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的构建路径

2018-02-18 01:29周春雷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交友体验式创设

周春雷

体验式教学具有亲历性,学生在参与中能促进知、情、意、行的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认知储备,回顾获得的体验,将亲历的体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体验式教学具有生活性,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创设情境让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体验、感受,促进他们对教材的深度理解。体验式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师要因情施教,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寻求学生最感兴趣、易于理解的内容。教师要通过欣赏视频、角色扮演、调查走访、演讲辩论等活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内心体验。体验式教学具有主动性,知识的获得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教师要以生为本,加强引导,让学生多动脑、多参与,在参与中获得提升。

一、精心设计内容,促进学生体验

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特点,吃透教学重难点,探索贴近学情的教学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让他们置身其中体会活动背后隐藏的知识。例如,在教学“敬畏生命”时,我准备了一段有关汶川特大地震纪实的视频,让学生从人民解放军不惜代价抢救生命中感受生命至上。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是远离现实的高谈阔论,而是从生活中让学生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所以,教师要依托教学内容,根据目标和学情,选择恰当的方法,增强学生的体验。

教师既要精心预设教学活动、教学情境,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丰富体验,也要关注师生、生生互动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结论,要不囿于预定计划,利用动态的生成资源,适时调整,灵活施教,使学生的理解更深刻。

二、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学生体验

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教学,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择利于学生接受的方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的深度体验。教师要借助情境创设,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旧知识之间搭建联系的桥梁。如在“让友谊之树常青”的教学中,我播放视频《真正的友谊》,并提出问题:遭遇了人生的变故,哪些人在陪伴着主人公?你认为友谊怎样经营才能长久?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发学生对交友困惑的讨论。

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生活,借助情境还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充分体验,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对生活产生深刻的认识。如在“网络交友新时空”教学中,我以社交网络讽喻短片《虚假的你》创设情境,让学生谈谈如何看待网上交友。学生立即有了交流的兴趣,他们对自己的网上交友方式、交友经历产生思考,能认识到网上交友的利与弊,懂得网上交友要慎重,要学会自我保护。

三、融入教学情境,彼此交流体验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融入情境,让学生收获知识、感悟体验。因为学生的体验具有差异性,所以,教师要让学于生,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是无障碍的,教师要营造轻松的交流氛围,让他们相互启迪,彼此感染,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生成新的道德品质。如在“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中,我以多媒体展示《生命的孕育》视频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生命是个奇迹,也来之不易。出生只是人生的开始,在成长的旅途中充满无数艰辛与偶然。请大家阅读‘探索与分享的内容,并交流一下:从出生到现在,你与材料中的女孩有没有相似的经历?经历过这么多的危机,大家依然能坐在教室里学习,对此你有何感触?”教师加强引导,促进学生的讨论交流,让他们感受孕育生命的艰辛,对母亲十月怀胎心怀感恩,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感悟自己的成长经历,体会生命来之不易。

四、加强实践感受,促进体验升华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生本理念,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开启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内化,提升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在实践中纠正、加深自己的感受,并指导自己的行为,使习得的知识得到外化。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拓展性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调查、访谈,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让知行得以转化,变知识的学习为个人良好品质的形成。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方案,与他们一起参与体验活动,培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良好品质。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感受、討论、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能开启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情感,促进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

猜你喜欢
交友体验式创设
闲谈“交友”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