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生临床预实习情绪体验的质性研究

2018-02-09 19:55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能力老师护理

预实习阶段是护理本科生最早正式接触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旨在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护理工作、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1],建立专业归属感。本文通过与参加预实习的学生和老师进行深入谈话,探讨预实习阶段学生和老师的情绪体验经历,为进一步改进预实习的教学实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7年4月 选取锦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6级参与临床预实习的护生及教师为研究对象。在会议室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个体化访谈,最终访谈20名护理本科生和8名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护生中,女生19名、男生1名。年龄19~21岁,平均(19.75±0.34)岁;带教老师均为女性,年龄30~49岁,平均(39.25±7.03)岁。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学校统一安排的本校附属医院进行预实习,每组5名同学,随机分到一个科室,时间为1周。制定了具体科室的预实习教学大纲,遴选了带教老师,制定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每天记录带教内容和学生表现。

1.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面对面的个体化深入访谈法,根据研究目的,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并且在专家指导下,制定访谈提纲进行访谈指引,访谈内容如下:(1)请您谈谈参加预实习的心理感受和看法?(2)您认为预实习的优点是什么?(3)您认为预实习的缺点是什么?(4)您认为预实习对于以后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有哪些影响?(5)为进一步完善预实习的教学安排,您有哪些建议?访谈人员接受过专业培训,访谈前向研究对象介绍访谈的目的、意义、过程,并征得其同意进行录音,每次访谈时间约15~30 min。对收集资料进行文字转录,不断分析、编码、提取主题。

2 结果

本研究经过分析,对护生的访谈结果提炼出4个一级主题,对教师的访谈结果提炼出3个一级主题。

2.1 护生预实习反馈

2.1.1 基础知识薄弱,心情胆怯:“感觉我们的基础太差了,觉得就是看看热闹,学不到多少知识”。“感觉没有铺垫,一下子就到了临床,有些发懵”。“自己什么都不会,对自己能力有些没信心。”

2.1.2 没有实践机会,感觉无聊:“特别想有点动手实践的机会,铺床也行啊”。“就是觉着没事做,老师都在忙,我们不能帮忙,感觉碍事,很尴尬”。“感觉我们不被重视,有不舒服的感觉”。

2.1.3 老师无暇关注,倍感失落:“有时就是做一些跑腿的事,感觉没价值”。“感觉老师带教也很随意,想起来就讲讲,忙起来就把我们忘了”。“中午没处休息,感觉很累,也很委屈”。

2.1.4 真正接触临床,兴奋难忘:“我觉着很高兴,终于见到书本外的真正的临床了,看到护理老师们的工作,很神圣,很专业,也交了几位朋友,很有收获”。“喜欢这次预实习,认识了临床护理工作,收获很多”。“我觉着我更喜欢护理工作了,以后我要学好理论知识,做一名合格的护士”。

2.2 带教老师预实习反馈

2.2.1 带教内容简单,安排费心:“预实习内容安排上要精心,看似简单,实则要达到预实习的目的,也不容易”。“一周时间,要每天的内容不一样,确实要费心安排”。

2.2.2 担心学生安全,不敢放眼:“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临床,很怕老师让学生进行操作,反复嘱咐,还要叮嘱学生,不要进行操作”。“感觉预实习学生就是一张白纸,一点没有临床知识,我基本每天都强调护理安全,进行警示教育”。

2.2.3 临床工作繁忙,学习被动:“感觉学生缺乏主动性,老师要是照顾不到,就不知道干什么了”。“感觉学生都怯怯的,没有学习热情”。

3 讨论

3.1 护生进行预实习的优势

(1)激发了自主学习的信心和能力[2];(2)缩短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3)强化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3]。

3.2 预实习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3.2.1 对预实习重视不够:预实习时间很短,一般没有理论及操作带教要求,只是让学生去看、去听、去想。学生也会觉得不受关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可以根据临床科室特点安排一些测量生命体征、入院宣教、做出院患者的随访等内容,使学生实现沟通能力的初步培养,增加临床切身感受。

3.2.2 带教内容方法欠缺:虽然预实习时间短,以看为主,但是也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临床带教。比如:床旁示教、小讲座、观摩查房等。还要指导学生以主动学习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带教老师的工作态度、职业态度、个性特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深远影响[4],甚至起着榜样的作用[5]。因此一定要遴选年资高、有带教经验、沟通能力强、技术规范的临床护士担任预实习带教老师。

3.2.3 没有考核细则执行:本次预实习没有考核细则,因此影响带教效果,目的性不强,也不知学生学到了什么,效果如何。因此需要制定可控的双向考核标准,做到真正监管教与学。建议根据教学大纲设定考核内容及标准,可以不设分数,只设优良即可,这样同学们会增加动力,老师也会重视预实习带教工作。

3.2.4 缺少人文关怀:预实习学生进入临床,要经历活动范围、任务及接触人群的3个转变,一定要重视预实习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共情教育。另外要加强挫折教育,随时指导学生正视压力,克服不良情绪,积极面对临床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树立乐观是最好的应对方式[6],促进心理支持能力的提高。

目前,高等医学教育提倡早期接触临床并进行体验式教学,以此增加学生的临床沟通能力、职业情感、主动学习的能力[7]。我校在护理学本科专业中实施早期接触临床的预实习模式切实可行,体现了我校“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原则。但是作为我校护理专业的一项新的教学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还需在教学方法、临床带教老师培训和学生的管理上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8]。

[1]张锦英,金鑫,沈途.临床思维与决策能力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J].医学与哲学,2013,34(14):3-6.

[2]苟秋凤,熊梅,张丽梅,等.预实习对护理本科生学习影响的质性研究 [J].全科护理,2016,14(14):1489-1491.

[3]魏勃,白璐,李佳,等.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预实习模式的应用探索 [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6):881-882.

[4]吴静,陶太珍.高、中职护生临床实习环境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4):66-68.

[5]张立民,贺玉梅.临床实习对护理实习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调查研究 [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2):2039-2040.

[6]王章安,吴彬,马秋平.本科护生对带教教师期望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20):2090-2092.

[7]伦施斯,张阳,牛聪,等.基于临床导论课的早期接触临床教学内容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9):102-104.

[8]杜智敏,张波,王珍,等.临床药学生实习的教育与管理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220-222.

猜你喜欢
能力老师护理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