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

2018-02-15 06:34加孜拉穆合塔尔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养殖业粪便畜牧

加孜拉•穆合塔尔

(新疆塔城地区畜牧科技研究推广中心,伊犁 834700)

0 引言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畜牧养殖行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开辟了道路,在各养殖场追求利润的同时,给生态环境的维护带来巨大的挑战,为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该文通过分析畜牧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对畜牧养殖行业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详细地剖析。

1 畜牧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随着我国规模化奶业的迅速发展,奶牛养殖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对很多地区造成了重大的污染。中国奶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奶牛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染、饲料残渣和垫料等废弃物达18亿吨,同时,禽类和养猪场也因为粪便处理产生大量的污水。因此,畜牧养殖的公害主要存在于废弃物的处理方面,过量的污物使自然环境难以承担土壤和水体的净化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1]。

1.1 畜牧养殖场地的更换

考虑到市场需求、产品质量和运输成本等问题,多数畜牧养殖场都从农区、牧区转向城镇郊区。城镇对畜牧产品的需求显著提高,为方便运输和保证畜牧产品的质量,牧场多设置在离城区较近的郊区,该种方式虽然能降低运输成本,但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农业用地,种植业遭到打压,同时也给邻近城郊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了污水、噪音等问题。

1.2 畜牧养殖对农业所需肥料的供应减少

与畜牧养殖场产生的粪便肥料相比,化工肥料使用更加便捷和实惠,大多数畜牧养殖场都面临粪便堆积难以处理的问题,若养殖场的处理方式不当,对环境将造成巨大的负担。

1.3 人工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3.1 病原体复杂

畜牧业高密度的养殖方式,不仅使虫媒传播的疾病有庞大的中间宿主,同时也为细菌病毒的扩散提供了温床,家禽的大规模养殖使交叉感染几率增大,病原体的变异性也增加,对人类的健康生活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种威胁,而畜牧养殖场缺乏专业的相关知识处理爆发的流行疾病,使生态环境的平衡迎来更大的挑战[2]。

1.3.2 水禽的饲养

水禽的饲养主要遵循传统的模式,即将鸭放养在水塘,粪便处理通过水塘的自身调节分解,而水塘中同时饲养鱼类,这种传统的循环模式虽然为养殖户减少了工作量,但极可能因为化学物质在生物链之间传播,导致一些有害物质在微生态系统中传播积累,不仅对水产养殖和家禽养殖造成不良影响,更有可能危机人类的健康,疫病也极易在这种模式中产生。

2 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2.1 合理规划

饲养规模的控制,根据不同地区自然、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对畜牧场进行合理布局,根据政府部门或者专业人员的分析,农牧结合发展,减少对城郊以及交通的影响,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粪便等污染物的处置和控制措施,避免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从根本上杜绝对环境和生物健康的威胁。

2.1.1 保持适当的养殖规模与密度

在畜牧养殖场规划初期,应该制定建设性的引导与管理,根据地区环境容量与人类的居住地情况,分析养殖业的适宜密度和规模,同时预防性考虑人畜共患病的科学隔断,避免病禽和粪便等传染源对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影响。

2.1.2 选址的科学性

无论大型养殖场还是小养殖区都要遵守政府的相关规定,避开村庄和人员密集的居住场所,同时也要避开集贸市场等人群流动性大的地方,大型养殖场应该有独立的规划指导专业人员,而小型养殖户也应要求其管理人员经过正规的培训,引导其向健康、规范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经营[3]。

2.1.3 粪便和病死禽的无害化处理

废弃物的管理和环境卫生的维护是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重要措施,其主要环节在于减少有害物质和病原体的滋生与传播,具体措施如下:保持粪便的干燥,减少污水的流动,对于液体的处理管道要保证其稳固不漏水等,对粪便和垫料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合理利用清洁的粪便作为农业肥料,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但同时也要注重科学的施肥方法。此外,禽类的运输等环节也要严格把关,避免病禽和死禽成为传染源危害其他生物和农副产品等,同时要有相应的传染病处理措施,对紧急发生的流行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也是维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措施。

2.2 解决畜牧业环境污染的技术途径

环境污染的问题要从根源上解决,应做好预防工作,与后期补救治理相比,使问题在初期得到解决才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2.2.1 环保饲料技术

提高家禽的饲料利用率,尤其提高饲料中氮、磷的利用率能有效降低畜禽粪便的污染。可采用培育优良品种、科学饲养配料、应用高新技术改变饲料品质,如生物酶制剂、饲料颗粒化等手段。

2.2.2 防臭剂

畜牧养殖场高密度的动物养殖,造成气体污染十分严重,可以考虑开发畜用防臭剂,在提高工作人员工作场地的卫生条件的同时,减少对附近居民或其他生物的影响。

2.2.3 粪便处理方式

对不同种类的家禽家畜,其粪便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如养猪场的粪便处理,为解决大规模养猪场的二便污染水体的问题,提出一些无害化处理技术。

二便的最常用和便捷的处理方式即作为有机肥料,除直接施肥,依赖土壤天然的分解腐蚀能力分解粪便,达到有机利用的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堆肥的方式,厌氧发酵分解后施肥,不仅降低病原微生物传播的可能性,同时也使肥料的质量得到提高。另外,还可以作为燃料,利用二便中的有机物堆积,在高温厌氧的环境下发酵分解,产生的沼气作为燃烧能源,同时,二便中的寄生虫卵、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也能被杀灭[4]。

农业和养殖业能够合理有机的结合发展,畜牧养殖场二便污水处理、种植业、水产业能统一发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良性生态农业系统,是发展畜牧养殖业和农业、解决生态污染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方式。

3 畜牧养殖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途径

3.1 制定防治法规,加强行业监督

为挽回过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及避免今后继续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限制畜牧养殖业的过度扩展,规定符合市场需求的饲养规模,合理布局和指挥管理,在畜牧养殖业的监管和审查上严格考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问题。

3.2 加强知识普及

除建立法律法规外,政府部门还应与畜牧养殖业的管理和从业者多进行沟通交流,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方式,提高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对有具体成效的企业带头人可以予以表彰,激励从业者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4 结束语

畜牧养殖行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合理的生态维护管理措施,探索有效的环境友好型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寻求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为人类的营养和健康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养殖业粪便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