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电视驻外记者的调查能力

2018-02-10 09:13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驻外跨文化

■ 杨 春

一、电视记者加强调查性报道能力的必要性

1984年,中央电视台成立了驻香港记者站,开始了中国电视驻外记者的历史。虽然中国电视驻外记者已有30多年历史,但目前的业务领域仍主要围绕拍摄制作消息类报道,短新闻、小专题是电视驻外记者的主要采编内容,较少看到驻外记者拿出有分量、有质量的调查性报道作品。

调查性报道在信息量、轰动性、影响力方面都具有优势同时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载体。目前国内媒体海外传播能力偏弱的原因之一就是记者讲故事的能力差。调查性报道的重要特征就是在挖掘事实和真相的同时讲故事,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以情感人、以事动人,从而让好的题材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客观来说,当今中国电视驻外记者的硬件传播手段都已具备,有些方面甚至超过国外同行,但在调查性报道领域仍难以见到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调查性报道能力还是衡量媒体实力的标志。央视前台长杨伟光在谈到创办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时说:“作为一个国家电视台,光有一般的新闻节目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剖析社会问题的节目,要有像美国《60 分钟》这样的节目,这样才算改革差不多了”①。中国电视驻外记者的调查性报道能力,不仅应该成为其必备素养,同时还是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在内容上的核心竞争力。

二、电视驻外记者应具有调查性报道能力

所有的国际性新闻机构都认可一条原则:驻外记者应由资深的、能力全面的优秀记者担任。同时,资深优秀记者都走过了一条“普通记者→调查记者(深度报道记者)→海外记者”的成长之路。只有经历这些多领域全方位的历练,才能说是一个成熟全面的记者。

对于调查性报道,国内外新闻界早有说法:调查性报道就是揭露被某些个人或组织故意掩盖的、损害公众利益的内幕。调查性报道对记者提出了极高要求,记者成为整个报道的符号和总调度、总负责,相对于常见的做个出镜和写条新闻稿就算完事的记者,调查记者需要全面的新闻素养。

驻外记者从事调查性报道的难度首先来自于自身。文化冲击是驻外记者自身面临的最大难题。作为跨文化研究中的起始概念,文化冲击产生的症状表现为身处不同国家文化或不一样的环境中经受的困惑、焦虑的状况,包括四个阶段:蜜月、矛盾、调整、融入,很多驻外人员都有过体会。对于驻外记者,重要的是如何尽快缩短前两个阶段,使第三阶段尽快到来并尽量延长第四个阶段且减少反复。

驻在国民众的意识形态隔膜和敌意防范心理是驻外记者进行调查性报道时最大的外部困扰。冷战结束多年,但无形的“柏林墙”仍矗立在某些人脑海中。特别是在西方国家,不少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仍在心底把中国的驻外记者视为来自“共产党红色中国的宣传工具”,普通民众中有不少人长期受本国媒体议题设置、新闻框架的影响,对中国怀有偏见,再加上这些年兴起的右翼保守思潮,种种壁垒给驻外记者挖掘事实、探寻真相增添了难度。不少第三世界国家又是另一种情况。拿笔者曾经长期驻守的非洲和中东国家来说,执政当局从稳定大局出发,对所在国的驻外记者严格管理。除了正常的外国记者证外,每次拍摄还要再临时申请拍摄许可,在一些贫困落后区域,常常摄像机还没有架起,警察及“正义群众”已经把记者团团围住。

无论是调查性报道本身还是驻外记者面临的内外条件都让驻外记者从事调查性报道变得像“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这也正是调查性报道的魅力所在——越有调查价值的新闻采访难度越大,但最终呈现的作品也因此传播更广、更具影响力。近年来电视驻外记者制作出不少优秀作品,央视驻纽约记者调查美国弗林特水中毒事件的《铅毒之水 何以入口》,南美记者刘骁骞的《上帝之城》都在受众中引起了广泛反响。海外题材给调查性报道提供了广阔天地,需要更多优秀的、有志于此的记者加入到驻外记者队伍中来。

三、电视驻外记者应加强提升跨文化的调查能力

20世纪50年代,爱德华·霍尔第一次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概念。作为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当时的主要工作是选拔和训练到国外工作的美国人。霍尔发现,美国人与他国人民相处时的许多困难是由于美国人“以我们自己的标准与他人交往”引起的②。

遗憾的是,霍尔所说的这种现象至今仍不断在不少驻外记者身上上演,有些记者在国内时顺风顺水,到了国外仍照搬经验,结果此路不通;以往行之有效的手段、做法在异国他乡根本不好使;还有的记者自认通晓当地语言,熟悉所在地区文化,但实际工作中却不那么得心应手。

跨文化传播中的驻外记者从事调查性报道时,还需要警惕:驻外记者常驻国外,长期处于驻在国舆论或者西方舆论的包围中,很容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驻外记者在开始策划、收集材料进行调查时,有必要过一下脑子:中国对这个问题怎么看?中国记者应该如何把握这个问题?

调查性报道,采访中常常会涉及采访对象的隐私及利益集团企图掩盖遮蔽之处,采访过程经常不会愉快,这种碰撞与沟通,是一个非常复杂微妙的过程,让异国他乡的被采访对象,面对摄像机镜头说出心里话,就更不简单。“对于海外记者来说,新闻报道本身并不难,最大的困难来自于如何通过我们的工作实现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理解。作为记者,除了观察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发掘新闻事件之外,还必须深入他身处的社会环境中去,去了解当地人的思维”③。

跨文化传播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身同此心、心同此理那么简单。种族、宗教、意识形态让不同国家和地方的民众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从而引出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俯视与仰视在驻外记者的传播过程中都是忌讳。地球是平的,但信息传播过程中山峰波谷互见,地球村时代,隔阂和不信任比比皆是。调查性报道的沟通要义就是让人放下包袱,倾吐心声。驻外记者是否掌握打开心灵的钥匙,关乎积累、技巧、运气、甚至天赋。不断积累所在国和地区的相关知识与人脉,关注重大新闻的推进与政治人物的命运变化,始终保持新闻的敏锐感觉,应该成为每位驻外记者的日常状态。BBC调查记者普罗特杰尔说:“你需要做的是跟尽量多的人倾谈交流,越详细越好。假如你只是说‘事情有点跷蹊’,或者说‘这里面有点不对劲,但我不清楚’,这是不足够的。你必须收集资料,整理档案。”④

由于调查性报道天然具有的繁复艰深的特征,驻外记者掌握一些调查性报道的一般规律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查性报道在内容上的选择要注意这几个方面:影响力、信息量、故事性、命运感和独家性。调查性报道采访时的提问设计对很多新手是个难题,难就难在不知从何下手以及逐层推进。问题设计没有一定之规,从效果而言,问题设计应能起到谋篇布局、架构节目的作用,同时还要达到互相沟通、印证事实、挖掘细节之功。有一个设计问题的思路可资利用:开始—目标—障碍—解决;问题设计要成群成组,不要期望一两个问题就能毕其功于一役。调查性报道的提问类型大致可以分为:探究事实、了解知识、印证态度、挖掘感情,有了这四种不同的提问,剪辑出的节目才富于变化,从而多角度呈现人物命运和事实真相。

注释:

①赵华:《央视〈新闻调查〉幕后解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9 、 10页。

②[英]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8页。

③④《做深入调查报道所需注意事项》,BBC新闻网页,http://www.bbc.co.uk/academy/chinese-simp/article/art20140402081801970。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纽约记者站首席记者)

猜你喜欢
驻外跨文化
你有来自祖国的“健康包”请查收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浅析高校驻外研究院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困境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
辨析驻外办
东京电影节力推生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