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鲁氏杆菌病防治措施

2018-02-15 06:34范慧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布鲁公羊氏杆菌

范慧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心,巴彦淖尔 015000)

0 引言

羊布鲁氏杆菌病属于我国二类动物疫病,该种疾病的传播渠道多种多样,可以通过配种、蚊虫叮咬、损伤的皮肤粘膜直接传播。妊娠母羊感染该种疾病后,通常会在妊娠中后期出现突然流产现象,产下死胎、僵尸胎,流产后,会出现不孕不育症状,多次配种都不能正常受孕,同时在母羊流产物中存在大量布鲁氏杆菌,会导致病情在羊群中传播。种公羊感染该种疾病后会出现睾丸病变现象,出现附睾炎、睾丸坏死,使种公羊丧失配种能力。羊布鲁氏杆菌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在做好该种疾病诊治的同时,还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1 发病经过

2017年3月13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某乡镇的一个养殖户中妊娠母羊陆续出现流产现象,刚开始出现流产症状时,没有引起养殖户重视,认为只是饲养管理不当所导致的母羊流产,随后养殖场流产妊娠母羊数量逐渐增加,种公羊睾丸病变。出现该种情况后,才引起养殖户的重视,养殖户立即将流产母羊隔离,并妥善处理好死亡胎儿和流产物,但病情并没有得到进一步控制,流产羊数量逐渐增加。随后养殖户将病情向兽医单位反映,怀疑是羊布鲁氏杆菌病,接到求助后,兽医立即赶往该养殖场。到达养殖场后,已经有7头羊出现流产现象,种公羊睾丸病变较为严重。该养殖场从未发生过该种疾病,因此没有接种羊布鲁氏杆菌疫苗,但该养殖场严格执行了当地防疫部门制定的动物免疫程序。通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出现引种不当的情况,在引种前未做好产地调查工作,羊群到达养殖场后,并没有进行严格地隔离观察,也没有按照该养殖场的免疫程序对羊进行免疫接种便混群养殖。通过采集该养殖场病料,带回实验室进行全面诊断,确诊为羊布鲁氏杆菌病后,立即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净化羊群等措施,有效控制疫情的流行传播,避免养殖户损失进一步增加。

2 临床症状

该养殖场发病主要以妊娠母羊和种公羊为主,妊娠母羊通常在妊娠中后期突然出现流产症状,流产前,妊娠母羊精神烦躁,在羊舍内反复踱步,采食量下降,精神状态变差,随后出现流产症状,产下死亡胎儿;流产后,胎衣长时间不下,恶露长时间不排。随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从流产母羊的阴道中持续分泌出带有血液的浑浊分泌物。有的妊娠母羊出现关节炎和滑膜炎,不能正常行走,跛行,少数患病羊还会出现角膜炎和支气管炎。种公羊感染该种疾病后,主要表现为睾丸病变,先是出现睾丸炎、附睾炎,随后一侧睾丸萎缩,1头种公羊两侧睾丸全部萎缩,失去配种能力。妊娠母羊与种公羊相比,感染率更高。

3 病理学变化

解剖妊娠母羊的流产胎衣,发现胎衣上存在大量纤维素性蛋白絮片和脓样渗出液附着,流产胎儿皮下组织呈现胶冻样或血样浸润,流产胎儿解剖后,可以发现流产胎儿的肝脏、脾脏和淋巴结显著肿大,并存在散状坏死性病灶,胎儿胃内存在黄白色的絮状物[1]。流产胎儿和新生羔羊的肺脏出现肺炎症状,并在肺脏表面存在大量坏死病灶。种公羊的睾丸和附睾存在炎性坏死病灶和化脓性坏死病灶,精囊内有出血点和坏死病灶。

4 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镜检

无菌环境下采集少数妊娠母羊的流产胎衣、流产胎儿的胃部内容物以及流产母羊的阴道分泌物和脓汁,将其分别制成涂片后,火焰固定,选择革兰氏染色剂,对其进行充分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革兰氏阴性染色、呈现球杆状或短杆状的菌体,多呈散状,不存在鞭毛,不能自主运动,无荚膜,无芽孢。

4.2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采集流产妊娠母羊和种公羊新鲜血液19份,采用常规方法等血液凝固后,分离得到待检血清。取接近的玻璃平板,0.2 mL的一次性小吸管吸取待检血清,滴加到小方格内,在待检血清旁滴加1滴虎红平板凝集抗原[2],同时设置标准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使用洁净的牙签,将待检血清和抗原混合均匀,作用4 min后判定结果。在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都成立的情况下,有16份血清发生凝集,判定为阳性。

4.3 试管凝集试验

对上述16份阳性血清进行试管凝集试验[3],参照动物布鲁氏杆菌病诊断技术操作规程,对16份血清样品进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结果显示16份血清全部为阳性,阳性感染率100%。由此,可以对病情做出诊断,确诊为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羊布鲁氏杆菌病。

5 防治

目前,羊布鲁氏杆菌病无特效治疗手段,确诊后,立即将该养殖场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羊全部扑杀淘汰处理,并将羊污染过的垫料、饲料等污染物清理出羊舍,与病死羊共同进行无害化处理。立即将该养殖场封锁隔离,隔离期间,禁止一切动物调运行为,进出疫区的车辆和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隔离期间,坚持每天上午和下午使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养殖场圈舍场地和饮食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同时,选择上述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采集整个羊群的新鲜血液,制成血清后进行常规血清诊断,检测出隐性带菌羊后,全部扑杀无害化处理,共检测了11头隐性带菌羊,羔羊6头,成年羊5头,同时对疫区10 km范围内的羊群紧急采集血清进行试管凝集试验,未检测出羊布鲁氏杆菌阳性样品。针对血清阴性的羊,紧急免疫接种羊布鲁氏杆菌灭活菌苗,疫苗接种后,定期做好抗体监测工作,针对多次免疫仍然不达标的,淘汰扑杀,无害化处理。疫区最后1头患病羊病死或扑杀,无害化处理完毕,间隔21 d未继续出现患病羊,经过全面检疫消毒处理,合格后解除封锁。解除封锁3个月后,对该养殖场进行再次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若未检测出阳性样品,表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在整个防疫期间,必须做好人的防护工作,避免人群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的情况发生。加强检疫,加大检测力度,当羊群确诊为布鲁氏杆菌病后,立即将其扑杀淘汰处理,逐渐净化羊群。同时,还要指导养殖户严格执行引种制度,避免疫区引种,引种前必须做好产地疫病调查,确保安全后才能引种,到达养殖场的羊群,必须经过30 d以上的隔离,确保安全后才能混群饲养。另外,定期做好免疫注射工作,该养殖场已经发生过羊鲁布氏杆菌病,每年应该定期选择合适的布鲁氏杆菌苗进行免疫接种,确保免疫合格率达100%。

6 结束语

羊布鲁氏杆菌病属于国家二类动物疫病,同时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不仅会严重阻碍畜牧业的发展,还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采取科学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严格进行消毒与免疫接种,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猜你喜欢
布鲁公羊氏杆菌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布鲁笑了
影子布鲁
PCR检测方法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中的应用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公羊触篱
吃狼肉
拯救“布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