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结合治疗仔猪血痢病

2018-02-15 06:34贾春红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痢疾病料病原

贾春红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宋家镇畜牧兽医站,宜宾 644000)

0 引言

中西药结合治疗畜牧养殖疾病一直是养殖业关注的重点,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在创造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相应提升科学技术,这样才能确保疫病的科学预防。生猪养殖病害关注点为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等,但却忽视了仔猪血痢病的治疗,仔猪抵抗力低下,一旦出现血痢病症,将会为生猪养殖带来严重的损失。采取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手段,科学治疗仔猪血痢。

1 背景介绍

某养殖场年初出现大部分仔猪拉血色粪便现象,养殖人员了解到仔猪近期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现象,近几天已连续死亡多头仔猪,最初以青霉素、链霉素加以治疗,治疗1周后发现效果并不显著,随后以中西药结合的方式对仔猪进行治疗。

2 病情诊断

治疗人员对此进行重点分析,首先进行临床症状与病理分析,其次以实验室研究为基础加以诊断。

2.1 临床症状剖析

猪场仔猪全部为60~80日龄,仔猪共280头,近期发病仔猪达到45头,其中7头已死亡。观察发病仔猪,体温普遍在40.0~41.5 ℃,饮水次数偏多,精神状态较差,时常身体摇晃站立不稳,做排便姿势;仔猪的耳朵、四肢、弓腰、腹下等位置呈现紫色,发病仔猪耳朵上卷,胸腹部出现大量出血点,毛发粗糙、暗淡无光,食量减少、体重减轻;发病较为严重的仔猪,呼吸呈腹式状态,频次较快,甚至眼结膜严重发炎[1];观察仔猪尿液,颜色为深黄色、咖啡色。对仔猪病理状况进行剖析,仔猪肠壁变薄,大肠出现出血性炎症,肠道敏感,大面积充血,粘液较多,肠系膜水肿,肠粘膜出现严重弥漫性坏死;肠粘膜以麸皮状态为主,肠道粘膜已发生脱落;将仔猪肠表面糜烂面剥落,发现结肠后半部为最严重病变位置。根据状况诊断与临床症状分析,仔猪主要感染猪痢疾密螺旋体。

2.2 实验室诊断

选择最近病变的仔猪,取新鲜病料,于胰蛋白酶解蛋白大豆血液琼脂板接种,培养病料环境温度控制在38~40 ℃,满足厌氧条件要求,培养病料时间为96 h,培养时间结束后发现病料出现β溶血环[2]。选择镜检涂片,发现病料中出现虫体,个数为3~5个,两端尖锐、形如双雁翼状。由此确定仔猪为猪痢疾密螺旋体感染。

3 血痢治疗与效果

结合病理分析与试验研究,选择10头仔猪作为治疗试验对象,为其注射乙酰甲喹,每头仔猪注射5 mL,1次/d,持续1周。病情较为严重的仔猪以静脉点滴葡萄糖注射液加以注射,为仔猪补充身体能量。仔猪饲料加入川穹粉末,喂食配比为1∶1 000,周期为7 d。

除死亡仔猪7头外,剩余38头仔猪经过2周期治疗,35头仔猪痊愈,剩余3头仔猪因病情严重,死亡1头,2头还在紧急治疗中,治疗周期内并未出现新的血痢仔猪。

4 研究启示

仔猪血痢治疗,必须明确感染体、出现病变的原因等,还需从环境、饮食等方面加以调整。

4.1 注意感染多发期的预防

仔猪血痢病症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猪痢疾密螺旋体感染,导致仔猪大肠出现黏液性出血,并且伴随腹泻症状,传染源为病猫、带菌猪,传染通道是传染性病原体消化道。这种病症冬春季节为高发期,尤其是刚断奶的仔猪,出现血痢病症的概率为92%,治疗不及时仔猪死亡率为30%。因此,注意冬春季节的病毒预防,及时消毒,一旦发现有典型症状的仔猪,及时将其隔离,确保其他仔猪不被传染,同时第一时间对血痢仔猪加以治疗[3]。

4.2 注意仔猪运输、温度、环境变化

仔猪之所以出现血痢,除肠道感染外,外界气候、环境、温度等都是直接的影响因素。圈养环境污染严重,饲养期间饲料供给不均衡,仔猪喂食期间严重拥挤、仔猪饮食不均匀、仔猪出现口干、生理机能紊乱等,为病原微生物提供大量繁殖的机会,致使肠道运行不畅,进而出现痢疾症状。同时很多养殖场大量购进仔猪,仔猪从外地运输,仔猪断奶后,饲料频繁更换会造成仔猪肠道不适,长途运输过程中无法喂食原有饲料,饲料的更换以及天气频繁变化,极易刺激仔猪肠道,进而引发仔猪血痢病。

4.3 注意仔猪鉴别诊断

仔猪血痢诊断尽量以鉴别诊断为主,引发仔猪出现血痢主要包括猪增生性肠炎、猪鞭虫病、猪血痢病。以病原研究为出发点,分析猪血痢的病原主要为猪痢疾密螺旋体。仔猪如果出现猪增生性肠炎,引发病变的病原主要是细胞内劳森菌;仔猪如果出现猪鞭虫病,其引发病原为鞭虫。仔猪血痢诊断,如果出发点为病变部位,主要为大肠位置,大肠出现卡他性或者出现出血性肠炎等。黏膜肿胀甚至出血,肠道部分坏死,仔猪大肠壁变薄,大肠内容物为酱油色;如果是猪增生性肠炎,其病变位置为小肠,主要是小肠肠壁增厚,小肠肠管变粗,小肠黏膜增厚,伴随出血,肠系膜水肿等,此外,肠管内部还会充血,分泌物增多。仔猪猪鞭虫病的病原位置为盲肠,盲肠出现大量虫体,伴随体温上升。

4.4 保持仔猪营养均衡

仔猪血痢病预防必须做好管理工作,保持仔猪营养均衡。尤其是仔猪养殖环境,圈舍勤于通风,做好冬季保暖与春秋防风工作,科学控制仔猪饲养密度。合理喂食仔猪,确保仔猪营养均衡,饲料搭配合理,提高仔猪喂食营养水平。仔猪饲料必须保证品质,并且饲料配置合理。及时打扫仔猪饲养环境,尤其是发生过仔猪血痢病症的猪舍,必须进行多次消毒,消毒后不能立即养殖仔猪,需要空圈2~3个月。仔猪检疫必须严格,新进仔猪必须严格检疫,将其与已经圈养的仔猪隔离,发现没有病变后仔猪才能分圈饲养。已患血痢病的仔猪及时将其隔离治疗,控制污染源范围。

4.5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首先从西医理论角度分析,血痢病病原体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所以病菌治疗以抑菌为主,收敛、促进消化药物等加以搭配,消除肠道炎症。在仔猪血痢病治疗中,西药选择乙酰甲喹,该药物在临床研究上具有良好治疗痢疾的作用,仔猪血痢治疗效果也十分显著,搭配青霉素、链霉素等,了解仔猪对抗生素的适应性,同时掌握仔猪耐药性。中医角度治疗血痢病,病变原因是仔猪长时间进食郁结不化,气血失调,进而出现热伤血络,需要在仔猪饲料中加入川芎,川芎具备燥湿化滞、理气和血等功效,是血痢病治疗的最佳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中药主预防,西药主治疗,两者结合治疗仔猪血痢病,效果十分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仔猪血痢病治疗思路,为仔猪养殖治疗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5 结束语

仔猪出现血痢病,主要因为肠道感染、气候变化、猪舍清理等原因,仔猪运输中饲料更换频繁以及营养不均衡,为仔猪血痢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血痢病治疗必须做好仔猪养殖方面的工作,以西药治疗、中药预防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仔猪机体的抵抗力,科学治疗仔猪痢疾病症,创新仔猪养殖管理理念。

猜你喜欢
痢疾病料病原
猪痢疾的诊断和防治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基层兽医猪病料常用采集操作技术
毛皮动物病料采集及送检注意事项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微生物学检验材料采集、保存和运送
少数民族医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一)
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