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性肾病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进展

2018-02-08 20:36李坤皓于市委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尿酸血尿酸尿酸

李坤皓于市委

(1 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2015级,河南 郑州 450004;2 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2017级,河南 郑州 450004)

尿酸性肾病,是因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致血尿酸产生过多,或因肾脏排泄减少而使血尿酸升高,导致尿酸盐在血液中呈过饱和状态,沉积于肾脏而导致的病变。据不完全统计,痛风患者40%以上可发展成为慢性肾脏病,其中约有半数患者有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尸检发现约79%~99%的痛风患者患有尿酸性肾病[1]。

20世纪50年代,高尿酸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极低[2]。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保守估记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达1.2亿之多[3]。据有关学者的调查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在普通社区居民中的发病率已达19.1%,其中慢性肾脏病(CKD)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发病率达32.7%之多,显著高于血尿酸水平正常的人群(16.2%)[4]。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密切相关[5]。近年来,中医药界对于尿酸性肾病日益重视,中医名家对此开展了众多研究,现将此做一综述。

1 病名

尿酸性肾病属现代医学概念,古代医家对于其无直接记载,根据其发病特点,多归属于“痛风”“痹症”“水肿”“腰痛”“石淋”“肾劳”等范畴。“痛风”之名最早由元代医家朱丹溪提出,《丹溪心法》中记载:“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证是也……遍身骨节疼痛,昼静夜剧,如虎嗟之状,名曰白虎历节”。清初医家张璐在 《张氏医通》 中记载:“痛风一症, 《灵枢》 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要略》名曰历节,后世更名曰白虎历节。”由此观之,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多仅限于现代医学中的痛风性关节炎。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名家对于痛风性肾病的认识愈加广泛,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2 病因病机

陈以平教授[6]审证求因,将本病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为患者先天肾气亏虚,外因则为嗜食肥甘、劳倦过度。患者正气亏虚,则易受风寒湿热之邪,邪气侵袭筋络关节,日久不去,以致痰浊内生,气血运行不畅,骨失所养,不荣则痛发为痹病。或气滞血瘀,痰淤互结,痹阻经络,不通则痛而发痹病;邪气痹阻经络关节,日久不愈,累及脏腑,而致肾、脾等脏器虚损;在疾病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因正邪两方强弱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临证表现,或关节疾病表现明显,或以全身症状为主,但湿热、寒浊、血瘀等贯穿疾病的始终。

关建国教授[7]认为,本病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正虚主要由于患者先天肾气亏虚,或年老体弱多病,或嗜食肥甘,以致脾肾亏虚,气机运化失常;邪实在于气血运行无力而致血瘀,运化不及则湿浊内生,继而浊瘀阻痹,经络不通,深入腰府,侵袭肾脏。

邵朝弟教授[8]认为本病内因为先天脾肾亏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外因为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内外相因而发本病。以脾肾两虚为本,湿、热、痰、瘀为标。

3 辨证论治

陈以平教授[9]根据本病虚实夹杂的病理特点,将本病分为两期,急性发作期以邪气盛为主,稳定期以正气虚为主。护肾是基本治则。急性发作期: (1)寒湿痹阻证,治宜温阳散寒、除风胜湿止痛,选方桂枝芍药附子汤加减; (2)湿热痹阻证,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选方三妙丸合白虎桂枝汤加减; (3)湿瘀阻络证,治宜利湿泄浊、祛瘀通痹,选方四妙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稳定期: (1)脾肾亏虚,水湿不化证,治宜补肾健脾、利湿化浊,选方无比山药丸加减;(2)肝肾阴虚,瘀血内结证,治宜滋补肝肾、祛瘀散结,选方左归丸合桃红四物汤; (3)脾肾阳虚,湿浊内蕴证,治宜温补脾肾、利湿泄浊,佐以活血,选方右归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邵朝弟教授[10]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将本病分为4型:(1)脾肾气虚型,选方参苓白术散加减;(2)肝肾阴虚型,选方一贯煎加减;(3)气阴两虚型,选方六味地黄丸加减;(4)阴阳两虚型,方用炮附片、女贞子、菟丝子等。

4 临床治疗

4.1 四四二合方 张汉新等[11]将104例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予四四二合方加减,对照组予别嘌醇,治疗8周后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5%、71.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

4.2 金匮肾气丸 黄刚等[12]将64例脾肾阳虚型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予金匮肾气丸,对照组予别嘌醇,治疗8周后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6%、65.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4.3 加味三妙散 向少伟等[13]将94例慢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加味三妙散加减,治疗12周后结果显示: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7.2%、61.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

4.4 肾维宁 杨同广等[14]将82例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口服肾维宁冲剂,对照组予常规剂量别嘌醇,2个疗程后结果分析显示,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7.8%、65.9%。经测定的2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尿酸及血尿酸结果分析,肾维宁冲剂能明显降低血尿酸,并具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而别嘌醇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不甚明显。

4.5 益肾泄浊汤 曹晖等[15]将108例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剂量别嘌醇治疗,治疗组予口服自拟益肾泄浊汤,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6%,对照组75.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占优。观察发现,治疗组患者缓解率、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益肾泄浊汤不仅能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保护肾功能,亦能使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4.6 健脾四妙汤 李俊等[16]将192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8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予别嘌呤醇口服,治疗组予自拟健脾四妙汤口服,2组均观察治疗8周,追踪观察24周,分析结果显示2组近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治疗组远期疗效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53.1%,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健脾四妙汤具有明显降低血尿酸的作用,且作用持久度较别嘌呤醇明显为高。

4.7 加味活血四妙汤 陈彦明[17]将30例脾肾两虚、湿浊瘀阻型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3个月后观察发现,2组患者血尿酸、血肌酐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试验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

4.8 泄浊除痹汤 林晓蒙[18]将60例湿热瘀阻型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苯溴马隆及碳酸氢钠片,治疗组加用泄浊除痹汤。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3.4%、50.0%。

5 方药实验性研究

5.1 萆薢除痹汤 江雪纯等[19]利用腺嘌呤和盐酸乙胺丁醇制作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设立模型组、空白组、别嘌醇组、萆薢除痹汤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实验结果显示萆薢除痹汤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降低组织和细胞中NF-κB,MCP-1,ICAM-1,VCAM-1的表达,且高浓度组对于各指标的下调作用明显强于低浓度组,这说明萆薢除痹汤在减轻尿酸盐沉积的同时还可抑制诸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缓解尿酸所致的肾损伤。

5.2 大黄附子汤 涂玥等[20]发现大黄附子汤通过下调p-JNK、p-Bcl-2蛋白表达,干预JNK/Bcl-2信号通路,改善肾小管/间质损伤,延缓疾病进展。

5.3 复方青秦液 陈祎等[21]发现复方青秦液通过降低尿酸水平及抑制HUA-TLR2、4/NF-κB免疫炎性损伤途径的多靶点调节机制,达到抑制高尿酸性肾损害的目的。

5.4 复方萆薢汤 苏筠霞等[22]利用氯嗪酸钾制作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设置模型组、对照组、别嘌醇组以及低、中、高剂量复方萆薢汤组。实验结果:中药组大鼠血尿酸、尿素氮、血肌酐较模型组明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低剂量中药组与别嘌醇组差别不明显。研究结果显示,复方萆薢汤具有保护尿酸性肾病大鼠肾脏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尿酸盐沉积与NGAL、KIM-1的分泌,从而抑制肾间质纤维化有关。

5.5 化湿泄浊汤 伍新林等[23]研究发现,化湿泄浊汤可通过下调MCP-1及IL-1βmRNA的表达,改善大鼠肾脏炎症程度,保护肾功能。

6 单味中药研究

大黄可下调CTGF在大鼠肾组织的表达及升高HGF的表达,延缓肾纤维化的发展[24]。威灵仙可通过减少尿酸盐结晶在肾小管间质中的沉积及炎性细胞浸润,降低UAN大鼠肾损害[25]。黄柏具有保护UAN大鼠肾功能的作用,可能与下调TNF-α及COX-2的表达有关[26]。鸡矢藤可通过降低UAN大鼠肾脏组织COX-2及TNF-α mRNA的表达,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27]。虎杖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血尿酸水平[28]。

7 小结

尿酸性肾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本虚为先天不足、脾肾亏虚,标实为湿热浊瘀交阻。目前西医治疗尿酸性尚未有明显突破,主要以降低血尿酸为主,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会带来一定的毒副作用,例如对肾间质的损伤。中医药治疗尿酸性肾病优势明显,临床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较小[29]。目前当代医家在临床及实验室研究均取得了一定成果,论治思路不尽相同[30],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但因其样本量偏小,统计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们应当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力争创新,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优势。

[1]KhanSR.Crystal-induced inflammation of the kidneys:results from human studies,animalmodels,andtissue-culturestudies[J].ClinEepNephrol,2004,8(2):75-88.

[2]朱君,余俊文.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流行病学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1):191-195.

[3]胡大一,丁荣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1145-1149.

[4]邹和群,孙世澜.进一步提高高尿酸性肾病的防治水平[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1,11(2):52.

[5]Hakoda M.Epidemiologyofhyperuricemia and gout in Japan[J].Nippon RINSHO,2008,66(4):647-652.

[6]金周慧,陈以平,邓耀毅.陈以平教授治疗尿酸性肾病经验摭拾[J].中医药学刊,2005(6):976-977.

[7]刘宏伟.尿酸性肾病如何辨治[J].中医杂志,1997,38(5):311.

[8]郭向东,邵朝弟,王小琴.邵朝弟教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临证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2):3820-3822.

[9]傅文录.肾脏病[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5-283.

[10]金劲松.邵朝弟教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4):190-191.

[11]张汉新,麻志恒,施志琴,等.加减“四四二合方”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6):248-250.

[12]黄刚,叶一萍.金匮肾气丸治疗痛风性肾病疗效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11):2808-2810.

[13]向少伟,赖申昌,蒙宇华.加味三妙散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1):979-981.

[14]杨同广,刘奔流,梁一鸣,等.肾维宁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11):1003-1004.

[15]曹晖,王晓红.益肾泄浊汤治疗尿酸性肾病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1,32(12):1584-1585.

[16]李俊.健脾四妙汤治疗高尿酸血症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0,16(5):51-53.

[17]陈彦名.加味活血四妙汤干预慢性尿酸性肾病进展的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18]林晓蒙.泄浊除痹汤治疗湿热瘀阻型尿酸性肾病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3):188.

[19]江雪纯,平凡,张谨枫,等.萆薢除痹汤对大鼠尿酸性肾病防治作用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16):103-108.

[20]陈祎,陆妍,王亚南,等.复方青秦液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6):722-727.

[21]涂玥,孙伟,万毅刚,等.大黄附子汤调控JNK/Bcl-2信号通路而改善尿酸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5):1351-1356,1636.

[22]苏筠霞,许筠,李建华,等.复方萆薢汤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NGAL和KIM-1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5(3):201-204.

[23]伍新林,刘利华,刘桃丽,等.化湿泄浊祛瘀汤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MCP-1、IL-1β 表达的影响[J].中药材,2015,38(8):1705-1709.

[24]李俊,胡家才.大黄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脏CTGF和HGF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9):761-764,847.

[25]林凤平,任开明,宋恩峰,等.威灵仙对尿酸性肾病大鼠的实验研究[J].中成药,2006(6):842-845.

[26]刘睿,胡家才.黄柏对尿酸性肾病大鼠的影响及机制[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2):180-182,282.

[27]朱文靖.鸡矢藤环烯醚萜苷对大鼠尿酸性肾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3.

[28]朱春霞,韩彬.虎杖的化学成分与抗痛风作用研究进展[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8):191-193.

[29]孔庆歆,刘加林.中医药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思考与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11):1004-1005.

[30]王元,邓跃毅.从病因病机论治痛风性肾病的思路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4):375-376.

猜你喜欢
高尿酸血尿酸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喝茶能降尿酸吗?
西北美食浆水或可降尿酸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藏药二十五味儿茶丸降尿酸作用及对尿酸转运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