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概念的解释

2018-02-18 01:29许春凤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史实概念工业

许春凤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概念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补充史料,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复杂性

历史课标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不仅要会认识历史解释,区分历史与历史解释,还要学会历史解释。区分就要辨析,解释就要独立陈述。而一些历史概念和历史定义在教材中并不能找到完整的历史解释。

2003年版的课程标准对民族工业的发展史的要求是: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探讨”的要求显然将教学重点锁定在对不同阶段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和影响的探讨上。

笔者在教学中补充史料要求学生说一说所知道的抗战英雄的故事。由于學生课前查找了资料,有了准备,课堂上就有学生讲述了“中国民族工业化学之父——范旭东”的故事。而范旭东就是内迁的民族企业家代表,他的故事生动感人,很快激起学生的共鸣。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课标及教材涉及的知识进行梳理,寻找一些重要知识脉络和重大史实上的断点,补充史实,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客观分析历史概念。

二、分层设问,引导学生在不同层次中解释历史概念

对于学生而言,有些历史知识并不需要详细表述,学生就能完全理解。但是,有些历史事件时间跨度较长,内容多,学生在掌握时还是会出现理解错位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每接一个新班级时,都要对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做一个相对简单的调查,或者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之前对相关的内容做一个调查,然后,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调整教学设计。

笔者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的教学中,先依据教材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是曲折发展的?提醒学生一定要再细分阶段。针对学生回答不完整的现象,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适度的分解,这样,有利于增加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和严密性。学生在讨论中很快就理解了不同的历史结果是由相关的历史原因造成的。

三、相似类比,引导学生在辨析中解释历史概念

教材有许多简化的历史结论,有的结论很容易引起学生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所以,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表格,对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等相关概念进行比较。

对历史概念进行解释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恰当方法化解学生理解的盲区。

猜你喜欢
史实概念工业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史实考
关于朝鲜战争的若干史实考察
关于若干史实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