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三农”思想的特点与价值研究

2018-02-18 08:39刘阳阳
法制与社会 2018年36期
关键词:全面小康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农

摘 要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具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意识形态体系的实践经验。在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中,对于“三农”问题的观点不仅与时俱进,而且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和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的中国化。对于当代“三农”问题的变化提出了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三农”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习近平 “三农”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 全面小康

作者简介:刘阳阳,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2.313

一、 习近平“三农”思想的特点

(一)时代性

从习近平同志的发展背景和核心的分析来看,习近平的“三农”思想源头主要来自福建省农业相关工作的实践。随着习近平“三农”思想的不断发展,他结合时代,结合中国当前的国情和当前国家道路的有效整合实现多元化创新,将“三农”思想与当前中国农村体制改革相结合,实现多位一体的发展。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习近平“三农”思想的鲜明特点。习近平的“三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前几任领导人的思想的继承。植根于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础。理论体系与时俱进是通过对中国当前国情的具体分析而形成的。农业,农村,农民的改革是在农业问题发展中出现新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系列政策,它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和时代发展的产物。从治国安邦的高度来看,粮食安全应该建立对于耕地保护的基础上。在坚持基本农村管理制度的前提下,促进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和承包权的改革,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逐步使当代农民拥有更多权益。习近平同志还强调,新农村建设要注意保护古村落和古建筑的传统文化氛围,把农村建设成幸福家园。在坚持强农,富农,惠农的政策基础上,提出了精准扶贫工作。确定扶贫目标,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准确使用扶贫资金。此外,习近平同志还特别重视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促进新型专业农民的培养。所有这些政策措施思想反映了习近平“三农”思想时代性特点。

(二)人民性

习近平同志总结出一套科学经验适合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将自己对“三农”问题的独特见解融入其思想中。在后期,城乡一体化进入大规模农村合作社,习近平以人为本的理念,都体现了习近平“三农”思想的人性特征。它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以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为宗旨。因此,习近平同志改造农村农业与农民的思想非常强烈。正如许多发言中所提到的,要以人为基础,在农村地区开展工作。在农村体制改革中國农业产业人口众多。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穷人主要是农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农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习近平的“三农”思想是在人民标准的重要背景下形成的。“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此外,习近平同志还就农民生活的细节的改善进行了重要讨论。除了解决农民生活环境详细问题的这些问题外,还提出了一个直接影响农民扶贫的精确扶贫战略。这些都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对农民扶贫的精益求精。“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工作也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农民生活的各方面。通过这些简明扼要的论述,习近平同志告诫全党和有关政府部门要贯彻落实重要原则。农业,农村和农民是以人民为基础,使农民脱贫并积累自己的财富是判定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基本标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如期实现,从微观看是关系到实现农民脱贫致富迈向小康生活,从宏观看关系到全国稳定发展的大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复兴梦。“三农”问题的改革在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历史中有许多论述和历史事实可以反映党对农民问题的关注从未改变。在习近平“三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人本思想的重要性随处可见。可以说在整个“三农”思想中,以人为本是一以贯之的。

(三)战略协调性

唯物辩证法明确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当习近平同志将“三农”看作是地区和农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一再强调其重要性。习近平同志和安徽代表团讲农村改革时强调“三农向好,全局主动”,体现了“三农”从整体上对于我国全局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还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中国要强,体现了“三农”对于我国实现富强的重要性。习近平同志还阐述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之间的重要联系,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捷径。一路走来,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是习近平同志最为关心的对象,关键是从全局战略角度探讨“三农”的战略地位。所有这些论述都体现了习近平“三农”思想高瞻远瞩的战略性。习近平同志在早期担任秘书的时候,就把农民农业农村的利益放在心间,这些年有条不紊的循序渐进的实现当时的计划,通过理论照进实践,逐渐总结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最终形成了极具习近平同志个人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在习近平同志成为我们国家和党的领导人之后,更加的心系“三农”改革的推进,通过对早期改革框架的深入实践,从实践拔高为理论,使得“三农”的改革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进行。因此,“三农”在习近平同志执政的过程中,将“三农”的改革赋予了极强的实践和现实价值。从习近平“三农”思想的核心内容分析来看,不管是农村制度建设还是实现农村农业的发展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的农村与现代化的农村发展就是我们最终极的目标。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贯彻绿色发展与协调发展,继承和发扬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些都体现了习近平“三农”思想的协调性,紧扣五位一体布局,具有鲜明的习近平同志的执政色彩。

二、习近平“三农”思想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习近平同志认为,农村发展与改革的稳定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那么农民的粮食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是改革的中心。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很多次强调,城市富裕了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富裕,农村的发展才是当下的重点,实现小康社会完全不能忘记农村的发展与建设。农村发展不稳定,国家社会的发展就不会稳定,我国农村的经济农业的发展若是做不到发达,粮食农产品浪费严重,那么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就无法实现平稳的高速度的发展。从习近平同志多次讲话中强调的重点可以看到,当前党中央以习近平为核心及时的认识到了粮食问题,或者说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才是当前整个农业亟待解决的中心问题,并且完全可以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我国的农业基础是建设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基础,习近平同志的“三农”理论也是总结前三代领导人“三农”理论的实践后的进一步完善。因此可以看出,当前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想理论制度和道路具有鲜明的当代领导人特色。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的同时,实践和发展中国特色的“三农”思想,明确“三农”问题的制度保障的发展方向和判定成功的标准,谱写了我国“三农”发展的新乐章。若要实现中国梦,若要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依靠习近平同志的高瞻远瞩和站在历届领导人肩膀上的继续砥砺前行,并用科学的指导思想来指引我们国家“三农”改革进程中的进步与深化改革。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作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改革的风口浪尖,不忘初心,坚持实干兴邦,紧密结合当前国家的情况进行了涵盖有农业改革在内的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同志在许多重要会议上的讲话,深刻地回答了当前中国面临的“三农”改革转型问题和指明了我们国家今后“三农”发展的战略方向,指导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方向,这是习近平“三农”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加快是不能否认的事实,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我们泱泱大国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加之农业基础薄弱,使得产出的农产品的种类不丰富、产量不均衡,极其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落后的生产方式仍存在。由于当前农民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农民文化程度低的现象导致当前网络发展盛行,农民却不能乘风借势利用大数据网络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或者接触更加先进的农机设备,导致农产品销售渠道在当前的网购时代依旧非常狭窄。而且当前不容忽视的情况是,我国城市的发展越来越有扩张的趋势,慢慢在向乡村拓展,不断地征收了大量农村土地,土地的征收使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本源,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农民越来越少。因此改善农民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基于农业与农村方向的思考。所以在当前城市化的进程下,农民农业农村何去何从,仍需要进行具体的探讨。这就急迫的需要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良好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的“三农”思想,特别是解决“三农”问题,包括“三农”理论,制度和道路,引导中国农业深化改革,引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推动和加快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解决农民群体仍然领导中国的问题,主要任务和目标也是最终成功的关键。总之,习近平的“三农”思想是一项重大实践。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习近平同志“三农”思想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吉林调研时强调 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 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人民日报.2015-07-19.

[2]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3-12-25.

[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人民日报.2015-12-26.

[4]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 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4-12-15.

猜你喜欢
全面小康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若干问题与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新认识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四川省“贫困片区”全面小康发展状况与日标测算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