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018-02-12 19:00黄晓巍张丹丹王晋冀王紫薇叶豆丹
吉林中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葛根芩葛根素葛根

黄晓巍,张丹丹,王晋冀,王紫薇,叶豆丹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中药葛根(习称“野葛”)是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以我国湖南、浙江等地为主产区[1]。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肺、胃经,具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等功效[2]。葛根始记于《神农本草经》:“葛根,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3],在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表证发热、麻疹不透、阴虚消渴、脾虚泄泻等症[4-5]。本文对葛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

1 化学成分

葛根中主要有效成分为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6]。《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一部)在对葛根含量测定中要求葛根素含量不低于2.4%[7]。现代对葛根化学成分研究主要以分离其主要有效成分、增加有效成分提取率以及建立相关质量鉴定标准等为目的。

夏明等[8]研究表明,利用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PS-DVB)为填充物的高聚物型色谱柱分离并提取葛根中主要有效成分,且葛根素分离纯度高达95.9%。朱德艳等[9]研究表明,将葛根以70%乙醇浸泡后,利用超声波辅助并提取25 min,使得葛根总黄酮提取率高达2.91 mg/g。陈兵兵[10]研究表明,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葛根多糖后建立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比较其相关理化性质,测得葛根多糖提取率在85%以上。何美军等[11]研究表明,利用单因子联合正交试验方法测定葛根淀粉中总黄酮含量,通过改变提取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王邺等[12]研究表明,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干混悬剂中葛根素含量,测得回收率平均为99.6%,为葛根素干混悬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王月茹等[13]研究表明,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联合气相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葛根饮片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残留量,并使回收率高达70%,且方法简便、结果精准。

2 药理作用

2.1 解热作用 周扬[14]研究表明,葛根汤能够明显缩短由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发热患者的服药后起效时间及发热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总有效率高达90.2%。胡文婷[15]研究表明,利用特异性敲除技术在葛根提取液中获得葛根素,通过观察发热模型小鼠发现葛根素能够明显降低血液、下丘脑及海马中发热炎症因子(TNF-α)含量,且体温随着体内葛根素含量增多明显下降。王占美等[16]研究表明,利用逆转录(RT-PCR)联合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发现葛根素通过影响热应激诱导的猪肾小管上皮(LLC-PK1)细胞内热休克蛋白信使RNA(HSP70 mRNA)的表达,达到抑制体温升高作用。

2.2 镇痛作用 王中立[17]研究表明,对由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疼痛模型小鼠灌胃给药葛根芩连汤,发现葛根芩连汤能够通过抑制模型小鼠血清中炎症性疼痛因子释放,降低胰岛细胞自身抗原蛋白69(ICA69)表达从而达到镇痛作用。段美婷等[18]研究表明,利用铬肠线限制性环扎法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动物模型,将葛根素联合阿片类药物对模型小鼠进行腹腔注射能够提高其缩足潜伏期、明显增强镇痛效应。

2.3 抗菌、抗感染作用 赵益等[19]研究表明,葛根与黄芩、黄连等中药配伍应用能够显著提升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损伤指数,通过降低血浆中过氧化氢(H2O2)、P-选择素(P-selectin)、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抑制炎性因子分泌,对模型大鼠受损伤的结肠组织具有明显疗效。王家员等[20]研究表明,临床上应用葛根芩连汤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可降低患者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内毒素含量,减轻患者腹痛、腹泻等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杨希[21]研究表明,将葛根素对牙周炎模型大鼠进行灌胃给药,通过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发现葛根素能够抑制大鼠牙槽骨吸收程度以及相关致炎因子或炎症介质产生、刺激巨噬细胞内蛋白因子表达,达到抗菌、消炎作用。

2.4 降血压作用 张军霞[22]研究表明,葛根素注射液能够抑制脑梗死患者脑部血管内血栓形成,通过扩张脑部血管加快血液流速,从而到达调节颅内压作用。何素珍[23]研究表明,丁苯肽联合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应用能够明显减少脑病患者脑内血管痉挛状况,扩张脑血管、保护缺血脑组织的同时改善脑内微循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郭娜等[24]研究表明,葛根与天麻、白芍等中药配伍应用能够提升脑缺血模型大鼠体内蛋白对核因子(NF-kB)活性、扩张脑部血管、调节大鼠脑内相关因子表达,达到平衡脑部微循环作用。

2.5 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张达等[25]研究表明,葛根素能够减少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体内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起始因子2a(eIF2a)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含量,降低肾脏内质网应激性,达到降低血糖作用。范尧夫等[26]研究表明,葛根与黄芩、黄连等中药配伍应用能够增强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胰岛素敏感度,调节患者体内相关糖脂代谢因子水平。金鑫[27]研究表明,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加味方能够调节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血糖、血脂含量,明显改善患者身体肥胖、倦怠、口渴等症状。刘思洋等[28]研究表明,葛根总黄酮通过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血清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等含量,提升胰腺组织相关蛋白酶表达,达到降低血糖、血脂作用。

2.6 抗氧化作用 王安喜等[29]研究表明,葛根素可通过抑制模型大鼠体内抗氧化应激反应,降低尿草酸、尿钙、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及相关蛋白因子等含量,从而阻碍其肾脏内草酸钙结石形成。方新华等[30]研究表明,葛根素能够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含量,提升大鼠体抗氧化酶系统水平、抑制其抗氧化应激作用。此外,张卫国[31]研究表明,葛根素通过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降低癌细胞内相关生长因子表达水平,达到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申海珠[32]研究表明,葛根与虎杖、茵陈蒿等中药配伍应用能够提高酒精性肝病患者体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一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含量,且经B超检查显示肝内管状结构清晰度增强,临床有效率高达95%。

3 小结

中药葛根中主要有效成分为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近代多以分离其主要有效成分、增加有效成分提取率以及建立相关质量鉴定标准等为研究目的。葛根可通过影响体内发热炎症因子表达,达到解热作用;通过影响相关疼痛因子释放,达到镇痛作用;通过抑制相关致炎因子或炎症介质产生,达到抗菌、抗炎作用;通过扩张血管增加其血液流速、抑制血栓形成,达到降血压作用;通过调节胰腺相关蛋白酶表达,达到降低血糖、血脂作用;通过降低血清中相关蛋白因子含量,提升抗氧化酶系统水平,达到抗氧化作用;此外,葛根还具有抗癌、解酒等作用。明确葛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有助于提高葛根有效利用率,并为葛根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四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303.

[2]张晓娟,周海纯.葛根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 2017, 34(1):124-126.

[3]吴普.神农本草经[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8:108.[4]刘元君,王旭.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0(4):651-654.

[5]侯养彪,孟翔,张再良.曹颖甫葛根汤证医案的思考[J].吉林中医药, 2011, 31(5):485-486.

[6]徐轶尔,李秋红,杨菲菲.中药葛根的药理药效研究[J].吉林中医药, 2010, 30(11):993-994.

[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1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333.

[8]夏明,刘晓宁,魏荣卿,等.高聚物型色谱柱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一步分析制备葛根素及大豆苷元的应用[J].生物加工过程, 2017, 15(1):37-42.

[9]朱德艳,陈晗.超声波辅助提取葛根中总黄酮及其体外抗氧化性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 38(2):62-65.

[10]陈兵兵.葛根多糖的提取分离、理化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D].南京:江苏大学, 2016.

[11] 何美军,王华,张宇,等.高黄酮含量野葛淀粉提取工艺优化[J].湖北农业科学, 2016, 55(24):6537-6540.

[12]王邺,王冰,刘云,等.葛根素干混悬剂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 29(9):1335-1338.

[13]王月茹,唐志书,宋忠兴,等. 固相微萃取-气相串联质谱法测定葛根药材中多环芳烃残留量[J].中国现代中药,2017, 19(2):221-225.

[14]周扬.葛根汤加减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外寒内热证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处方药, 2016, 14(12):114-115.

[15]胡文婷.基于特异性敲除技术的葛根素与葛根解热与降糖作用相关性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16]王占美,赵园,陈健伟,等. 葛根素对热应激诱导的LLCPK1细胞HSP70表达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2014,29(3):32-35.

[17]王中立. ICA69与葛根芩连汤在疼痛发生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18]段美婷,王婧,余婧,等.葛根素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对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作用[J].西北药学杂志, 2015,30(2):162-164.

[19] 赵益,赖小东,叶争荣,等.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抗氧化及抗炎的作用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 34(5):1741-1745.

[20] 王家员,樊建霜,曾耀明.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肠道湿热证)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7,26(3):509-511.

[21]杨希.葛根素作为牙周炎宿主调节治疗药物的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 2015.

[22]张军霞.使用葛根素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2):143-144.

[23]何素珍.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丁苯肽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J].世界临床医学, 2017, 11(1):94.

[24]郭娜,焦黎明,闫冬雪.头针结合天麻葛根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4(23):2741-2743.

[25] 张达,李姝玉,王岩飞,等.黄芪与葛根素联用对KKAy小鼠肾脏内质网应激相关PERK通路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7, 33(1):166-173.

[26]范尧夫,曹雯,胡咏新,等.葛根芩连汤对新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 26(2):115-121.

[27] 金鑫.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加味方配合西药治疗代谢综合征临床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7, 13(2):152-154.

[28]刘思洋,赵兴冉,顾健,等.葛根黄连有效组分配伍抗2型糖尿病机制初步研究[J].中药材, 2016, 39(3):641-644.

[29] 王安喜,朱晓雨,黄霆,等.葛根素对大鼠肾脏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J].新中医, 2017, 2(3):5-9.

[30]方新华,卢晓,吴国清.葛根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调节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 34(6):1504-1507.

[31]张卫国.葛根素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6.

[32] 申海珠.葛根养阴解毒汤配合西药治疗酒精性肝病40例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3):116-117.

猜你喜欢
葛根芩葛根素葛根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作用机制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葛根芩连汤对感染大肠杆菌小鼠血常规、血液内毒素及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葛根素对高糖诱导HUVE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葛根芩连丸UPLC指纹图谱建立及7种成分测定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葛根抗肿瘤潜在机制探讨
均匀设计法优化葛根半仿生提取工艺
葛根素生物黏附微球的制备及评价
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的相关研究
葛根素对大鼠受损颈总动脉MMP-2和Ⅳ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