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将时事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方法

2018-02-18 01:29王敏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时事思想品德评估

王敏

初中思想品德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宗旨,注重综合性与人文性,因此,时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时事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关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笔者在本文对将时事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进行分析。

一、将时事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价值

1.拓宽学生视野。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在深化素质教育背景下,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融入时事有助于促进从“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引导学生清晰界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和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时事包括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最新报道。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时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国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掌握当今国际局势发展趋势和各领域的标志性成果,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储备。当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升后,就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主动探索世界并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2.优化课程结构。

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包含法律、道德、心理健康等诸多通识性知识,课程结构多样但思想性和实践性不足。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时事能够改善原有课程内容理论性过强的缺陷,使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当下发生的社会事件结合起来,从而主动参与公共生活,能培养学生收集、筛选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承担着德育功能,但现在有些课程内容注重理论而忽略实用性,导致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融入时事能够增加实用性知识在课程中的比例,优化课程结构并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学思并重中成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优秀公民,反省与改正不良行为,进而提升综合素质。

二、将时事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措施

1.激发学生能动性。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一方面生理机能日益完善,行动能力增强,另一方面心理发育尚不完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动摇。所以,教师在融入时事时必须参考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对时事的关注程度和理解深度,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能动性。初中学生的学习动力通常来源于兴趣,建议教师在讲解时事时增加师生互动,组织课堂活动,并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如组织“有奖问答”“我评时事”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能够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时事的想法和观点,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交流、提出疑问,以赞扬和支持代替责备和批评,让每位学生在政治课堂中感受到尊重和快乐,从而消除對课程和教师的偏见,在课堂中释放活泼天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创新教学方法。

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所以,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时事并在课前展示,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大事,培养对政治新闻的敏感度。针对学生习惯通过社交平台交流的特点,建议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微信群或QQ群,在每周五晚或周六晚对一周时事进行总结,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用读报、创立时事知识角等方式鼓励学生关心时事,在班级内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总体来说,创新教学方法应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学生能够接受、愿意接受的方法促进时事在学生群体内的传播。

3.注重综合评估。

综合评估包括知识评估和能力评估两方面,是考查学生对时事掌握情况的主要方法。建议每周开展一次时事专题课,由教师总结一周内发生的时事热点并补充后续影响,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期末考核时教师应将时事列为独立的考查模块,要求学生总结性论述一学期内的时事。同时,随机抽取一个时事要求学生概述其发展过程、影响和自己的看法,此举能够准确评估学生是否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和进行独立思考。以知识评估和能力评估为主的综合评估体系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对时事的了解情况,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提供可行建议。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培养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将时事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能够开阔学生视野,完善课程结构。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运用多元教学方法,建立完整的评估体系,开展适应初中生需求和习惯的时事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时事思想品德评估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时事政策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评估依据
漫画时事
漫画时事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