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贡献*

2018-02-13 02:22吴汉全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阶级冲突

吴汉全

(南京审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这部著作,不仅包含新民主主义革命论,也包括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完全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著作。我的导师张静如先生早在1995年出版的《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著作中就明确指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包括两个部分,即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政权之后如何建设新中国和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准备基础的理论”[1]77、79。就此而言,《新民主主义论》这部著作不仅凸显革命话语体系的基质,同时也体现出社会话语体系的显著特点。既然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在内容上包括新民主主义社会论,那么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角度来看,也就有研究其社会学思想并确立其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上地位的必要。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新民主主义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2],笔者也曾从政治学角度研究过《新民主主义论》这个文本[3]。总体来看,既有的关于《新民主主义论》的研究成果,还很少见有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这部著作。在笔者看来,《新民主主义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研究对象,阐明了如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问题,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学”体系,因而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

一、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论的贡献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的政治立场,坚持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的基本观点,并结合中国社会演变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于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有一段经典性的言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4]32—33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构成的社会结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所构成的生产方式则是一个社会结构的基本表征;由于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因而生产方式总是处于量变到质变的进程之中;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随着社会革命的到来,旧的社会结构瓦解、新的社会结构产生,因而生产力是社会结构变动的根本动因。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是贯彻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的基本观点的,但又不是一般地叙述人类社会结构的构成与演变,而是重点研究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结构,探讨如何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来改变这一结构,从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论》在社会结构问题上,提出了这样几个新颖的观点: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具有一个特殊的社会结构。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始终立足于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分析,将社会变迁的内因与外因联系起来说明,阐述这种结构的历史成因。《新民主主义论》指出:“自周秦以来,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其政治是封建的政治,其经济是封建的经济。而为这种政治和经济之反映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则是封建的文化。自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中国已逐渐地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作为统治的东西来说,这种社会的政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其经济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而为这种政治和经济之反映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5]664—665不难看出,《新民主主义论》的观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是传统的中国封建因素的延续与近代的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相结合的产物,这是一个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所构成的特殊社会结构;在这个社会结构之中,不仅政治、经济显示其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而且作为反映政治、经济的文化也同样具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由此,近代中国社会一方面具有“半封建”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半殖民地”的特征,在日本占领区则具有完全“殖民地”的特征。

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推动中国社会结构转变的政治条件。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意在通过对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系统研究,进而寻找改变这种社会结构的现实道路,并从理论上阐明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政治途径。《新民主主义论》基于中国社会结构的研究,将社会革命与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认为社会结构的转变自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但就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变而言,必须在变革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等方面作具体的努力,以促进新政治、新经济、新文化的产生,并且这种多方面努力需要社会政治革命的强有力的推动。《新民主主义论》明确指出:“我们要革除的,就是这种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政治、旧经济和那为这种旧政治、旧经济服务的旧文化。而我们要建立起来的,则是与此相反的东西,乃是中华民族的新政治、新经济和新文化。”[5]665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开展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建立具有新政治、新经济、新文化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为直接目标。《新民主主义论》强调,为推动中国社会结构转变而开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性质上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不是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而只能由中国无产阶级来领导;同时,这种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是由中国无产阶级来领导的,但又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因而所直接建立的新社会只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论》关于中国社会结构转变的论述,一方面是将政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为社会结构转变的政治条件,另一方面是将新社会结构的性质与政治革命的性质统一起来,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统一,指明了“政治革命”这一中国社会结构转变的现实性途径。

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所构成的结构。“政治—经济—文化”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研究社会结构的基本范式,在分析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结构、近代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构时是这样,在描绘未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时也是这样。《新民主主义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相统一的角度,将革命过程与革命目标联系起来,将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政治革命、经济革命、文化革命,亦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概括为“建立一个新中国”的具体目标,这是一个包括新民主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内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如《新民主主义论》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5]663又指出:“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所谓中华民族的新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5]665那么,即将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到底有怎样的新政治、新经济和新文化呢?对此,《新民主主义论》作了细致的设计。新民主主义政治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5]675。也就是说,“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5]677。新民主主义经济是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并存的经济,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并且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但“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发展各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5]678。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的,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因而也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5]698。总之,中国共产党人所要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由新民主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文化所组成的社会,故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5]709。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依据唯物史观原理阐述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思想,其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构的研究以及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结构的构想,既遵循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又结合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实际,指明了中国社会结构转变的基本途径及正确方向。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社会结构论的重大发展。

二、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冲突论的贡献

社会冲突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以阶级斗争学说为基本依据。《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故而也就存在着“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6]272。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社会作为重点研究的标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6]273。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现象和对抗行为的解释来阐发其冲突理论范式,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冲突的原因、根源以及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案,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指明了方向。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冲突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了中国社会冲突的独特性原因及其特点,强调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阶级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又不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分析模型,不是照搬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冲突的现成结论,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冲突论来具体地研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并根据近代中国社会运行的特点及其所关涉的诸多矛盾,就社会冲突的形式、解决社会冲突的方式以及社会冲突内在特殊性等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从而在社会冲突问题上提出一些新颖而又具有独创性的观点:

1.社会冲突的形式不仅有阶级的冲突,而且有民族的冲突,并且民族冲突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上升为最主要的冲突形式。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从中国社会演变的实际出发,认为帝国主义的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社会也就逐步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则使得中国的一部分区域成为殖民地。因此,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始终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冲突不仅表现为阶级冲突,也表现为民族冲突,因此中国社会冲突往往是阶级冲突与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也就是说,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阶级冲突,表现为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主要的不是无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冲突;中国社会的民族冲突,表现为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斗争,这种冲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社会冲突的主要形式。因此,中国革命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谁能领导中国社会各革命阶级来解决这样的冲突,谁就是中国社会前进的领导力量。对此,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指出:“在中国,事情非常明白,谁能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谁就能取得人民的信仰,因为人民的死敌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而特别是帝国主义的缘故。在今日,谁能领导人民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并实施民主政治,谁就是人民的救星。”[5]674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冲突论中,主要的冲突是阶级冲突,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冲突,因而着重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冲突。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提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还具有民族冲突的形式,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将阶级冲突与民族冲突一并解决,而且首先要侧重于民族冲突的解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冲突学说,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重大贡献。

2.在同一社会形态之中解决社会冲突的方式有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动和形势的变动而发生变化,解决社会冲突的阶级力量亦发生转移。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冲突论看来,同一社会形态之中的社会冲突表现为两大基本的对立阶级的对抗,在资本主义社会之中就是工业无产阶级与工业资产阶级的对抗并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因而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贯强调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认为它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亦即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的直接动力”[7]484。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认为,近代中国社会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形态;中国社会在民族冲突与阶级冲突交织之中,由于中国自身的阶级力量的变动,同时也由于世界革命形势的发展,虽然此时的中国革命在性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但自“五四”以后“已经不是旧的、被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的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被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5]668。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以“五四”为分界,对解决中国社会冲突的两种形式的转换——从旧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有这样的论断:“在这以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之内的,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在这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在革命的阵线上说来,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5]667根据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论述,中国社会冲突的解决形式虽然整个来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在“五四”以后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五四”以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五四”后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正因为解决社会冲突的形式已经变化,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其阵营而言,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特殊情形下也包括一部分坚持抗日的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这是因为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各个集团,是以不同的帝国主义为背景的,故而在各个帝国主义间的矛盾尖锐化的时候,在革命的锋芒主要地反对某一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大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反对某一帝国主义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关于解决社会冲突的阶级力量的分析,切合中国社会阶级力量的基本状况及其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不断变动的新特点,解决了中国社会冲突问题所面临的由谁来领导以及采取何种形式的难题,因而是很有政治远见的。

3.近代中国社会整体上处于冲突之中,但阶级冲突现象在特定情形下有可能处于和缓状态,具有一定的阶级合作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冲突理论由于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因而认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为此,恩格斯说那种“向工人鼓吹一种凌驾于工人的阶级利益和阶级斗争之上、企图把两个互相斗争的阶级的利益调和于更高的人道之中的社会主义,这些人如果不是还需要多多学习的新手,就是工人的最凶恶的敌人,披着羊皮的财狼”[8]297。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研究的是近代中国的社会冲突问题,注意到中国社会阶级冲突的具体性和特殊性,主张无产阶级在开展阶级斗争的同时,一方面要反对忽视资产阶级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参加革命的可能性的错误,另一方面也要反对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纲领、政策、思想、实践等等看作一样的东西,因而也就需要善于同资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进行联合与斗争。《新民主主义论》指出:“在中国,因为它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是被人侵略的,所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还有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的革命性。在这里,无产阶级的任务,在于不忽视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革命性,而和他们建立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统一战线。”[5]673鉴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民族大义,将民族的生存、国家的独立放在第一位,审时度势,看到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社会现实,捐弃前嫌地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决策,主张整合全国所有资源并进行全国的总动员,调动一切力量的抗日积极性,这就必然地要求正确地调处阶级关系,实行很大程度上的阶级合作。在毛泽东看来,在全面抗战的新形势下,国内的阶级合作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需要“长期合作”的。对此,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对于一切革命的人们,是决不排斥的,我们将和所有愿意抗日到底的阶级、阶层、政党、政团以及个人,坚持统一战线,实行长期合作。”[5]683这里,毛泽东强调了“阶级合作”的极端重要性,将“阶级合作”放在首要的位置,认识到只有现实地与愿意抗日到底的阶级进行“阶级合作”,才会进一步扩大到愿意抗日到底的“阶层、政党、政团以及个人”的合作;而且,毛泽东所说的合作面也是十分广阔的,包括了“所有愿意抗日到底的阶级、阶层、政党、政团以及个人”,并且这种合作是长期的、坚定不移的。《新民主主义论》所设计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也是一个多阶级合作的政治体制,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这里的“联合专政”就是“阶级合作”的重要体现。而反映新民主主义政治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其政策的重要内容是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容许农村中富农经济的存在,这也是“阶级合作”思想在政策中的具体体现。《新民主主义论》关于“阶级合作”的思想,洞察了民族矛盾的严峻形势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切合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阶级状况及阶级斗争的特点,符合中国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冲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之所以能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冲突论的发展做出贡献,一方面是因为毛泽东科学地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冲突论的基本立场,对马克思主义阶级及阶级斗争理论予以创造性的运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毛泽东重点研究了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紧紧地抓住了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将中国的民主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演进很好地结合起来。社会冲突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其基本的依据是阶级冲突导致了社会的冲突,而社会冲突最后是在社会革命的情况下来推动社会形态的转变。这是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形成的基本结论。《新民主主义论》科学地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冲突论,并使之结合近代中国社会冲突的实际,特别注重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及阶级斗争的特点,从而在社会冲突的形式、解决社会冲突的方式以及社会冲突内在特殊性等问题上形成创新而又科学的观点,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冲突理论。

三、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论的贡献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看法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但其结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则是没有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认为,整个人类社会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新民主主义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论来考察中国社会,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作出全新的解释,形成以下几个全新的观点:

1.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又是具有过渡性的社会。在写作《新民主主义论》之前,毛泽东写就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问题详加研究,分析了这一特殊的社会形态的形成过程及其具有的基本特点,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5]630《新民主主义论》继承了这种认识成果,认定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认为这一特殊社会仍然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形态”[5]665,亦即这种社会的政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这种社会的经济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这种社会的文化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在分析各种问题时始终都抓住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特点,并且对这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作出翔实的研究和具体的说明,因而是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来界定的;而且,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就直接使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5]666的提法。这样看来,毛泽东在这里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认识,尤其是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认定,是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形态来研究的,承认这一特殊社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一认识大大超出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五种社会形态的论断。自然,《新民主主义论》并不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是具有完全独立性的、一成不变的社会,而是认为这一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必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被不断“革除”,因而也是一个具有过渡性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论》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这些统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形态,就是我们革命的对象”[5]665。不难看出,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已经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这是研究中国社会变革的前提;但同时,在毛泽东的视域之中,这个社会所包括的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等方面,又是要不断“革除”的,而最终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到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因而近代中国社会又表现出过渡性的一面。

2.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具有本身的历史继承性,其发展又与世界历史的进步相联系。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基于对“大工业”作用的分析而形成的,他指出:“大工业通过普遍的竞争迫使所有个人的全部精力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它尽可能地消灭意识形态、宗教、道德等等,而在它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地方,它就把它们变成赤裸裸的谎言。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6]114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思想,强调的是历史演进的联系性以及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各国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揭示了世界发展极为重要的趋势性特征。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从历史演变的连续性角度来看待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又从发展的内外因素来分析近代中国社会变动的轨迹,并充分地考虑到世界历史进程对中国社会演变的实质性影响,从而加深了对近代中国社会演变的研究。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演变的历史继承性,《新民主主义论》在论述“文化”问题上有这样的说明:“我们要革除的那种中华民族旧文化中的反动成分,它是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旧政治和旧经济的;而我们要建立的这种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它也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和新经济。中华民族的旧政治和旧经济,乃是中华民族的旧文化的根据;而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和新经济,乃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根据。”[5]664这段论述,主要是从建设新文化的角度来说明所要革除的近代中国的旧文化与旧政治、旧经济的关系,所要建设的新民主主义的新文化与新政治、新经济的关系,但很显然地体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文化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文化之间具有某种历史的连续性的观点,也体现了历史发展质的飞跃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新民主主义论》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还善于运用联系的观点从世界历史变动的角度来分析,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变动与世界历史的前进方向紧密联系起来。譬如,《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即“第一次帝国主义的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这对世界、对中国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此,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从一九一四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起了一个变化”[5]667,这个变化的最主要表征就是,由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里的论证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内外联系性特点,就是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尤其是政治变革实践与世界历史的进步相联系,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外部背景及其所具有的独特性的意义。毛泽东也正是将近代中国社会演变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相联系,并充分注意到世界历史的重大进步对近代中国社会演进的实质性影响,因而《新民主主义论》得出“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的结论。

3.近代中国社会通过民主革命的途径而不断前进,其前途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是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如何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进而通过人民革命的途径走上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自主发展道路,建立符合本民族特点的新社会,因而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社会现代化理论。首先,《新民主主义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态势有一个总体的预测。这就是,一方面,近代以来中国历史演变呈加速的态势,“全部中国史中,五四运动以后二十年的进步,不但赛过了以前的八十年,简直赛过了以前的几千年”[5]703;另一方面,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演变必须经历两个阶段,“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5]666其次,《新民主主义论》确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途径。《新民主主义论》指出:“处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任何英雄好汉们,要就是站在帝国主义战线方面,变为世界反革命力量的一部分;要就是站在反帝国主义战线方面,变为世界革命力量的一部分。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5]681而就中国的实际而言,“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是“欧美资产阶级走过的老路,但无如国际国内的环境,都不容许中国这样做”;实际而又可行的道路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治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共和国,是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都赞成的,舍此没有第二条路走”[5]679。这就是说,世界形势和中国的实际都决定了我们要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最后,《新民主主义论》指明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前途。《新民主主义论》不仅注重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阐发,而且特别重视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研究,认为中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只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说,“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5]672;但是,如果有人以为“社会主义的任务”可以“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而去实现所谓的“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5]685。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所包含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社会发展理论,而社会发展理论本质上就是社会现代化理论。《新民主主义论》在发展论上,不仅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的社会”,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揭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具体目标,而且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实行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正是因为《新民主主义论》中所具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这个崭新的内容,并且也是因为这个“社会论”既科学地揭示了现代中国的历史条件(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实践这个最重要的政治条件),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途径、目标,从而现实而具体地展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故而张静如先生说:“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社会现代化理论。”[1]80从现代化理论视角理解,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所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不仅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论指导下创建的社会现代化理论。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是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成熟的理论著作,同时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上具有独创性的学术名著,对于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都有重要的贡献。就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发展来看,《新民主主义论》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如何变革近代中国社会、如何建设新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社会学著作。具体言之,该著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在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论、社会冲突论、社会发展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新民主主义为思想特征的社会学体系——“新民主主义社会学体系”,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与中国社会研究相结合的学术成果,因而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代表作。在今天,确立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著作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上的地位,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这部著作的理论价值与学术价值,而且对于进一步研究今天的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及发展道路,与时俱进地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学术体系,亦有深刻的学术启示。

猜你喜欢
新民主主义阶级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浅析新民主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渊源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如何理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对当代中国的贡献
还原真实
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话语优势的确立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
刘少奇新民主主义思想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