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水肿病综合防治

2018-02-15 06:34杨洪涛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水肿病琼脂断奶

杨洪涛

(重庆市忠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白石镇站,重庆 404300)

0 引言

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哺乳期间会少量存在于仔猪的肠道内,但在哺乳条件下不会致病。仔猪断奶过程中,如果断奶方法不当、突然更换饲喂方式、气候突变、猪一次性食用饲料过多、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蛋白质含量不足、仔猪消化功能出现障碍以及猪舍卫生条件变差等,都会导致猪机体抵抗能力下降,特别是胃肠功能出现紊乱,肠道微生物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为溶血性大肠杆菌发病提供条件,导致大肠杆菌在猪肠道内不断繁殖,产生毒素,毒素经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在体内不断聚集,引起毒血症。毒素在猪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引起仔猪发病,严重的导致猪死亡。断奶期的仔猪诱发仔猪水肿病的概率十分高,致死率高达80%[1],该种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发病率最高,常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是制约猪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传染性疾病。

1 临床症状

仔猪水肿病发病突然,最初会导致几头猪死亡,健康猪被传染后,通常饮食处于正常状态,死亡前临床症状不明显。发病后,患病猪不能正常行走,步态不稳,走路左右摇晃,随后倒地,全身肌肉震颤,严重时全身肌肉抽搐。患病仔猪最初出现叫声嘶哑、眼睑水肿和食欲不振等现象,患病猪眼睑苍白无光泽,水肿似鱼肉状,口吐白沫,部分仔猪会出现震颤和异常兴奋的状态[2]。部分仔猪还会长时间保持后肢直立和前肢跪地的状态,最后会产生口吐白沫的现象。如果仔猪患急性水肿病,通常会在4~5 h内死亡。

2 剖检

该病临床症状最突出的为胃、结肠系膜、眼睑、喉部、皮下、腹部,尤其胃壁大弯部和贲门部位粘膜下层水肿明显[3],水肿部位明显增厚,切开患病猪水肿部位,会流出透明无色或黄色的渗出液,严重的成胶冻状,胃底部存在弥漫性出血症状。所有病死猪肠系膜,特别是结肠系膜水肿明显,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将肿大的淋巴结切开后湿润多汁。所有病死猪十二指肠及空肠粘膜存在弥漫性充血出血,胃肠粘膜呈现卡他性炎症病变,心包、胸腔、腹腔中存在大量积液,肺脏外观肿大,胸肺膜下存在散状的出血病灶,肝脏稍微肿大,外观呈现土黄色,还可以在肝脏表面看到不规则的灰白色坏死病灶。脾脏稍微肿大,某些患病猪还会出现脑膜水肿、脑膜炎症状,脑干两侧呈现对称性的软化坏死,其他组织未见明显病变。

3 实验室诊断

无菌环境下采集死猪小肠内容物,将采集到的病料带回实验室后,进行常规涂片镜检。将病料粉碎后制成涂片,选择革兰氏染色剂,对涂片进行充分染色,干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革兰氏阴性染色的无芽孢、无荚膜的短小杆菌单个或成对排列。无菌环境下将采集到的病料组织粉碎后接种到普通琼脂平板和血液琼脂平板上,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 h,温度控制在37 ℃,在普通琼脂平板和血液琼脂平板上分别生长出湿润、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圆形、中间稍微隆起、直径在1.5~2.5 mm的浅灰色半透明的菌落。在血液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不存在溶血环。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菌落接种到麦康凯琼脂平板上,37 ℃培养24 h,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生长出红色菌落。在抽取水肿液的过程中,应该应用无菌注射器,在将其进行纯化处理后对小白鼠进行接种,小白鼠出现四肢瘫痪现象。因此,确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基层地区不能进行大肠杆菌血清学检测,要采集患病猪新鲜血液,用常规方法分离得到血清,送到省级动物实验室进行血型诊断,血清诊断结果符合溶血性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标准。药敏试验发现,该种致病菌对磺胺嘧啶钠、硫酸庆大霉素、恩诺沙星高敏。

4 治疗

由于仔猪水肿病发病较急,通常治疗不及时就会出现死亡,因此该种疾病应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确诊后,立即将患病猪隔离,并使用消毒剂对猪舍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及时清理粪便,清理猪场内的污染物。仔猪水肿病治疗主要选择高敏抗生素,采取抗菌消肿、解毒、镇静、强心、利尿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疗。发病症状较轻的病猪,口服硫酸钠,使用剂量为1 g/kg体重,1次/d,连续使用3 d,促进胃肠道蠕动,加速肠道内容物排出。同时,选择使用50%的葡萄糖注射液5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2 mL,2.5%的欧诺沙星注射液1 mL/kg体重,混合后缓慢静脉注射,1次/d,连续使用3 d为一个疗程。此外,患病猪注射强力水肿消注射液,使用剂量为0.5 mL/kg体重,2次/d,连续使用3 d为一个疗程。通过采用上述治疗手段治疗7 d,患病猪症状消失,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5 防治措施

第一,减少蛋白质在饲料中的含量。断奶后的仔猪最初会具有较少的胃酸分泌,较低的活性存在于各种蛋白酶中,因此无法适应含有较高蛋白质的饲料。因此,要确保仔猪的健康生长,在断奶后31 d内,其饲料需保证含有少量的蛋白质。

第二,增加对酸化剂的应用。断奶30 d的仔猪,应将1%~1.5%的柠檬酸添加到饮水和饲料中,促使仔猪的胃酸强度提升,为繁殖乳酸杆菌、提升身体健康系数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此过程还可以对大肠埃希氏菌起到抑制作用。

第三,药物预防。仔猪断奶后,应在饲料中添加金霉素、土霉素以及磺胺类等药物,有效预防水肿病的发生。

第四,对K88、K99基因工程苗进行应用。断奶前后的仔猪,应将上述基因工程苗对其进行皮下注射,注射剂量为1/4~1/3头份,降低仔猪水肿病发病率。

6 结束语

仔猪水肿病具有较低的发病率,但一旦发病,将给饲养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饲养者必须掌握仔猪水肿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在饲养过程中,对仔猪水肿病的临床症状、治疗措施等进行充分的掌握,加大隔离力度,彻底对猪舍的地面、门窗等位置进行消毒,对内部粪便及时进行清理,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磺胺类药物、土霉素以及金霉素等药物,提升仔猪抵抗水肿病的能力。

猜你喜欢
水肿病琼脂断奶
仔猪水肿病的营养调控及预防方法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响应面法优化羟丙基琼脂制备工艺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高透明度琼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模具的开发及改良
应用HyD在仔猪断奶早期可提高维生素D的效价
浅谈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
仔猪水肿病及其综合防控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