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氏杆菌病诊断及防治措施

2018-02-15 06:34佗拉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氏杆菌母羊患病

佗拉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音宝力格镇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巴彦淖尔 015543)

0 引言

布鲁氏杆菌病又称为布病,致病菌为布鲁氏杆菌,该病是一种主要侵犯羊生殖器官和关节引起母畜流产和以附睾丸炎、附睾炎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属国家二类动物疫病,该种疾病的流行和传播对羊养殖产业健康发展和人类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处于繁殖期的母羊比公羊更容易患该种疾病,成年期的羊比羔羊更容易患该种疾病,羔羊对该种疾病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患病症状。妊娠母羊感染该种致病菌后,常在妊娠中后期突然出现流产现象,产下死胎、僵尸胎,在妊娠母羊的流产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是该种病原传播的主要物质,疫病主要通过吸血昆虫、消化道、自然交配进行传播,该种疾病发生并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1 发病经过

2017年4月13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一个养殖户在日常养殖中发现羊群中的妊娠母羊开始出现流产现象,开始表现为1头母羊流产,并没有引起养殖户的重视,一段时间后,养殖场流产母羊的数量进一步增多,损失进一步增加。出现该种情况后,养殖户怀疑是某种疫病导致的母羊流产,但由于该养殖户未判断出是何种疫病,将病情上报上级动物部门,接到上报后,兽医立即赶往该养殖场,到达该养殖场通过检查,发现该羊群强制免疫了口蹄疫疫苗。养殖户还反映,羊群中从未出现过该种疾病,自上月从外地新引进10头母羊后,才出现该种情况。通过采集病料,带回实验室进行诊断,明确病原后,立即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措施,并对羊群进行有效净化,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避免损失进一步加大。

2 临床症状

妊娠母羊在流产前精神状态异常,在羊舍内来回走动,烦躁不安,采食量下降,随后突然出现流产,产下死胎后持续从阴道内流出灰白色黏性分泌物,有的患病羊除流产症状外,还会出现关节炎和滑膜炎症状,跛行,不能正常行走,该养殖场的2头用于配种的种公羊也相继发病,先表现为睾丸红肿,用手触诊疼痛难忍,随后出现睾丸炎、附睾炎,有1头种公羊,两侧睾丸萎缩坏死,失去配种能力。

3 病理学变化

解剖3头流产胎儿,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官出现炎性坏死,肝脏、肾脏存在肉芽性脓肿。此外,流产胎儿还表现为全身败血症病变,浆膜和黏膜存在点状出血,淋巴结、脾脏、肝脏肿大,外表存在出血点。

4 实验室诊断

采集流产母羊和种公羊的新鲜血液,常规方法制备血清,共11份。取经过全面消毒的洁净玻璃板,在玻璃板上画网格,每个网格加入上述采集到的血清30 uL,然后向其中分别加入30 uL羊布鲁氏杆菌标准抗原,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在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作用明显的基础上,判定11份血清的凝集情况,有10份血清出现凝集。将10份血清,标记后进行试管凝集试验[1],检测结果显示10份血清全部为阳性,确诊为羊布鲁氏杆菌病。

5 紧急处理

羊布氏杆菌病属于国家二类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确诊后,通常不需要治疗,直接将患病羊扑杀无害化处理。将经过确诊的11头羊,在防疫人员监督下,全部扑杀作无害化处理,同时将未出现临床症状的羊作为假定健康羊隔离饲养,用上述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血清检测,检测出隐性带菌羊要立即扑杀处理。经检测发现7头隐性带菌羊,全部为青年羊,及时清理患病羊污染过的垫料、饲料等各种污染物,全面清理羊舍并作无害化处理。同时,在整个紧急处理期间,要坚持每天上午和下午对养殖场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消毒,选择使用5%的来苏儿溶液、10%的石灰乳溶液和5%的氢氧化钠溶液,轮换交替消毒。当疫区最后1头患病羊死亡或扑杀,无害化处理间隔21 d,经过全面检疫消毒,免疫合格后解除封锁,封锁从2017年4月22日开始到5月19日结束。

6 防治措施

6.1 提高认识,强化领导

政府部门和动物防疫部门应该进一步转变认识,提高对羊布病的防控意识,加强领导,自治区要和各州市签订责任书,各州将责任分层落实,真正把羊布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此外,政府部门、动物防疫部门应该加强羊布病宣传力度,让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羊布鲁氏杆菌病造成的危害,保证养殖户能够主动检疫。

6.2 完善基层检疫条件

重视和加大对基层动物防疫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加先进的仪器设备,改善基层兽医防疫部门的工作条件,同时还要采取一切措施,为基层防疫人员提供继续培训教育的机会,通过定期、不定期开展布病防治知识宣传和诊治能力培训,提高基层地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疫病防控意识,提高疫病诊断水平和诊断质量。

6.3 加强免疫工作,严格消毒

做好羊布病免疫工作是预防该种疾病传播的重要工作,基层动物防疫部门应该每年借助春防和秋防的契机,做好辖区范围内羊普遍抗体检测工作,并完成羊布病预防免疫工作,选择使用合理的布鲁氏杆菌菌苗,对羊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后,要定期对羊免疫抗体进行监测,针对多次免疫接种不合理的羊,应该及时将其扑杀淘汰处理,对免疫接种过的羊群,建立免疫档案,填制免疫证,随检疫票证一同转移[2]。日常养殖中,还应该指导养殖户制定科学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羊舍进行全面消毒,及时清理羊舍内的粪便,避免堆积发酵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对患病羊污染过的垫料、饲料等污染物应该彻底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6.4 强化检疫

在动物收购、调运、输入、屠宰中,都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检疫程序进行严格的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和屠宰检疫。基层动物防疫部门每年秋季和春季对辖区范围内的易感群和羊群进行布病检查,检疫密度不得低于90%,发现可疑阳性羊应该立即将其隔离,并进行严格的诊断,确诊后逐步淘汰、净化[3]。种羊在每次配种前,都要进行严格的布鲁氏杆菌检疫,只有身体健康的种羊才能用于配种。同时,还要引导饲养户逐渐转变传统饲养模式,由放牧养殖向设施养殖转变,并积极推广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种公畜利用效率,减少疫病传播途径。引种时一定要做好产地流行病学调查,禁止从疫区引种。新引进的羊必须在产地进行严格的检疫,出具相应的产地检疫证明书后才能运输。运达养殖场的动物必须经过严格隔离、全面检疫、消毒,并进行新养殖场的免疫程序后,才能混群养殖。

7 结束语

羊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因此,需要在羊养殖中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免疫,严格消毒,强化检疫,从根源上降低羊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率。

猜你喜欢
氏杆菌母羊患病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产后母羊的护理
怀孕母羊饲养管理
繁殖期母羊饲养管理技术
提高母羊产羔率的技术措施
PCR检测方法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中的应用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