣传教育则是培塑信仰不容忽视的基础性路径。学界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已不仅仅是理论或学术话题,更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亟待认真研究、深入分析、着力推进的实践命题。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坚守社会共同理想,积极倡导社会责任、社会义务与社会认同,理应成为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工程。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状分析

1.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困境。示范与引领是教育的重要方面,教育者自身的信仰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信仰教育的实际效果,教育者的信仰困境必然会对信仰教育产生严重的消极作用。

赵楠、蒲清平、朱丽萍、王会丽通过调查发现,部分高校辅导员对共产主义的认同度偏低,对收入差距缩小信心不足,对党内理想信念状况忧虑明显。这些思想倾向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辅导员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困惑,进而导致了他们对大学生信仰影响力下降的困境。[37]

钟利红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信仰需要和信仰“被崇高化”的冲突,信仰工具层面和价值层面的疏离,信仰教育中理性与非理性的博弈,社会多元文化与个体信仰选择能力薄弱的矛盾。[38]

徐秦法、磨桂芳认为,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和教育环境。从教育者层面看,灌输式教育难以引起思想共鸣,陈旧的考核机制难以激发教学热情,学科偏见难以凸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从受教育者层面看,主体意识的个性化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发展,弱化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从教育介体层面看,新媒体的运用与普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既带来发展的新契机,也使其面临新问题新考验。从教育环境层面看,国际国内形势的快速发展变化引发双重挑战,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际效果。[39]

2.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的当代境遇。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面临的机遇与遭受的挑战同时存在,有效应对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自身的能力素质。林雪原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在理论素养、人格魅力以及教学水平等方面均有较大提升空间。“社会实践考察是增强理论自信和学识魅力的有效途径,创新内容表达和继续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应用则是当务之急。”[40]

(二)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建构与机制创新

1.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规律探寻。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相对独特的生成机制和传播规律,只有真正了解把握这一规律,才能有效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贾建梅、李延华、贾万森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遵循生活——习染律,注重成长环境和人际关系对信仰养成的影响和作用;遵循学习——认同律,在真懂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实现真信真用;遵循实践——验证律,在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基础上坚定信仰;遵循个体——社会律,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遵循层次——发展律,促进信仰教育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41]

2.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建构。方法路径的选择与建构,是信仰教育的重要课题,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郑敏认为,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从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创新的教学方式相结合,课堂、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理论教育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等多维度探寻其有效的路径选择。[42]黄敏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将教育目标具体化,缩小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把教育内容通俗化,拉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让教育方法生动化,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共鸣;使教育载体多样化,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融合。[43]刘芳、谢红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教育、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教育。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迫切需要强化实践意识,其具体路径主要包括知识论实践教育路径、养成论实践教育路径和价值论实践教育路径。[44]

3.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机制创新。伴随全球化时代西方意识形态的强势传播,马克思主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对信仰教育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鲍先彪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整体性科学,必然要求相应的信仰教育创新也是系统的整体工程。这就需要通过“教育总体方法的创新即解构和建构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起自身的主导地位,并通过“话语体系的创新即国家叙事和个体叙事的融合”,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既保持权威性和真理性,又不断增强易传播性和可接受性。[45]张霞、邓淑华认为,基于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迫在眉睫,要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主导性,调动教育客体的能动性,开拓教育载体的多样性,增强教育环境的感染力。[46]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1.加强高校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科学信仰的确立,往往是真理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和实践的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赵楠、蒲清平、朱丽萍、王会丽认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需要以增强科学认识、理性认可、内心认同为出发点,建立认知机制;以强化信念定力、提升信心指数、加深信任程度为切入点,建立动力机制;以不断增强自尊感、效能感、敬畏感为突破点,建立调节机制;以落实生活化、时代化、科学化为着力点,建立实践机制,构建“四位一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塑与养成体系。[47]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夯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根基和业务能力。江颉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存在缺乏理论认同、政治认同以及情感认同等较为显著的问题。”[48]而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综合谋划、系统实施,主要举措包括:完善并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课程;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习及觉悟;有效监督、积极管理,做好党组织服务创新工作;严把关口、做好审核,完善质量保障工作;利用网络、交流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捍卫并坚持马克思主义。

2.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一段时期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吸引力不足、实效性缺失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解释和传播方式缺乏相应的时代针对性”。秦维红认为,应注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实性和理想性的衔接”,着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解释力,使之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同时,还应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情感激发和情境设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挖掘、创设能够引起当代大学生情感共鸣的介体和环境。”[49]

罗昌勤认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生动力缺乏、外延动力受阻”,有必要引入“生态思维”,“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内容,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认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体系的内涵教育,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价值的认同感。”[50]

周勇、刘朝阳、李沛认为,人的意志与认知、情感、行为往往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知驱动意,意深化知;情支撑意,意调节情;行彰显意,意表现行”。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注重“理智—情感—意志心理结构的平衡”,从理论灌输、榜样激励、挫折教育和实践导入等方面进行方法创新,着力提升教育的实效性。[51]

赵连文认为,加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途径包括:注重对青年学生的政治引导,提高其政治参与能力;确立青年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引导其在社会实践中进行自主性探索;优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环境,积极培育校园政治文化;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机制,使教育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加强教育阵地建设,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载体和平台;促成合力共建,构筑整体化教育,为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52]

四、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相关问题研究

近些年来,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选择性、多变性显著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着严峻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信仰领域的主导地位,日益成为学界广泛探讨的现实课题。

(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的冲击和挑战

1.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性、纯洁性的主要因素。从总体上看,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性、纯洁性的因素来自多方面,既有社会存在的客观因素,也有个体自身的主观因素。周涛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正在经受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多元化、务实化的社会信仰环境的冲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谷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发展所引发的困扰,长期和平环境的销蚀和腐败滋生的影响。同时,马克思主义信仰宣传教育的弱化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知之不深和自我修养的放松,也是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不可忽视的因素。[53]

2.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的时代挑战。刘权政、郝帆认为,“文化多元化是当今世界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特点之一,在此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市场功利文化的负面效应以及西方国家依托强势话语霸权宣传‘西方民主’,都对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冲击。”[54]

郑敏认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主要存在“犹豫”“迷茫”“无奈”等心态,原因在于传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深层矛盾和问题缺乏关注、反思与批判,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立场、修养、教育理念存在问题,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涌入,导致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疏远隔阂,大学生的理解方式和利益诉求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发生错位。[55]

(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策

1.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弱化是多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既需要科学认知,也需要情感认同;既需要真理建构,也需要价值建构。

顾玉平认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厘定信仰与信念、知性与理性、自觉与自信等基本范畴和关系。当代中国信仰建设必须正视信念变迁带来的“双重效应”,通过“信念结构权重的重组”升华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时,要充分发挥理性思维的有效功能,处理好“应然”与“现实”的关系;要把文化自信引入信仰重塑,牢固坚守马克思主义主阵地。[56]

周涛认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既要有外力规范,也要有内力制约,必须“内外兼修、标本兼治”。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纯洁思想与纯洁队伍相结合,党章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严格自律与严明法纪相结合。[57]

段文灵认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应当遵循个人关怀与政治需求、阐释意义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只有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和表现形态,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普适性和具体实践的特殊性,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等关系,才能真正理解、认同、虔信马克思主义。[58]

张秀勤、刘小华认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要坚持“批判式信仰”,必须从科学之“真”和价值之“善”的角度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既要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又要始终坚持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性。[59]

2.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途径。学界研究表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要准确把握其内在逻辑的完整与严密,更在于通过实践展示其科学性与生命力。

刘建荣认为,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尤其需要提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认识,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体验,营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宣传教育的社会环境。[60]

黄明理、力明认为,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理性看待和辩证评价当前社会的信仰危机,要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情怀和理性怀疑精神辩证统一起来,实现“信中有疑”与“疑中有信”的有机融合。[61]

王秋艳、范明英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吸收并超越了以往社会信仰的合理性,不断自觉论证其实现的可能路径。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应着力搞好“四境”建设,即“打造时代情境,营造社会环境,提升文化意境,塑造理性心境。”[62]

赵天睿、张富国认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创新培养路径,加强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关联,注重理论政策与建设成果的分析,尊重社会道德与民族文化的融合。[63]

马克思主义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理想目标,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指向。只有把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特别是在深入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永葆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30]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09).

[2][15]罗忠荣,杨永志.信仰的内涵与发展——兼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超越性[J].广西社会科学,2014(06).

[3][35]杨昳婧,赵继伦.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哲学沉思[J].理论月刊,2013(11).

[4]宋铁毅.拜物教的泛化与马克思主义信仰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理论探讨,2016(03).

[5]陈悦.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新视阈[J].湖南社会科学,2013(02).

[6][18][60]刘建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实质[J].哲学研究,2013(01).

[7]王玲玲,康凤云.解读“信仰”——由不宜提“马克思主义信仰”引发的思考[J].江汉论坛,2015(04).

[8][58]段文灵.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双重指向[J].学习与探索,2016(08).

[9][13][41]贾建梅,李延华,贾万森.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机制和规律探索[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05).

[10]徐斌.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03).

[11]岳杰勇.试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内在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9).

[12]曾杰,田必春,周璐.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方式探析[J].理论探索,2014(06).

[14]刘建伟.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J].求实,2013(09).

[16][61]黄明理,力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自信与信仰研究[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01).

[17]练庆伟.重读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定位、价值及实现[J].求实,2013(04).

[19][59]张秀勤,刘小华.批判式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方式论析[J].探索,2014(02).

[20][22][23]秦维红.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辨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05).

[21]郑敬斌.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3).

[24]钱秋月.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J].求实,2016(02).

[25]胡孝四,吴朝国.刍议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03).

[26]朱玲.论作为“中国梦”价值顶层的马克思主义信仰[J].甘肃社会科学,2014(04).

[27]杨斌.辩证维度中的马克思主义观——兼论马克思主义信仰[J].社会科学家,2013(07).

[28]黄家周.论以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和整合社会多元信仰的途径[J].理论月刊,2014(10).

[29]黄意武.对信仰的内涵、特征和实现路径的思考[J].探索,2014(02).

[31][53][57]周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永葆党在思想上的纯洁[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05).

[32]陈亚丁.共产党人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3(04).

[33]何海兵,叶红云.严以修身: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本领的辩证统一[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12).

[34]王霞.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意义[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09).

[36]徐辉.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6).

[37][47]赵楠,蒲清平,朱丽萍,王会丽.马克思主义信仰困境与境界超越[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38]钟利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1).

[39]徐秦法,磨桂芳.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效果的四因子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1).

[40]林雪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的当代境遇与出路[J].广东社会科学,2015(02).

[42][55]郑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心态成因及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05).

[43]黄敏.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生活化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4).

[44]刘芳,谢红.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践教育路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3).

[45]鲍先彪.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创新机制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

[46]张霞,邓淑华.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四个维度[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04).

[48]江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思考[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04).

[49]秦维红.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8).

[50]罗昌勤.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生态思维[J].理论导刊,2016(04).

[51]周勇,刘朝阳,李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3(02).

[52]赵连文.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分析[J].学习论坛,2013(02).

[54]刘权政,郝帆.多元文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J].理论导刊,2015(01).

[56]顾玉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三重维度[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62]王秋艳,范明英.转型期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4(06).

[63]赵天睿,张富国.当代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要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9).

猜你喜欢
信仰马克思主义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论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