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专业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顾明远“现代学校师生关系”思想述评

2018-02-12 08:53
教师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顾先生师生关系教育

滕 珺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875)

作为一个从教七十年的“教育老兵”,顾明远先生最为关注教师和学生。他呼吁社会尊师重教,多次坦言一生最为欣慰之事,当属为一线教师争取到专业硕士学位;他积极参与国家决策,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献言献策;鲐背之年依然深入全国各地的学校,为一线教师传经送宝。同时,顾先生心系儿童,多次亲自给全国各地的小朋友们回信。基于多年实践和深度思考,顾先生形成了关于教师和学生的诸多论述。其中,最为重要的观点即强调教师的专业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基于此而形成的现代师生关系。

一、教师的专业性

(一) “必须使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师专业性的理论逻辑起点

顾先生对教师专业性的思考源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文革结束后,百业待兴,但当时的师资状况不仅数量不足,质量也有很大的差异,教师社会地位低下。这一方面与50年代以来的历次政治运动有关,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本身的素质也在下降,“社会上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头脑中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似乎只要识点字,人人都可以当教师。”对此现象,顾先生虽痛心疾首,但也理性地认识到 “任何一项职业,越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的职业性,它的社会地位才越高。可以认为,一项人人都可以干的职业,是不会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尊重的。”这是社会发展的铁的规律。因此,顾先生一再强调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根本上是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使之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不可替代的专业队伍。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有人认为教师教授的知识很快就要过时了,而且很多电化教学的手段可以替代教师的作用。对此,顾先生认为即使有最完善的教材、最先进的教学设备,最终也要依靠教师来设计、来使用。更何况,教育不是单纯地使学生获取知识,教育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完善的人格。[3]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顾先生越加确定这一点。他冷静并清醒地强调,虽然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但人是要靠人来培养的,这是所有机器代替不了的。[4]强调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其实是从社会运行宏观机制上为教师的社会地位奠定学理基础,因此也成为了教师专业化的逻辑起点。

(二) “既做经师,更做人师”——教师的专业角色

顾先生认为,教师的专业角色首先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性所决定的。“教师不是一般谋生的职业,是培养人的心灵的职业,是关系到儿童的成长、家庭的幸福、民族的未来事业。”[5]教师职业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从职业的对象来说,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是生动、活动、主动发展的少年儿童。[6]第二,从职业的内容和任务来讲,教师的工作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在课堂上影响学生,课堂外、日常生活中也在影响学生”[7]。第三,教师的工作方式也与其他社会职业不同。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去武装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塑造学生,用自己的人格去熏陶学生。[8]因此,教师的职业具有复杂的脑力劳动、极大的创造性和灵活性、鲜明的示范性以及长效性等特点。[9]

基于这样的职业特征,受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讲话的启发,顾先生在2014年9月27日的《中国教育报》提出:既做经师,更做人师。[10]作为经师,教师要有扎实的学识。所谓学识,就是学问和见识。好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有开阔的视野,深睿的智慧,懂得教育规律。 特别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角色必须由传统教育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育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共同学习的伙伴。[11]作为人师,顾先生一直强调勤业爱生是师德的最高境界。所谓勤业,就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断钻研教育教学业务,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提升教育质量。所谓爱生,就是要用满腔热情来对待学生,热爱每个学生。[12]

(三) 人间词话——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做学问的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千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顾先生认为教师的成长也需要经过这三重境界。

第一个境界是对教育、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教师要认识自己的职业的重要性,要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教师有了这样的认识、这样的信念,才能不断成长。第二个境界是修炼,不断学习,努力钻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总结经验教训。第三个境界是收获。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成长是同步发展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帮助学生成长,自己也就成长起来。

顾先生常说,“实践反思”和“学习提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一方面,“有些品质是在学校课堂上所学习不到的,只有到教育实际中去,与孩子们接触,才能体验到那种师生的感情和教育的能力的重要性。”[12]另一方面,顾先生也强调教育家不是随着教龄的增长自然成长的,而是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学习钻研,总结提高,才能有成熟的经验和理论,才能有自己的教育风格。这是教育家成长必由之路。[14]

(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专业性实践的核心价值观

顾先生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的爱不同于父母的爱,又甚于父母的爱。它是对民族的爱,对我们未来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真正的爱是建立在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它表现在:第一,爱每一个学生,不只是爱听话的、学习好的孩子;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愿意学习,都有发展的潜能,都能成才,不要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现代社会的人才结构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各行各业都有人才,只要为社会做出贡献,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好老师总是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亮点,而不是用显微镜去寻找学生的缺点。[15]第二,除了信任,还要理解孩子。学生也有和成人一样的各种需求,休息的需要、娱乐的需要、交友的需要,特别是保持人格尊严的权利。不能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教育就得不到应有的效果。[16]第三,要善于和学生沟通,要与学生平等相待,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话。[17]顾先生反思自己在二附中从教的经历,说当时因为不懂得如何与学生沟通,每次与学生谈话总是不欢而散,因此学生送了他一个“凶主任”的绰号。他还特别反对教师讽刺挖苦学生,他多次援引《中国教育报》曾经刊登的一张名为“差生伺候优等生吃饭”的照片,并将其称之为“反教育行为”,号召教师要与“反教育行为”做斗争。

(五) 教书育人在细微处——教师专业性实践的行动策略

顾先生曾说教育必须大处着眼,小处入手。[18]他也多次强调少年儿童的心理是很娇嫩的,稍有差池,容易受到伤害。[19]因此,先生常常鼓励老师蹲下来与学生说话,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强心。2017年10月,顾先生在与苏霍姆林斯O·B卡娅女士对话时,苏霍姆林斯·卡娅提及“苏霍姆林斯基说‘看到’孩子,不应只是像看到一件乐器一样,作为老师‘看到’孩子并不困难,但要‘看见’孩子是不容易的。因为‘看见’还包括了孩子的内心,而不仅仅是外表。”[20]对此,顾先生也深表认同。“就像刚才卡娅所说的那样,我们的老师们看到孩子的一些表面现象很容易,但是我们还要看到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我觉得师生关系非常微妙,有时甚至一个眼神、一个举动都能够体现老师对学生的一种态度”[21]。因此,顾先生一再强调“培养人是一项十分精细深入的工程,需要在教育内容(课程)、培养方式(方法)上下功夫,不能追求表面的热闹。”[22]

二、学生的主体性

(一) 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学理讨论

我国是个有着师道尊严传统的国家,学生长期以来仅仅被视为是教育的对象,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1976年苏联巴拉诺夫、沃利科娃、斯拉斯捷宁等编写的《教育学》中有专门一章讨论“儿童是教育的客体和主体”,引起了顾先生的注意。[23]1981年顾先生在《江苏教育》第10期上发表《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一文,首次提出了学生主体说。顾先生认为,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但是教育对象与生产对象不同:第一,他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的素质不相同;第二,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他具有主观的能动作用,一切教育影响都要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被学生所接受。

1982年顾先生又将这一命题放入与黄济等先生共同编写的中等师范教材《教育学》中进行专节论述,引起了学术界的讨论。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反对者认为,认识事物只能有一个主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才是教育的主体。针对这个观点,顾先生强调“既要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对象,又看作是教育的主体”二者并不矛盾,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遵照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但要让教育有成效,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4]

如何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顾先生一再强调其核心就是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自我活动,并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建立信念。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通过自身的矛盾斗争,即知与不知的矛盾、能与不能的矛盾、是与非的矛盾等等的斗争,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建立信念。[25]

(二) 废“三好”、停“奥数”——学生主体性的政策建议

正是因为基于学生主体性的认同,顾先生总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教育问题,为教育决策进言。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废三好、停奥数”。早在1998年,顾先生在《不要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一文中指出,为什么要废除“三好学生”制度,首先要从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说起,基础教育要打好学生发展的三个基础:一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基础,二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三是走向社会的基础。[26]评选“三好学生”是把成人中评先进的办法运用到少年儿童身上,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儿童的发展不是线性的,有时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认为好学生永远是好学生,坏学生永远是坏学生,既不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也不利于学生的教育。此外,评选“三好学生”,小部分学生受到了鼓励,但却伤害了大多数学生,我们的教育方针恰恰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而不只是一部分学生。[27]

无独有偶,顾先生呼吁叫停奥数班也同样源于一个孩子的故事。2007年11月,顾先生在成都市青羊区参加小学生减负座谈会。会上一位小学生举手发言,他说:“顾爷爷,你说不要上奥数班。但是,不上奥数班就上不了好的初中;上不了好的初中就考不上好的高中;上不了好的高中就考不上好的大学;上不了好的大学,将来毕业就找不到好的工作。我怎么养家糊口啊?”这段看似可笑的童言,却让先生思考良久。谈及奥数在中国的缘起,顾先生还是始作俑者之一。但为什么要取消奥数班?并不是奥数本身不好,而是人人学奥数不好,把奥数作为升学的“敲门砖”更不好。奥数只是少数人的舞台,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的舞台。[28]

(三)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学生主体性实践的核心价值观

倡导学生主体性,给教育实践带来的最大转变之一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即从教师的教转向了学生的学。学习首先要解决动力问题。顾先生认为,学习动机有两种:一种叫外部动机,一种叫内部动机。来自外部的压力和奖励能产生外部动力,但这种动力不能持久,外部压力或奖励取消了,动机也就消失了。内部动机是学生本身的兴趣,发自内心,具有长久性。当然外部动机也有可能转化为内部动机,比如学生可能因为教师的一次鼓励而激发了他的兴趣。[29]顾先生多次援引历史上众多科学家的故事,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成功的基础。[30]

但兴趣从何而来?顾先生认为一是来自儿童的天性,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新鲜感;二是来自活动,儿童在活动中会产生很多疑问,总想寻找答案,所以教师要组织学生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兴趣。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学生必然产生矛盾,引发问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习活的知识,“活的知识应该知道它的源头在哪儿,怎样流过来的,还将流到哪里去。也就是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思考知识未来的发展……这就需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31]而不是只把死的结论告诉学生就完成了。

(四) 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学生主体性实践的行动策略

正因为认同“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顾先生反复强调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更要为孩子的成长创设各种活动环境。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顾先生就说,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能光靠单纯的说教,而是要给学生组织一些活动,使他在活动中用自身的力量去克服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同时,先生还鼓励“要大力开展课外活动,使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聪明才智,同时使他们增长知识,增强体质,了解祖国,认识世界,开阔眼界。”[32]

但近年来,不少学校和社会机构对活动教育的理解有些偏差,课外活动热热闹闹,而作为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活动却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因此顾先生特别撰文,强调“学生活动并非指学生的肢体动作,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果老师的精辟讲解能够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讲解课也是一堂好课。”[33]顾先生一再强调,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思维,融入教学过程。[34]

三、现代学校的师生关系

(一) 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现代学校生活中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一般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教育的师生观,一种是现代教育的师生观。[35]传统教育师生观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现代教育师生观是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顾先生倡导的现代师生观显然更倾向于后者,他多次强调,教育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双方融洽的关系才能使教育过程取得成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是相互信赖,民主平等。[36]然而,顾先生的现代师生观并非直接源自杜威,而是先生认为现代社会本身就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价值基础上的,而现代学校要培养现代社会的公民,自然也要在日常生活和文化活动中不断践行这一价值观。

同时,顾先生对现代师生关系中平等与尊重的强调,也有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曾率领弟子周游列国,与学生共患难,师生结成了亲密的关系。唐代的韩愈也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五四运动时期,在科学和民主的口号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得到了提倡。顾先生认为,教师的权威不是建立在以势压人上,而是建立在老师自身的道德品行上,所谓“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二)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学校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顾先生鲜明地指出师生之间应该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顾先生援引马克思的观点,强调教育过程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因为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不是通过自身(主体)对客观世界(客体)的直接的实践去认识世界的,而是通过教师和教材的中介,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为主,是走的一条捷径……教育过程就是科学知识的再生产过程。[37]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第一,教师是教育方针的执行者,他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按照一定的教育计划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第二,教师闻道在先,具有比学生多得多的知识,而且具有较完美的人格,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第三,学生还处于不成熟的生长时期,他们的德智体诸方面都要在教师指导下发展。”[38]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传播知识,而且启发学生的智慧,教师是学生最信赖的人,是学生的榜样。[39]而关于学生的主体性,前文已有讨论,在次就不赘述。

此外,顾先生特别强调:“我是赞成在教育过程中提‘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但这里先要说明,主体作用并非主体,主导作用更非主体,它只是表明教师和学生两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当然这种关系是由两者的地位所决定的,但论争者往往把这种关系和主客体两者实体混合起来,这就得出两者不能相容的结论。”[40]他还专门针对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词进行解释,因为教师主导这个名词是从苏联教育学中翻译过来的,原意是引导、先导作用,丝毫没有以教师为主的意思。

顾先生对教师专业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倡导是其“现代教育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不少学者延承并实践着顾先生的这些思想,如北师大裴娣娜教授开展的学生主体性实验,在全国范围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些思想既有历史的鹰眼,又有未来的意识;既尊重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又博采众长,吸收学习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既把握国际教育思想发展的前沿,又采用了一线教师所能广泛接受的本土表达;既汲取古今中外的思想精髓,又不断在实践一线中滋养生长。这样的思想不仅历久弥新,而且在丰富、生动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延承、发展并更新。

猜你喜欢
顾先生师生关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男子冒充“美女”诈骗登徒子
题解教育『三问』
顾先生的孤独简史
岂曰无缘?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顾颉刚与中华书局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